當奧特曼卡生產商卡游推出的《哪吒之魔童鬧海》聯名卡掀起市場熱潮,甚至在二手交易平臺出現 "一卡難求" 的現象時,關于未成年學生 "玩物喪志" 的擔憂再次引發討論。這種將青少年正常的收藏愛好與 "喪志" 簡單劃等號的觀點,本質上暴露了對未成年人社交需求和娛樂方式的認知偏差。事實上,潮玩收藏作為當代青少年重要的社交媒介,其背后折射的是年輕人對文化 IP 的情感共鳴,而非簡單的 "玩物" 行為。
針對二手市場出現的天價交易現象,我們更應聚焦消費教育的缺位而非收藏行為本身的合理性。未成年人是否陷入非理性消費,關鍵在于家庭監護的邊界意識是否清晰,以及學校理財教育是否到位。若將監管責任簡單推諉給市場或收藏行為,不僅難以解決問題,反而會忽視青少年在數字時代構建身份認同的重要需求。對于家長而言,與其一味否定潮玩收藏的價值,不如借助這類消費行為引導孩子建立正確的金錢觀和消費觀,讓文化產品真正成為滋養青少年精神世界的養分。
對于未成年學生喜愛并收藏《哪吒 2》聯名卡的行為,需要秉持因勢利導的原則,在滿足孩子們社交娛樂需求的同時,充分發揮卡牌的文化教育功能。可以通過設計富含傳統文化元素的卡牌內容,將神話故事、歷史知識融入收藏體驗,讓青少年在交換、鑒賞卡牌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文化熏陶,實現娛樂價值與教育價值的有機統一。
對于向未成年學生銷售卡牌,卡牌制作者與經營者,要做到規范經營。《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不得生產、銷售危害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的玩具、用具。”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印發的《盲盒經營行為規范指引(試行)》明確,“盲盒經營者不得向未滿8周歲未成年人銷售盲盒。向8周歲及以上未成年人銷售盲盒商品,應當依法確認已取得相關監護人的同意”。
就此看,《哪吒2》聯名卡的制作,是符合《未成年人保護法》的,這一聯名卡,之所以受到孩子們的喜歡,一方面是被電影帶火,而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卡牌上的人物、故事,也對學生具有教育意義。新學期開始后,有不少中小學就以《哪吒2》為題材,對學生進行主題教育。
孩子們為何會喜歡卡牌?這是由他們的身心與年齡特點所決定的。此前,煙卡在校園里風靡,引起輿論的廣泛關注。不衛生(有的孩子甚至在垃圾桶里撿煙卡)、不利于對孩子進行禁煙教育(很多孩子對香煙品牌如數家珍),這是孩子玩煙卡存在的現實問題。但是,對于孩子玩煙卡,也不能一禁了之,而需要以其他的健康卡牌、游戲、娛樂,替代煙卡。因為煙卡流行的背后,是孩子們對簡單游戲、娛樂、社交的需求。而學校、家庭與社會并沒有滿足孩子們的這些需求。《哪吒2》聯名卡這樣的卡牌,正好滿足了未成年學生的需求。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隨著奧特曼卡生產商卡游等企業推出的卡牌產品在未成年群體中的廣泛流行,學校、家庭和社會應當以開放包容的心態接納這種新興的娛樂與社交載體。作為數字時代的文化消費品,卡牌不僅承載著青少年群體的情感聯結與社交需求,更具備創新教育形式的潛在價值 —— 通過將知識內容融入卡牌設計,以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方式實現教育傳導,正在成為許多教育工作者探索的新型教育路徑。
針對二手市場出現的 "天價" 卡牌現象,需要構建多維度的治理體系。一方面要強化市場監管力度,規范二手交易秩序。媒體曾報道某些卡牌被炒至十幾萬的 "天價",但實際交易中往往呈現 "有價無市" 的虛高假象,部分賣家通過刻意抬價進行市場炒作,這種行為需要市場監管部門介入規范,建立健全二手商品定價指導機制,遏制投機性炒作行為。
另一方面要深化未成年人理財教育,培養健康消費觀念。未成年人在卡牌消費中出現的不理性行為,本質上是消費認知偏差的體現,這種現象同樣存在于游戲充值、直播打賞、奢侈品消費等多個領域。家長和學校應當抓住卡牌消費的教育契機,通過建立消費預算制度、開展財商啟蒙課程等方式,幫助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和消費觀,從根本上提升其理財決策能力。
這種雙管齊下的治理模式,既尊重了青少年的文化娛樂需求,又能引導其形成健康的消費習慣,讓卡牌真正成為促進未成年人全面發展的有益載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