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綜藝《半熟戀人4》中,梁田曾說“不結婚也可以”引發熱議。而在近日的直播中,梁田對這個話題做出了回應:“當自己足夠完整時,不需要靠婚姻填補空白。”
網友熱贊梁田的清醒,并稱贊:本身這個話題就不需要回應,結不結婚都是個人自由,人生沒有“應該做什么”,而是“想要做什么”。
梁田的發言之所以引發熱議,正折射出Z世代對傳統婚戀觀的集體反思。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適婚人群中,30歲以上未婚女性占比達41%,其中超六成認為“婚姻非人生必需品”。
梁田的發言,也撕開了傳統婚戀觀的隱性綁架:“妻子或母親的身份,不該是填補人生的工具,而是完整之外的延展。”她將婚姻比作“理想主義愛情與現實主義人生的匹配題”——若沒有“非你不可”的愛意,便不必強求交卷。
這種態度,與當下年輕人的選擇不謀而合。
梁田的清醒,在于她既不鼓吹單身至上,也不迎合催婚浪潮。她承認“20多歲遇到對的人結婚沒問題”,但也堅持“沒有迫切感才是真實狀態”,“不是所有女孩都得活在同一個時區。”女孩的人生,做決定的只能是自己。
梁田的底氣,源于對自我價值的篤定。當社會仍在用“剩女”“光棍”制造焦慮時,新一代年輕人早已開啟反叛:有人專注搞錢買房,享受“單身經濟”的自由;有人投身“搭子社交”,用輕量化關系替代傳統婚姻;亦有人像梁田一樣,把人生視為“自定義劇本”——是否書寫婚戀章節,全憑內心召喚。
說到底,結婚與否從不是判斷題,而是一道開放命題:真正的成熟,是允許自己活在“社會時鐘”的誤差之外。畢竟,人生最大的KPI,從來不是婚姻狀態欄里的“已勾選”,而是能否在選擇的道路上,活得蓬勃且無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