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飛
01
上海樓市,傲嬌了
難道是數據給了上海業主們底氣?
每日經濟新聞最新的一篇報道披露,上海的業主們,不再接受大幅砍價了。
比如位于上海遠郊區青浦白鶴鎮業主江先生,他這個小區去年10月份最低紀錄創造過85萬元每套,也就是85萬元就能在上海安家。
而今年以來成交價有了明顯回升,掛牌價格回到了100萬元左右,于是他也調高了心理預期,不再接受大幅度砍價,心理價位98萬元左右。
上海中原地產分析師表示,近段時間,只要區域內有高溢價土地出讓的,比如虹口瑞虹新城八期、九期的業主,就明顯不輕易降價了,他們已經有了明顯的信心和預期支撐。
換句話說,現在上海部分業主的心態已經轉變,“以前你愛答不理,現在讓你高攀不起。”
這種轉變背后,是上海業主們的信心回來了。
而上海業主信心回歸的邏輯在于,上海樓市成交量。
3月份上海二手房成交一舉突破2.93萬套,環比大漲75.4%,同比約44.8%,這一成交量也超過去年12月份的高點,并且是2022年以來成交量最高的3月份。
這一數據,讓上海的小陽春成色十足。
這一點,本號在前幾天的文章中也強調過。今年不同于過去三年。
盡管全國商品房成交量整體仍在下跌,仍在探底,但分化特別明顯。
全國方面,克而瑞披露:
百強房企3月實現銷售操盤金額3175.7億元,環比增長68.8%、同比降低11.4%。預判后市,4月仍為“銀四”成交旺季,整體供求仍有望延續弱修復態勢。
環比是相對2月份(春節月),當然會增長。但同比來看,相比去年同期,則繼續下跌了11.4%。
從上圖可以看到,2025年3月份百強房企的操盤銷售金額,是過去五年來最低值。
但具體到城市則是一線與部分強二線成交火熱,部分二線與三四線繼續拉胯。
02
上海成交量創新高
四個一線城市3月份的成交量同比去年同期都好很多。
北京3月份新建商品住宅(不含共有產權房)成交4151套,同比上漲51.7%、環比上漲107%,成交量接近去年“9·30”政策出臺后首月成交水平。
北京3月份二手住宅網簽量為19234套,環比增長62%,同比增長34.7%。其中,僅3月31日一天,北京二手住宅網簽就達1386套。
深圳一手住宅預售+現售網簽總量4161套,環比增長67.5%、同比增長47.2%。其中一手住宅預售網簽量2926套,現售網簽量1235套。
當然,4161套一手住宅網簽量,相比于去年四季度的熱度,下降了一半,這一點我們也要看清楚。
深圳3月份二手房成交量同樣如此,同比大漲,但相較于去年四季度,熱度已經不再。
廣州方面,來自廣州住建局的數據顯示, 1-3月,全市一手住宅網簽面積172.67萬㎡、同比增長36.8%,全市11個區同比增幅均超過10%;二手住宅交易登記面積242.27萬㎡、同比增長26.2%,全市11個區均實現同比正增長。
而上海方面,上海中原披露的數據顯示:
3月份上海二手房成交一舉突破2.93萬套,環比大漲75.4%,同比約44.8%,這一成交量也超過去年12月份的高點,并且是2022年以來成交量最高的3月份。
成交量雖然火熱,但價格仍難上漲。
比如深圳,3月,深圳一住宅網簽過4161套,二手住宅網簽6078套,錄得量7703套,財聯社用到的說法是,接近“繁榮線”,確實,8000套就是繁榮線了。
但同期的二手房掛牌量也在創新高,已經突破7.3萬套。這還只是能顯示出來的掛牌量,還有很多沒有顯示出來的,合計起來應該超過10萬套。
這就意味著,二手房成交量雖然不錯,但供應非常大,選擇非常多,價格根本漲不起來。
而且,市場已經是買方市場,業主不誠意降價,買家就根本不著急。
所以,我所在的深圳,看似成交量不錯,但降價仍在繼續,導致體感與數據上的不融洽。
上海呢,大抵亦是如此。
從國家統計局披露的數據來看,2月份的上海,二手房價格沒能撐住,又轉跌了。
2月份全國各城市房價跌幅面再一次擴大,65個城市二手房環比下跌,2個持平,只有三個上漲(深圳、海口、成都)。
而自去年10月份二手房連漲、尤其是還時不時領漲全國的上海,2月份轉跌了。同樣自去年10月份二手房連漲的北京,也出現了止漲。
制圖:城市財經;數據:國家統計局
而根據諸葛找房披露的最新數據來看,最近一周,上海二手房掛牌房源,價格變動的房源中,有接近86.37%在降價銷售。
可見,信心恢復只是少數人,大多數人仍很被動,仍不得不降價離場。
而且,每日經濟新聞的這篇采訪,可能是在4月2日之前的,4月2日之后,中美新一輪關稅博弈開啟,他們的信心,應該又沒了。
“不再接受大幅砍價”的豪言壯語,估計又要收回。
03
上海樓市的不確定性
在之前分析上海樓市的文章中,我強調過,上海樓市能否企穩,決定因素不在上海,而在全國。
我反復強調、解釋過一個事情,北上廣深乃至杭州這類城市,本質是不缺購買力的,能夠影響這些城市房地產行情的因素,信心和預期占主要。
這就是為何深圳供需矛盾一直在,但過去三年深圳房價不斷下跌,從8萬跌破7萬再跌破6萬的原因。
也是京滬富豪扎堆的頂端城市,過去幾年跟隨大趨勢下跌的原因。
北上廣深杭這類城市,不缺購買力, 決定他們的因素是信心與預期。
而信心與預期的決定因素,則是全國的宏觀大環境,也就是經濟恢復和就業恢復情況。
中國老百姓的就業、收入和經濟預期是否在2025年能有邊際性改善,這是決定一線城市能否徹底筑底回暖的關鍵。
這也是我不斷強調的, 收入是就業的函數,就業是經濟的函數。只有這些改變,預期才能改變,只有預期改變,大家才有能力有意愿入場。
就目前的形勢來看,地方債、房地產這兩大煩惱仍沒有徹底解決。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去年12月份房地產相關數據顯示:
2024年,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97385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2.9%,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14.1%。新建商品房銷售額96750億元,下降17.1%,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17.6%。
跌勢仍未收住。
制圖:城市財經;數據:國家統計局
制圖:城市財經;數據:國家統計局
央行公布的去年全年住戶部門中長期貸款增量,增加了2.25萬億,這一增量規模較去年減少了3000億元,繼續創下新低。
制圖:城市財經;數據:央行
所以說,就目前的形勢來說,一線城市仍沒有擺脫調整周期,盡管從國家統計局披露的每月房價數據來看,上海似乎在震蕩企穩中。
但持續性仍是個考驗。
2月份全國大中城市二手房價格跌幅面擴大,至少說明,調整仍是當下的主流。
前兩天對對深圳樓市做出了一個判斷,其實也同樣適用于京滬,主要是兩條:
第一,早晚會漲,是由京滬深的經濟發展勢頭、產業勢頭、人口競爭力的基本面決定的。
當然,在房地產黃金時代終結的背景下,即便到那時候,也會有明顯分化。
核心地段與遠郊區地段是兩碼事。
第二,節點難說。
主要是對宏觀經濟和宏觀就業的回暖勢頭不好判斷。
尤其是如今美國再次拿起了關稅殺威棒棒打全球之際,全球和中國經濟的不確定性再次加劇,這個節點到來的時間,可能會很晚。
換句話說,調整仍會繼續。
4月2日向所有國家和地區宣布“對等關稅”,其中對中國實施 34%的“對等關稅”。
此外, 柬埔寨的對等關稅稅率達49%,越南、斯里蘭卡的稅率也超過40%;孟加拉國、泰國、印度尼西亞、瑞士、南非、中國臺灣等稅率位于30%至40%之間。對等關稅稅率位于20%至30%之間的主要國家及地區包括巴基斯坦、印度、韓國、日本、馬來西亞、歐盟等。以色列、菲律賓的稅率均為17%。
4月3日,咱們中國宣布反擊:
將從2025年4月10日12時01分起,對原產于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在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加征34%關稅。
這還沒完。面對中國的反擊,特朗普 4月7日在社交媒體上表示,若中國未能在8日前取消34%的關稅,那么美國將從9日起對所有中國產品進一步征收50%的關稅。
在之前已征收的20%和34%關稅基礎上額外征收50%的關稅,意味著美國對中國商品征收的總關稅達到104%!
對此,我們中國在4月9日反擊:
原產于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的加征關稅稅率由34%提高至84%。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就強調過,特朗普二次上臺,會成為全球和中國經濟發展的最大不確定性,盡管我們在努力做好一切應對,但特朗普其人從來就不按常理出牌。
兩個回合下來,其實各自都是在為正式談判做準備。
接下來就看美國的表演了。
中美不會真硬脫鉤,但談判想要達成雙方滿意的結果也很難,估計會陷入漫長的拉鋸戰。
熬著吧,保護好自己的錢包,往后錢更難賺,謹慎花錢,謹慎投資,謹慎買房,謹慎貸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