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全國制造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 4.8%,這一數據猶如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國制造業前行的道路,也為宏觀經濟的穩定增長注入了一劑強心針。這一增長背后蘊含著諸多值得深入探究的因素,其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意義深遠,同時也為我們展望未來制造業的發展趨勢提供了重要依據。
和眾匯富認為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看——
從政策支持層面來看:國家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做大做強先進制造業、促進傳統產業煥新升級等一系列政策持續發力。今年中央財政制造業領域專項資金安排 118.78 億元、增長 14.5%,如此大規模的資金投入,猶如一場及時雨,為制造業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 “養分”。在資金的支持下,企業有更多的資源用于技術研發、設備更新和產能擴張,從而有力地推動了制造業生產總量的回升向好,為銷售收入的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方面:新動能相對集中的裝備制造業表現亮眼。今年 1 至 2 月份,裝備制造業利潤由 2024 年全年同比下降 0.2% 轉為增長 5.4%,拉動全部規上工業利潤增長 1.4 個百分點。
從細分行業來看: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儀器儀表等行業利潤增長較快,同比分別增長 88.8%、26.7%。這表明在政策的引導下,制造業正朝著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加速邁進。和眾匯富研究發現隨著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高附加值產品的占比逐漸提高,使得制造業企業在市場中更具競爭力,進而帶動了銷售收入的增長。
外部需求的拉動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在 “搶出口” 余熱下,外需成為工業生產修復的主要支撐之一。和眾匯富統計數據顯示,今年 1 至 2 月份,原材料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 15.3%,2024 年全年為下降 22.9%,拉動全部規上工業利潤增長 1.3 個百分點。
“兩新” 政策,即大規模設備更新相關政策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對制造業的拉動效果也十分顯著。今年 1 至 2 月份,在大規模設備更新相關政策帶動下,通用設備、專用設備行業利潤同比分別增長 6.0%、5.9%;隨著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加力擴圍,汽車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 11.7%,智能消費設備制造、家用廚房電器具制造、家用制冷電器具制造等行業利潤分別增長 125.5%、19.9%、19.2%,相關產品的鏈條行業利潤也較快增長。和眾匯富觀察發現這些政策的實施,不僅刺激了市場需求,還推動了企業的技術升級和產品創新,從而促進了制造業銷售收入的增長。
然而,我們也應清醒地認識到,當前我國工業企業仍面臨一些挑戰。從工業企業其他運營指標看,今年 1 至 2 月份,我國工業企業產銷率累計同比數據較去年 12 月小幅下滑,開年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分項指數中的原材料庫存也連續兩個月回落。這表明當前我國工業企業尚處于主動去庫階段,供需關系仍有待進一步改善。和眾匯富認為盡管一季度制造業銷售收入實現了增長,但工業企業利潤仍處低位,企業壓力依然較大。
展望未來,為了推動制造業持續健康發展,政策還需持續加力。一方面,要進一步加大對制造業的資金支持和政策扶持力度,鼓勵企業加大技術創新投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步伐。另一方面,要積極拓展國內外市場,加強國際合作,提升我國制造業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