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一則重磅消息引發了廣泛的關注與深思。當中國宣布對美加征84%關稅之后,特朗普迅速做出反應,高調宣稱要將對華加征關稅升至125%。與此同時,他還對其他國家實施了90天關稅暫停期,并且在此期間將加征關稅降到10%,而且這一決定即刻生效。
此消息一經公布,美國股市像是被注入了一劑強心針,瞬間應聲暴漲。僅僅幾分鐘之內,就有超過3.5萬億美元如潮水般涌入。這一驚人的數字背后,看似是美國經濟在這一關稅政策下得到了某種刺激,然而,稍有經濟常識的西方專家和廣大網民卻敏銳地察覺到,特朗普的這種表態,實際上是換湯不換藥,本質上是美化版的“對中國投降”,其背后的邏輯清晰而明顯。
從貿易策略的合理性來看,特朗普此次加稅舉措可謂漏洞百出。防御不完全等同于完全不防御,這就好比筑起一道城墻,若城墻有諸多缺口,那防御也就形同虛設。記得特朗普之前還聲稱“為了防止中國鉆空子,必須向全是企鵝的無人島征稅10%”,這看似是一種全面的防御性策略。但如今的情況卻是,滿世界都是“空子”,這一方面反映出美國貿易政策的盲目性與不合理性,另一方面也表明其他國家不會輕易放過這種現成的轉口貿易機會。在這樣的國際貿易格局下,最終的結局很可能就是全世界聯合起來共同從美國獲取利益。中國憑借自身強大的制造業能力和性價比高的產品收獲了眾多訂單,除美國之外的其他國家則憑借地理、貿易規則等優勢收獲了中間商差價,而美國自己呢?只能收獲更高的終端價格,這看似是對美國消費者的一種“保護”,讓他們購買到更高價的美國本土產品,但實際上只是一種虛幻的“精神勝利”。美國本土消費者不得不為高昂的價格買單,而制造業回流等目標依舊遙不可及。
再從內塔尼亞胡前段時間在與特朗普會面時,特朗普態度堅決,堅決不肯降低關稅,他當時還信誓旦旦地要求必須消除貿易逆差,并且聲稱加稅是為了讓制造業回流美國。這表明他在貿易政策上有著自己所謂的“堅定原則”。然而,時過境遷,如今他在沒有達成這兩個目標的情況下,就暫停加稅了。這一行為充分暴露了他朝令夕改、出爾反爾的本質。在國際貿易的大棋局中,信譽如同棋手的聲譽一樣重要。他如此這般反復無常,就像“狼來了”故事里的放羊娃一樣,長此以往,只會失去國際社會的信任。其他國家會對美國的承諾產生深深的懷疑,當美國再次提出所謂的貿易協議或者合作意向時,其他國家必然會心存疑慮,這樣一來,美國在國際貿易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必然會大打折扣。他所推行的所謂90天暫停期,恐怕難以真正談出有利于美國且可持續發展的更好協議。
此外,特朗普看似針對中國的單獨加稅行為,實則是一種短視之舉。雖然他現在單獨挑中國進行加稅,試圖在關稅上對中國施加更大的壓力,將關稅從54%提高到125%,但從中國的角度來看,這并沒有什么本質區別。一方面,中國有著強大的經濟韌性和完整的產業鏈,不會因為關稅的進一步提高而被徹底壓制。另一方面,中國也會對等地進行反制,而且由于美國的這種不合理加稅行為,中國在對等反制時反而能夠更加放開手腳。這意味著美國可能無法達到其預期的通過加稅來遏制中國貿易發展的目的,反而可能會使美國在國際貿易中陷入更加被動的局面。
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國經濟相互依存度極高,貿易往來是推動全球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美國這種隨意加征關稅的行為,破壞了已有的國際貿易平衡。其他國家為了應對美國的關稅政策,不得不調整自身的貿易策略,這可能會導致全球貿易網絡的重新布局。而在這種重新布局過程中,美國未必能成為受益者,反而可能因為其單邊主義的貿易政策而遭受損失。
總之,特朗普的對華加稅125%的政策,在看似強硬的表象下,實則是一種戰略上的失誤,是美國在國際貿易博弈中處于下風時的一種無奈“投降”之舉。這一舉措不僅無法實現美國所謂的貿易目標,反而會在國際經濟的舞臺上使美國面臨更多的挑戰和困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