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索索隊長 FitEmpire健身領域
如果你要問索隊:哪些營養學干貨,是健身必須要知道的。
那么今天的文章就是你需要學習的,總共就3點,涉及增肌、飲食、減脂。
學會這3點,至少讓你健身生涯少走10年彎路!
等不及了,索隊要發車了!今天的車速比較快,大家慢慢閱讀!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公司立場無關。文章僅用于和讀者交流、知識普及,不作為疾病診治建議,部分專業詞匯僅為引用專業知識,配圖來自互聯網和AI,侵刪。
一頓飯身體能吸收多少蛋白質用來增肌
每餐我們能吸收用來增肌的蛋白質,有上限嗎?
還是說,我們一餐把所有的蛋白質都吃完,是不是吸收的蛋白質能更多?
事實上,我們能吸收的蛋白質沒有實際的上限,但并不是所有吸收的蛋白質都會被身體用于增肌。
其實,單頓攝入過多的蛋白質,并不會帶來更多的肌肉蛋白質合成效果,這個上限其實很容易達到,通常在每餐30到40克蛋白質之間。
在力量訓練后,能最大限度刺激肌肉蛋白質合成的蛋白質攝入量,在20到40克之間。
因為力量訓練后,你的肌肉對氨基酸的敏感性提高,那么鍛煉后就可以攝入更少的蛋白質了,這樣就能更有效地利用你提供的蛋白質。
如果你只訓練單個肌肉群,攝入20克高質量的蛋白質就能最大化肌肉蛋白質合成。
如果你訓練多個肌肉群或者進行全身鍛煉,如果把這個量翻倍,你的肌肉蛋白質合成率會提高20-25%!
因此,為了最大化肌肉增長的潛力,索隊建議把蛋白質攝入分散到一天中,每隔三個小時吃一次(J?ger,2017)。
不過,這些細微的差別并不會顯著影響你的增肌成果,也不要認為你tmd地一直吃就能提高增肌效率了,這不是決定你是否能增肌的關鍵因素,核心還是一天中總的蛋白質攝入量,一定要吃夠。
當然了,如果你喜歡少吃多餐,也不意味著你就白練了!
即使在大餐后肌肉蛋白質合成沒有成比例地增加,但你能更長時間地減少蛋白質的分解,這意味著大餐能更長時間改善蛋白質合成和分解之間的平衡。
2015年2月發表在《Nutrition Reviews》的一項研究發現,用餐頻率不會影響你的增肌。此外,也有很多運動員使用輕斷食成果增肌的真實案例。
所以,索隊想說的,除了蛋白質飲食,訓練也是肌肉增長非常重要的因素。
如果你不知道怎么編排自己的訓練計劃的話,可以參考索隊的計劃,比如《誘導乳酸》、《腿推拉》、《上下肢分化》等,帶你少走增肌的彎路。
增肌期要吃多少脂肪和碳水
一個簡單的方法是先確定你的總熱量需要,然后減去你從蛋白質攝入中得到的熱量,最后得出的數字就是你可以用于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熱量。
我們先來計算總熱量需要(用MSJE公式):
每日消耗總量(TDEE)=基礎代謝(靜息代謝率)+食物熱效應+活動消耗+生長發育(發育期間)
男性:BMR(kcal)=9.99W(kg)+6.25H(cm)-4.92A(周歲)+5
女性:BMR(kcal)=9.99W(kg)+6.25H(cm)-4.92A(周歲)-161
一般認為每日消耗總量(TDEE)=基礎代謝×活動系數 ,數值如下:
久坐族/無運動習慣者:1.2
輕度運動者/一周一至三天運動:1.375
中度運動者/一周四至五天運動:1.55
激烈運動者/一周六至七天運動:1.725
超激烈運動者/體力活的工作/一天訓練兩次:1.9
假設小明,男,今年25歲,體重80kg,身高175cm,每周運動4-5次。
那他的基礎代謝就是=9.99*80+6.25*175-4.92*25+5=1774.95
那他每天的總消耗TDEE=1774.95*1.55=2750的卡路里。
那么,再加上200卡路里,那么小李每天需要攝入2950的卡路里。
蛋白質標準是每公斤體重2克,那么他每天要吃160克蛋白質,蛋白質熱量是640卡路里(每克蛋白質提供大約4卡路里)。
剩下碳水和脂肪的熱量=2950-640=2320。
研究表明,健身愛好者的脂肪熱量不能低于總熱量的20%,一般是占20-35%,取25%做中間值,也就是說脂肪的熱量=2950*0.25=738。
那么,碳水的熱量=2320-738=1582。
接下來可以計算得出:碳水=1582÷4=295克,脂肪=738÷9=82克。
經過一系列計算,我們可以粗略得知小李需要攝入295克的碳水和82克的脂肪。
注意,以上只是給大家的一個參考,不是模版,沒必要那么死板硬套!
如果你不想吃這么多碳水,也可以多吃一些脂肪,總之怎么分配脂肪和碳水的熱量取決于你自己的偏好,不過0碳或者0脂索隊都非常不贊同。
除此之外,大家一定要記住,每天最重要的是蛋白質要吃夠!
減脂期的蛋白質攝入量要高于增肌期
減肥時攝入的熱量少于消耗的熱量(熱量赤字),這時你的蛋白質需求會增加,你不再享受能量盈余帶來的合成效果,熱量缺口越大,你就越需要蛋白質來維持或增加你的肌肉量。
2017年5月發表在《營養學進展》的研究表明,高蛋白飲食可以減少體重減輕期間的肌肉損失,蛋白質通過抑制肌肉分解,幫助保持瘦體重。
在減脂過程中,攝入更高的蛋白質有助于保護肌肉免受流失。
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的研究人員,進行了長達25個月(2年)的減肥追蹤實驗,讓參與者多吃蛋白質和纖維素,結果發現試驗者在六個月的間隔內平均減少了 7.1 公斤的脂肪量和最少的肌肉量。
因此減肥期間,我們的蛋白質攝入需要逐漸提升,甚至達到每天每公斤體重高達2.7克,而這個量是高于增肌期的蛋白質攝入量的,可以很好維持肌肉。
所以,對于普通人來說,減脂期一定要吃比增肌期多的蛋白質含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