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說起林徽因大家都會覺得她是一個非常知性又聰明的女子,在人情世故上總能展現出自己特殊的智慧。
冰心曾寫過一篇文章名叫《我們太太的客廳》,大眾都認為這是在諷刺林徽因“交友廣闊”,不過這也確實體現出了林徽因在朋友面前的“健談”能力。
然而林徽因的這份從容卻并沒有適用于自己母親身上,原本應該最親密的母女實際關系卻非常差,反觀林徽因的庶母卻更像是一家主母,她在母親和庶母之間徘徊又有哪些遺憾發生呢?
林徽因在大眾的心中一直都是一個非常溫婉知性的形象,她在建筑學的影響與造詣是普通人都難以企及的,而這不僅僅是基于她對建筑的喜愛,更重要的是她在學習上的天賦。
她之所以能夠對待一切事物都能展現出游刃有余的模樣,這也全是因為從小的經歷,1904年6月10日林徽因出生了,作為家中的長女,林長民對她也是非常喜愛的。
林徽因從小就表現得十分聰慧,在普通家庭的父母看來女兒能夠在小小年紀就如此厲害那一定會歡喜得不得了,但是這個現象在林徽因的母親身上卻鮮少看見。
這也導致林徽因在幼時就不得不陷入兩難的境地,一邊要接受父親的疼愛,一邊卻要忍受母親的“嗔怪”。
而造成家庭如此分裂的原因從實質上也是因為林徽因母親何雪媛的內心世界產生了“扭曲”,以及作為女性被禁錮在了封建傳統的思想中難以逃脫。
何雪媛的家境并不算差,雖說不是大富大貴但她的父親也是經商的商人,一家人的生活也算是中等偏上。
加上何雪媛出生的時機非常好,她作為家中最小的孩子,并不用承受太多父母的壓力,不用像長姐那般知書達理,也不用像哥哥那般學識淵博。
因此何雪媛從小的生活狀態就是比較“放縱”的,家里的人也十分縱容她,身為舊時代的女性,她不擅長女紅,更不擅長琴棋書畫,在她身上根本感受不到“千金小姐”的氣質。
而作為商人的女兒,何雪媛也沒有繼承到父親“迎來送往”的好口才,在人際關系的交往和處理上可以用“一塌糊涂”來形容。
越是想要表現卻越是難上臺面,生活上和人際關系處理上的缺陷,也成為了何雪媛嫁進林家以后不受待見的“導火索”。
更何況何雪媛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并不能算作是林長民的發妻,在此之間林長民還有一個妻子,兩人是指腹為婚,雖說感情不深,但是作為發妻在家中的地位還是非常不錯的。
只是因為葉氏過早離世,林長民膝下無子林家這才決定要給他續弦另娶一位,何雪媛也就陰差陽錯的成為了林長民的“繼妻”。
發妻離世即便是繼妻也不會影響她在家中的地位,奈何林家另娶主要也是因為葉氏沒有生下子嗣,何雪媛因為思想封建,潛移默化中就將“傳宗接代”當成了自己嫁進林家首先應該完成的“任務”。
因此在早期她與林長民的生活中就已經存在著無形的壓力,不僅如此,何雪媛因為從小并沒有認真學習女紅和詩詞等特長,所以她在自己婆婆面前也總是表現得十分“怯懦”。
何雪媛的婆婆是“名門閨秀”,對待女子的要求也比較高,很顯然何雪媛并不是她理想中的兒媳,唯一能夠“指望”的或許也就是何雪媛替林家傳宗接代了。
只可惜在婆婆看來如此簡單的要求她都沒能出色的完成,何雪媛一共生育了三個孩子,其中只有一個是男孩兒,可是命運捉弄,唯一的男丁早夭,兩個女孩也只活下來了一個。
活下來的這個女孩就是林徽因,或許在現如今的人們看來生男生女并不是取決于母親,更何況胚胎的質量不好加上那時醫療水平有限,都會導致孩子早夭。
可這些道理在曾經的舊社會是根本不會出現的,沒有生下男丁就會被直接怪罪在母親身上,這也造就了何雪媛一生的孤僻,同時也帶給了林徽因不可逆轉的心理損傷。
因為沒能給林家生下兒子所以何雪媛在家中的地位也是“一落千丈”,以至于在婆婆準備給林長民再娶一個老婆時,她都根本無力反駁。
在兩人婚后的第十年,程桂林就來到了林家,從小就生活在上海的她,身上也保持了上海女人的柔情伶俐,和何雪媛的性格簡直是兩個極端。
也正因她的伶俐林長民對她非常喜歡,而她也“完成”了林家一直期許的“傳宗接代”,接連生了好幾個兒子的她地位也是一躍而上。
按理說身為“側室”的她并不能住在大院里,但是林家卻直接將她看做了“功臣”,林家居住在一個標準的四合院中,程桂林與孩子們和林長民一起居住在大院。
林徽因卻只能在母親的帶領下居住在后院里,不僅院子小生活也非常枯燥,在何雪媛的心中就開始對程桂林產生了“嫉妒”的心理。
不過盡管林長民對何雪媛是比較冷漠的,但是對林徽因卻非常好,在父親身邊時林徽因總能學習到新的知識,和庶母一家的相處也十分融洽。
雖說庶母有自己的兒女,但是她卻并沒有嫌棄林徽因,這也是她聰明的地方,林徽因深受林長民的看重,孤立她就等同于是給自己找不痛快。
程桂林如此精明的女子,她自然能夠處理好這段關系,因此從小林徽因和弟弟妹妹們的感情就非常好。
后來程桂林的兒子林恒因為想要考清華,不得不從福建前往北平,在北平他唯一熟絡的就是姐姐林徽因,她知曉以后二話沒說就將林恒接到了自己家中居住。
不僅如此為了讓林恒能夠順利考學,她還格外關照林恒的生活,兩人雖說不是同一個母親所生,但是也能看出感情還是非常好的。
只可惜此時何雪媛卻和林徽因對著干,因為不滿程桂林在多年前“搶走”自己的丈夫,就將心中怒火對準了林恒,在北平居住期間,她時常用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去與林恒爭吵。
林徽因夾雜在母親和弟弟中間也是無比煎熬,在后來她給友人的信件中還曾提到過她希望自己從沒有降生在這樣的家庭。
不僅如此原本應該和從小就相依為命的母親更加親昵,可何雪媛的所作所為卻在無形中將林徽因越推越遠,以至于后來林徽因也只能和同父異母的弟弟去講述內心的境遇和過去發生的故事。
何雪媛對程桂林的“怨恨”已經無法消除,哪怕是從未得罪過她的孩子,她也不待見,只因他們是程桂林所生。
這張照片就是程桂林和孩子們在一起的罕見合影,能夠看見站在她身前的已經有兩個兒子而懷里還抱了一個,這在重男輕女的時代,程桂林的地位的確是非常高的。
作為林徽因的庶母她并沒有主動去招惹何雪媛,對待林徽因也非常好,因此在林長民因工作繁忙不在家時,林徽因還會幫忙照顧庶母程桂林以及她的孩子們。
如果說程桂林對林徽因不好,那么“心直口快”的她也不會如此對待程桂林,生活在舊時代的女性被封建傳統約束、禁錮,明明都是苦命人,何雪媛卻遲遲不肯放過自己,也不肯接納程桂林。
林徽因曾直言就是何雪媛將她趕進了“人間煉獄”,這樣的形容也足以能夠體現林徽因內心的煎熬,面對這樣一位“善妒、不明事理”的母親,她的生活也非常難過。
不僅如此何雪媛的“做作”是沒有下限的,在抗日戰爭爆發以后,即便是林徽因這樣的建筑奇才也不得不拖家帶口的輾轉南下去躲避戰亂。
此時不僅要消耗家中錢財,還要照顧一家人的生活,林徽因也的確有些“分身乏術”,可即便如此,何雪媛還是以自我為中心,非但沒有幫女兒減輕負擔,反而是給她增添煩惱。
或許在林徽因的內心世界中也曾期許過自己不是何雪媛的女兒,畢竟在她眼中何雪媛就是一個“極其無用還多管閑事”的女人。
最令林徽因無法接受的是在婚后她帶著母親住進了梁家,本就是“寄人籬下”的何雪媛非但沒有收斂自己的心性還時常和梁思成發生摩擦。
好在梁思成并不計較,也并沒有因為這些事和林徽因爭執,可是身為自己的母親卻一再干涉自己婚姻的生活也讓林徽因十分苦惱。
在林家眾多資料記載中都能感受到林徽因對待林家其他人都比何雪媛更加親切,仿佛程桂林一家才是她的家人。
尤其是在1941年3月14日,林恒作為飛行員在成都保衛戰中為了捍衛祖國與日本人在空中激戰,最終為國捐軀。
得知此事后的林徽因悲痛不已,在她心里早已將林恒當成了自己的親弟弟,唯一放不下過往種種的只有她的母親何雪媛。
在林徽因死后何雪媛也一直被梁思成照顧著,可以說她能夠獲得妥善的安置,能夠安穩的過完后半生也是一大幸事。
何雪媛一生都陷在宅院內的“爭斗”中,她將自己的過錯都轉移到別人身上,將唯一的女兒視作情緒的發泄口,這樣的一生不僅自己煎熬,與她相處的人也得不到自在,真是可憐又可悲。
參考資料:
齊魯壹點——林徽因談母親何雪媛:她把我趕進了人間地獄 2020-04-27
中國新聞網——林徽因的生活痕跡:北海快雪堂徐志摩碰壁(圖)2010年03月31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