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春季氣溫回升,紫外線強度逐漸增強,許多人認為只有夏季陽光強烈,更容易曬黑,才需要防曬,但實際上,春季反而是皮膚更容易曬黑甚至曬傷的季節。
未入夏 已曬黑
春季紫外線中的UVA(長波紫外線)顯著增加且穿透力強,容易導致皮膚老化、色素沉著。
此外,春季多風干燥、空氣濕度低,皮膚容易干燥脫屑,屏障功能下降,對紫外線的防御能力減弱,更易受到傷害。
防曬不僅僅是涂抹防曬霜,還應包括避免陽光直射、穿著防曬衣物等多方面的措施。防曬的目的是保護皮膚免受紫外線的傷害,防止曬傷、曬斑和皮膚老化。
物理防曬
遮陽帽:選擇寬邊遮陽帽,能夠全方位地保護臉部和頸部,避免紫外線傷害。帽子的材質應選擇透氣性好、輕便的材質。
太陽鏡:太陽鏡能夠減少紫外線對眼睛的損害,降低白內障等眼病的風險。選擇佩戴具有UV400防護標志的太陽鏡、顏色適中、能夠全方位防護的太陽鏡。
防曬衣物:穿著長袖、長褲等防曬衣物,材質應輕薄、透氣,避免長時間在戶外活動時皮膚過熱。選擇帶有防曬涂層或防曬指數的衣物,防曬效果更好。
遮陽傘:防曬傘的防護指數(UPF)應大于40,且UVA透過率小于5%時,才能稱為防紫外線產品。UPF值越大,其防紫外線性能越好,市面上大多數標識為“UPF50+”的防曬傘,其防護功能已經足夠,選擇深色、材質好的防曬傘,能夠提供更好的防曬效果。
化學防曬
1. 選擇合適的防曬霜
防曬指數:SPF值表示防曬效果,數值越大,防曬時間越長。一般來說,SPF30適合日常通勤,SPF50+則適用于長時間戶外活動。同時,PA值也反映了產品的維護功效,+號越多,防護力越強。
膚質:不同膚質的人適合的防曬霜不同。干性皮膚的人可以選擇一些質地滋潤的防曬霜,以保持肌膚的水分;油性皮膚的人則應選擇清爽不油膩的防曬霜,以避免加重油光問題;敏感肌膚的人則需要選擇不含刺激成分的防曬霜,以免引起過敏反應。
成分:建議選擇含有物理防曬成分(如二氧化鈦、氧化鋅)和化學防曬成分(如阿伏苯宗、奧克立林)的防曬霜,這些成分能夠提供更全面的防曬效果。同時,注意避免選擇含有酒精、香料等刺激性成分的防曬霜。
2. 正確使用防曬霜
涂抹時間:出門前10~20分鐘涂抹防曬霜,確保防曬霜有足夠時間吸收。
涂抹量:每次涂抹應達到一元硬幣大小的量,以確保防曬效果。
涂抹范圍:注意涂抹全身,包括臉部、頸部、手臂等暴露部位。同時,別忘了涂抹耳朵、手背、足背等容易忽視的部位。
補涂:根據情況,每隔2~3小時補涂一次防曬霜,特別是在出汗、游泳或接觸水后。
春季防曬其他小貼士
【避免午時陽光】
午時陽光是紫外線最強的時候,盡量避免在這個時間段去戶外。如果必須要去,應選擇遮陰處,避免陽光直接照射皮膚。
【合理飲食】
多攝入富含維生素C、E和抗氧化劑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堅果等,有助于增強皮膚抵抗力,減輕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同時,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入,保持皮膚的水潤度。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正常作息、適當休息、不熬夜,能夠保持身體健康,增強皮膚的抵抗力,有效預防皮膚老化。
防曬誤區
- 過度依賴防曬霜:雖然防曬霜是防曬的重要一環,但物理防曬同樣重要。不要只依賴防曬霜而忽視其他防曬措施。
- 忽視補涂:防曬霜的防曬效果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弱,因此需要定期補涂,不要因為一時的懶惰而忽視補涂的重要性。
- 選擇不合適的防曬霜:不同膚質的人適合的防曬霜不同,應根據自己的膚質選擇合適的防曬霜,避免選擇含有刺激性成分的防曬霜。 文字|醫療美容中心 劉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