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費沒交,可能攤上大事了!近日,廣州、云南曲靖、四川資陽等多地接連發布“智慧停車費催繳通知”,最高欠費金額超4600元,部分車主因長期拖欠費用被起訴,甚至列入失信名單。這波操作引發熱議:路邊停車收費到底合不合法?欠費真能影響征信?
一、多地“亮劍”:欠費車主被公示,法院判決支持追繳
據云南曲靖師宗縣公示,2024年已有46名車主因欠費被起訴,金額從幾百到數千元不等,法院均判決支持停車管理公司訴求。今年當地再公布25名欠費車主名單,最高欠費超4600元。類似情況在四川資陽雁江區、廣州從化區等地同步上演,有車主因拒不執行判決被納入失信名單,直接影響貸款、出行等生活權益。
“停車后系統會自動發短信提醒,但總有人拖著不交。”資陽某停車公司工作人員稱,公示車牌和金額是最后通牒,若仍不繳費,只能走法律程序。
二、智慧停車普及背后:收費合法性爭議未消
盡管多地以“價格杠桿治理僵尸車”“提升車位周轉率”為由推行收費,但質疑聲不斷。2014年,31名車主曾聯合申請公開各地停車位收費依據,結果超半數未獲實質性回復。有律師指出,車主在合法車位停車后未繳費屬于“違約”而非“違法”,不宜行政處罰。
不過,法律層面已有支持案例。例如廣東鶴山,法院判決欠費車主需全額支付停車費及訴訟費用,拒不執行者將面臨賬戶凍結、財產查封等強制措施。
三、催繳手段升級:從短信轟炸到“信用施壓”
為提升繳費率,各地頻出“花式催繳”:
曝光車牌+金額:江門、曲靖等地定期在公眾號頭條公示欠費名單,心理施壓效果顯著;
積分獎勵:江門對主動繳費車主贈送停車券,鼓勵“文明停車”;
征信掛鉤:武漢早在2019年就將欠費超500元、逾期半年者納入征信系統;
包月優惠:上海閔行推出“錯峰共享”套餐,既緩解剛需又減少欠費糾紛。
數據顯示,江門2024年路邊停車繳費率僅53.39%,超半數車主需靠催繳提醒,可見治理難度。
四、車主怎么辦?專家:小事別拖成“信用污點”
“以為幾十塊停車費沒人管,結果成了老賴!”一名被起訴的車主后悔道。法律人士提醒:
及時補繳:通過APP、掃碼或公眾號查詢欠費,避免滯納金累積;
異議申訴:若對計費有疑,可撥打監督電話或在線提交證據;
關注征信:一旦進入失信名單,高鐵、飛機、房貸等均受限。
五、未來爭議:如何平衡管理效率與車主權益?
智慧停車本是便民舉措,但收費透明度、標準合理性仍是痛點。例如,江門將路段按周轉率分三類收費,被指“級差定價”是否公平?上海閔行的“夜間包月”能否真正惠民?這些問題需更公開的聽證與反饋機制。
結語
智慧停車時代,技術讓管理更高效,但也倒逼車主重視信用“紅線”。畢竟,為幾千停車費賠上名譽,實在得不償失。但是智慧停車本身是否符合群眾利益恐怕又得有所商討。您怎么看?歡迎評論區聊聊!
#智慧停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