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區的匪患,實在是目前淮海人民兇惡的敵人與地方最大的禍患,已成為根據地建設的最大障礙?!?941年11月16日出版的中共淮海區黨委機關報《淮海報》,在頭版頭條位置刊發社論呼吁“加強冬防自衛肅清殘匪”。
彼時,正值《人民報》改名《淮海報》后不久。我們在淮安市檔案館查找、翻閱1941年11月出版的第101期、102期、103期、104期、105期《淮海報》發現,清剿偽匪是當時淮海區的一項重要斗爭任務。為此,新四軍主力與地方武裝配合,在當月接連打了多場大快人心的勝仗。
1941年11月16日《淮海報》頭版
“淮海區一貫的以多匪著稱??箲鹨詠?,由于部分土地的淪陷,在敵寇威脅利誘及殘酷的壓榨下,土匪的數目,更是有增無減?!钡?02期《淮海報》刊發的社論說,在反動派指使下,土匪破壞抗戰、擾亂地方。特別是在邊區各縣如沭陽七八區、東灌沭等,土匪“嘯聚成群”,少則數十人打家劫舍,多則數百人經常洗劫一村一鄉,燒殺淫擄、勒捐派款,甚至強占田地,動輒濫殺無辜,民眾被匪凌虐,幾至生計告絕,大都十室九空,雞犬不留,傾家蕩產,流離失所。
抗日民主政府建立、新四軍主力部隊進駐淮海區后,曾屢次大舉清剿,土匪氣焰被大大打壓,但尚未徹底肅清匪患。因此,該社論指出:“在目前匪氛猖狂的嚴重形勢下,繼續肅清殘匪的任務,就不能不被提到主要的地位。特別是處此嚴冬將臨,正是土匪活動的大好時機,加強冬防自衛,更是刻不容緩的當前急務?!?/p>
《淮海報》刊發的《加強冬防自衛》版畫
史料搜尋過程中,我們在1993年11月出版的由中共淮陰市委黨史工作委員會編著的《淮陰人民革命斗爭史》一書中,找到了一段同時期的文字記載,印證并更清晰地反映了當時淮海區嚴峻復雜的斗爭形勢。
書中說,1941年秋,日軍推行“治安強化運動”,實施“三分軍事,七分政治”的方針,更為徹底地進行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特務一元化“總力戰”。在戰術上運用優勢兵力,分區進剿,分進合擊,加修公路,安設據點。經常分布在淮海區活動的敵偽軍有六七千人,其中一個大隊駐淮(陰)、漣(水)、泗(陽)地區,一個大隊駐新安鎮、響水口;一個大隊駐灌云、沭陽、新浦一帶,一個大隊駐宿(遷)新(安鎮)公路及運河線上,其主力分布在隴海線上,總兵力超2000人。此外,汪系和平救國軍第三十六師李實甫部,共轄兩個旅,其第七十二旅彭朋占領灌云、沭陽一帶,有2000余兵力;徐繼泰活動于淮海、鹽阜區之間。各縣偽警部隊也有很大發展。1941年淮海區有敵偽據點51個,到1942年已增加到100余個。在此期間,國民黨頑固派在淮海區的力量不僅日益壯大,而且與日偽沆瀣一氣,互為呼應,已經對我黨和新四軍鞏固根據地構成嚴重威脅。
鑒于這樣的特定環境,新四軍軍部指示淮海、淮北等黨政軍機關,在積極準備對付日偽發動大“掃蕩”的同時,主力部隊和地方武裝通力協作,反擊頑匪的破壞和“摩擦”。
在第102期《淮海報》第三版,我們查找到一則酣暢淋漓的剿匪戰斗報道《“十旅”“濱大”配合剿匪 兩小時連克七據點》。報道說,匪首湯三猴子、周文生、范乃濟、大草堆等在吳集會合,企圖擴大匪化區。新四軍十旅某部配合濱海大隊于當月(1941年11月)10日午夜進擊沭五區吳集、范莊、邵莊、耿樹圩、侍洼、橫溝等偽匪巢穴,“各據點偽匪皆望風披靡,歷二時許七據點均被我占領”。兩部“共俘偽匪百余名,繳槍六十余支,黃包車兩輛,并在侍洼打下七個青年婦人”。后經審訊,這些婦人均系湯三猴子匪部在淮陰抬財神未給贖金被逼為妻的。七據點被克復后,偽匪分竄黃泥墩張小園。同月12日下午,黃泥墩被我軍克復,偽匪僅困守張小園一據點,“現湯三猴子,大草堆,周文生及偽區長范乃濟均被包圍于張小園?!?/p>
緊接著在第103期第三版,《淮海報》對此次戰斗又進行了追蹤報道——《張小園偽匪竄逃后 民眾自動折毀工事》。根據報道,困守張小園的殘匪自知不逞,于1941年11月13日夜間慌忙逃竄。次日早晨,民眾即自動將張小園工事全部折毀。這場戰斗的勝利使得兩個多月來陷入極端混亂、遍地偽匪的沭五區“始告平復”。該地民眾對拼命搏斗的十旅戰士“極端稱頌,現正紛紛準備慰勞?!迸c此同時,濱海大隊擊潰灌一區條河公與李集一帶土匪后,各鄉保政權紛紛恢復。“為抗日辛勞者人必敬之”,濱大征糧工作空前順利。
一鼓作氣,《淮海報》第104期(1941年11月22日)、105期(1941年11月25日)再傳前線捷報。
據第104期第三版報道《沭十區我軍獲捷 官田偽據點克復》,新四軍十旅某部配合濱海大隊,開展沭十區工作。于當月16日夜五區勝利后,進擊官田偽匪,偽匪被擠入一炮樓,頑抗待援?!皶r群眾送山芋送飯給前方戰士的絡繹不絕。”次夜,敵人倉皇逃跑,我部當即占領官田。
同日同版報紙還帶來了淮漣地區戰況。“新安鎮偽與日軍配合土匪百余人,攜輕機槍2挺,本月十八日晨沿鹽河向連云倉院等鄉進擾,我第六聯防處聞訊后,立遣基干隊配合地方自衛隊迎擊,當將偽匪占領之某村包圍,偽匪遂以機槍頑抗,我當即英勇沖殺,偽軍狼狽逃竄,將所搶之牛驢及包袱等物全部丟棄?!边@場戰斗共擊斃偽匪一名傷一名,繳獲反宣傳文件一包,更重要的是大大增強了地區自衛武裝打擊偽匪、爭取新勝利的信心。
第105期第三版《濱大夜克偽據點 沭大攻占顏家集》報道稱,偽匪在鹽河與石劍河匯合點構筑強固工事,蹂躪該地人民。當月21日夜,新四軍濱海大隊一部以輕捷的夜行軍,突然包圍該地,另以十余人突入該匪工事,一面攻擊,一面破壞,僅十分鐘就將偽匪所恃工事搗毀,而偽匪大夢方醒驚惶亂竄?!拔也繆^不顧身展開白刃搏斗,又數分鐘即告結束。”這次戰斗除斃傷偽匪四名外,其余二十五名全部被俘,并獲陳高貞、張志選等偽匪首領,奪獲長槍十七支,“而我竟毫無傷亡?!痹摀c拔除后,民眾興奮異常,自動將該據點全部焚毀。
同日同版來自沭二區的消息稱,沭河北(沭二區)偽據點顏家集,駐有偽軍百余人,為虎作倀。當月16日晚,沭河大隊配合新四軍某部于拂曉行動。敵偽聞訊倉皇應戰,縱火焚燒其據點某大糟坊及偽區公所房屋后,逃往顏集北吳后圩固守。我軍趁勢追擊,“至發稿時對吳后圩已采取包圍攻勢,偽軍已成甕中之鱉,諒不日將有捷報傳來?!?/p>
1941年11月19日《淮海報》第3版
一篇篇戰斗報道,將我們帶回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面對敵偽頑夾擊,淮海軍民勠力同心,從各方面統一配合,奮起抗擊,鞏固抗日根據地。
通過進一步查閱報史資料,我們還了解到,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淮海抗日根據地的軍事指揮機構,善打硬仗的淮海軍區成立于1941年3月,下轄淮河大隊、沭河大隊、漣水縣保安大隊、東??h大隊、淮陰縣保安大隊、濱海大隊、沭陽縣大隊、泗陽縣獨立團等縣級地方武裝。1941年10月,新四軍第三師第十旅兼淮海軍區,第十旅旅長劉震兼任淮海軍區司令員。
聯合策劃:淮安市檔案館 淮安日報社
報道團隊:何 弦 杜勇清
周登超 吳修文 王 偉
海報設計:李海嬌
融媒編輯:管 艷
責任編輯:白留偉
(文中資料圖片由淮安市檔案館提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