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量化派港股IPO獲中國證監會備案。根據上市備案書,量化派科技有限公司擬發行不超過15,097,500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公司應當按承諾嚴格落實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等部門提出的整改要求,并在境外發行上市過程中應嚴格遵守境內外有關法律、法規和規則。
量化派沖刺上市背后,作為一家AI科技型企業,其助貸業務備受外界關注,也成為上市過程中最具爭議的內容。
或是為了減輕上市阻礙,量化派近兩年逐漸壓降金融業務占比,甚至于2024年下半年終止與金融機構的助貸業務合作,讓其看起來更像一家科技公司,而不是金融類企業。
然而,在既往業績貢獻中,金融業務為量化派帶來了巨大貢獻,也是其現金流的重要來源,直接選擇完全剝離并不現實。為此,在合規、客訴和業績之間取得平衡,量化派選擇了將金融業務剝離至羊小咩App站外,更換產品名稱,并由量化派關聯公司單獨運營。
表面上量化派與金融的關系進一步弱化,實際上量化派的金融底色依然未改。
量化派貸款業務“換馬甲”
在最新發布的招股書中,量化派提及自2024年起,逐步停止向金融機構提供精準撮合解決方案,截至2024年9月12日,已經終止與金融機構的所有合作,并不再從中產生任何收入。
量化派的這一戰略調整,在其旗下購物商城App羊小咩中也有所體現。此前,在羊小咩平臺上,量化派向用戶提供了享花卡、備用金兩款貸款產品,其中享花卡為消費分期產品,備用金為現金貸產品。
但隨后不少用戶發現,羊小咩平臺上的商城分期和現金貸款服務入口不見了。目前,新用戶注冊羊小咩后,服務頁面僅顯示商城信息,所售商品涉及3C數碼、珠寶、食品、家電、美妝等品類。
實際上,量化派并沒有完全退出金融業務,只是將相關信貸服務轉移至羊小咩App站外,通過其關聯公司繼續運營。與此同時,相關貸款服務產品也已更名為“便荔卡包”。
根據羊小咩客服反饋,平臺合作的第三方服務“便荔卡包”業務,可通過合作第三方服務的微信小程序咨詢。
打開“便荔卡包”微信小程序,用戶注冊協議則顯示,便荔卡包服務提供方為北京自牧云創科技有限公司、鷹潭市信江廣達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當用戶輸入登錄信息后,便荔卡包發送的驗證碼主體信息為“羊小咩”。
根據工商信息,北京自牧云創科技有限公司曾用名為天津自牧金科科技有限公司,控股股東為北京量科邦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為量化派創始人周灝。鷹潭市信江廣達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的大股東為北京自牧云創科技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同為量化派創始人周灝。
此前公開報道顯示,羊小咩中的享花卡消費分期服務正是由天津自牡金科科技有限公司和鷹潭市信江廣達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共同運營。由此可以看出,“便荔卡包”實際仍是量化派旗下貸款產品,只不過脫離于羊小咩商城獨立運作。
根據“便荔卡包”產品信息,便荔卡包為用戶提供貸款推薦、貸后管理、賬單展示、賬單分期、還款提醒等服務,具體包括便荔卡和備用金兩款產品。
其中,便荔卡最高額度5萬元,開通后可以使用便荔卡消費付款,最長免息期40天。根據便荔卡服務協議,便荔卡提供的借貸服務分為兩種,一個是分期付款服務,一個是取現服務。
備用金最高額度3萬元,點擊備用金后,需要用戶填寫身份認證、基礎認證資料、借多少錢、借多久等申請信息,然后同意個人征信授權書、個人信息查詢及使用綜合授權書等文件。備用金合作的資金機構包括量化派旗下小貸公司鷹潭市信江廣達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本溪銀行、深圳富龍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等。
借助“便荔卡包”平臺載體,量化派一方面能夠通過關聯公司繼續經營助貸業務,賺取金融收益;另一方面也可以為羊小咩商城業務導流,拉動商城業務增長。“便荔卡包”在服務首頁為羊小咩商城導流,點擊導流頁面即進入羊小咩商城小程序。
值得關注的是,量化派貸款業務“換馬甲”后,客戶投訴依然普遍。在投訴平臺上,有用戶表示,通過羊小咩APP在便荔卡包借款1萬元,年化率36%(應該是接近36%),已超國家規定最高標準,該用戶訴求平臺退還擔保金和超過標準的利息。
之所以受到眾多用戶投訴利息較高,主要因為“便荔卡包”的助貸模式采用擔保增信模式,即由合作金融機構和擔保公司共同為用戶提供信貸服務,該模式下用戶所承擔的綜合息費較高,一般為36%以內。
沖刺上市,極限“去金融化”
量化派轉移騰挪助貸業務,主要還是為了盡可能“去金融化”,使得平臺的AI科技定位更加清晰,以便減少上市的阻礙。
早在2017年,量化派就曾發起上市沖刺,彼時欲赴美股上市,不過恰巧趕上現金貸行業整治,上市不了了之。而后,量化派轉戰港股,自2022年起多次遞交招股書,但未能順利上市。
去年年底,量化派再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并于今年3月底獲得證監會境外發行上市備案。這一次,量化派的業務發生較大變化,最為顯著的是,金融助貸業務占比被極限壓縮。
公司官網顯示,量化派創立于2014年,是中國領先的數字化解決方案提供商,以AI技術為驅動,依托領先的閉環場景化服務能力、模塊化運營能力、規模化商品及服務輸出能力與強勁的AI賦能能力,為多行業提供場景化數字賦能服務,幫助其實現場景、科技、流量、運營、商品及服務的數字化深度融合。
然而在量化派經營早期,量化派的前身“量子數科”主要從事消費信貸業務,其旗下貸款平臺“信用錢包”也是行業知名助貸平臺。這也奠定了量化派的金融基因和信貸主業。
隨著金融科技行業監管趨嚴,互聯網助貸業務在不斷收緊的合規要求下,也面臨一定不確定性,對于想要上市的企業而言,這種不確定性也往往會成為上市阻礙。幾次上市未果后,量化派對金融助貸業務的態度變得更加審慎,甚至不得不通過轉型來降低業務合規壓力。
招股書顯示,當前量化派的主營業務為精準撮合解決方案,該業務項下細分三部分,商品供應商精準撮合解決方案、本地商戶精準撮合解決方案、金融機構精準撮合解決方案。
2021年,量化派收入的70%以上都是來自金融業務。從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量化派分別實現營收3.51億元、4.75億元、5.30億元和3.82億元,其中金融機構精準撮合解決方案業務收入2.70億元、0.56億元、1.07億元和0.32億元,占營收比重分別為76.8%、11.8%、20.2%和8.3%。
量化派業務分布數據
金融業務收入快速壓降背后,在線商城業務成為量化派的發力重點。2020年11月,量化派旗下的現金貸平臺“信用錢包”升級為“羊小咩”,羊小咩定位為數字化解決方案提供商,業務內容從單一的助貸服務變為在線商城和金融服務一體化。
另外,量化派還嘗試布局本地消費板塊,推出“消費地圖”應用程序,為線上用戶和線下商家提供撮合服務。2024年初,“消費地圖”升級為在線汽車市場,進軍汽車消費領域。不過,本地消費撮合服務收入在量化派的營收中占比較低。
對于金融業務收入下滑,量化派在招股書中解釋,減少主要由于公司策略性地調整了人力及營銷資源分配,集中發展商品供應商精準撮合解決方案,從而影響了金融機構精準撮合解決方案的整體資源分布。
事實上,從產品變動來看,量化派只是將相關金融業務從商城中剝離,仍由旗下關聯公司繼續運營。并且量化派也在招股書中提到,與金融機構終止服務協議后,若干金融機構(包括本集團的關聯人士鷹潭廣達小貸)在羊小咩用戶于我們的羊小咩購買商品時仍向其提供信用支付選擇。
盡管金融業務收入占比得到優化,但實際業務生態中的金融底色依然清晰可見,這也不可避免地對量化派IPO產生更加復雜的要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