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來,隨著放生活動的流行,國內頻頻出現因胡亂放生導致的生命悲劇。比如在2023年11月,上海釣友羅先生在一條河道邊看到了十分荒誕的場面,河岸上密密麻麻鋪滿了奄奄一息的鯽魚,剛開始他還以為是誰把河里的魚撈上來放到了岸上,結果了解完之后才發現是放生者把魚放生到了岸上。
據羅先生回憶,當時整個河壩和沿岸草地上的鯽魚估計得有上千條了,場面十分壯觀,還有不少人在魚堆里撿魚。羅先生對此感到很疑惑,因為他經常來這條河釣魚,這條河的水質不太好,平時連鯽魚的影子都很難見到,怎么突然之間就冒出這么多鯽魚呢?
這個反常的現象讓羅先生百思不得其解,直到他看到不遠處停著一輛運魚車,那些撿魚的人并沒有把魚往車里扔,而是扔到河里后才恍然大悟,原來這是一場放生活動。但為什么要先把魚倒在岸上,再讓人撿起來扔河里?這不明顯是在多此一舉嗎?
原來,由于運魚車無法直接開到河邊,這些放生者就想出了一個省事的主意,他們將成魚直接倒在距離河道約10米遠的草地上,想讓這些魚順著水沖進河里。可稍微有些常識的人就會知道,把水倒在草地上,相當于給草地澆水了,水都被草地給吸收了,哪還有什么水呢?因此這些魚根本不可能被水沖進河里。
羅先生圍觀過很多的放生活動,有將陸龜扔進河里的,有把淡水魚放生到海里的,種種違背自然規律的放生活動可以說是讓人不敢相信真的會有人那么無知,而這些放生者在岸上放生的做法又一次刷新了羅先生的三觀。
放生的初衷是讓生命回歸自然,可這樣把魚倒在岸上,不僅無法存活,反而加速了它們的死亡,完全違背了放生的初衷。現場的大部分鯽魚都已經死了,那些尚存一息的鯽魚就算被撿起后重新扔到河里也會因為活性大大降低、無法適應新環境而死去。
這一荒誕的放生現場被羅先生發到網上之后,迅速引發了網友們熱議。在評論區里,不少網友直呼離譜,他們說這哪是放生?分明是在害命!魚又不是兩棲動物,與河道相隔那么遠放生,難道指望魚自己爬進河里嗎?這些放生者真是一點生態常識都沒有。
這次上海河道邊發生的岸上放魚事件雖然讓人不敢相信是真的,但在國內絕對不會是個例。雖然很多放生者懷有拯救生命的善念,但他們卻總是制造出放生變殺生的悲劇。他們往往是在水產市場隨便買些魚之后,只用普通塑料袋或塑料箱裝好就運輸了,在運輸的過程中也沒有使用加氧設備,導致放生的魚在抵達放生地點前就已因缺氧而奄奄一息。
即便勉強存活,如果在放生時直接倒在河中,魚很容易因為碰撞、摩擦而受傷。這些受傷的魚進入自然水域后,不僅自身存活率極低,還可能成為病原體的傳播途徑,引發魚類的群體感染。更值得警惕的是,很多放生者完全不區分本土物種和外來物種,會將習性兇猛的外來物種放生到本土水域中,比如巴西龜、鱷雀鱔等,導致它們入侵本土水域、擠占本土物種的生存空間、威脅到本土物種的生存。
總的來說,真正的放生應當建立在科學認知的基礎上。放生者需提前了解放生物種的生存需求,選擇合適的放生地點,并采取專業的運輸和放生方式。同時,應避免盲目跟風,杜絕為放生而放生的形式主義。只有這樣,善念才能真正成就善果,而非演變成對生命的另一種傷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