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央視新聞在2025年4月3日的報道,我國又成功破獲了一起間諜案件,三名菲律賓“間諜”落網(wǎng)。
估計從新中國成立以來,各國情報組織就在想辦法的往中國“塞”間諜。而說到安插間諜,美國人在這方面算是“慣犯”了。
【被抓獲的三名間諜】
早在2024年的4月份,國家安全部總結(jié)回顧了黨的二十大以來,國家安全機關破獲的10個重大間諜案件,其中以美國中情局的特務最多。
這讓不少人大跌眼鏡,沒想到這幾年我國發(fā)生了如此多重大的間諜案件。
美國中情局
同時我國能破獲這么多的間諜案件,抓捕大量特務,也是讓美國中情局叫苦連天,也說明中國的反間諜能力相較于上世紀時有了巨大提升。
所以中國為什么能讓間諜寸步難行?
如何反間諜?
其實抓間諜這件事并沒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難,因為所有間諜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和境外勢力聯(lián)系過。
假設中國國內(nèi)有一個人想要出賣情報,他總要找到接頭人才能賣國,不然他把情報賣給誰?
間諜多半都和境外勢力有聯(lián)系
假設美國的情報組織要在中國發(fā)展間諜網(wǎng)絡,也要先派人到中國國內(nèi),然后和一些希望賣國的中國人聯(lián)系。
當一個中國人當了間諜,對國外出賣了情報,那么這個人應該就不會只出賣一次情報。
一來國外情報組織培養(yǎng)個線人不容易,能找到一個間諜自然要使勁壓榨他的價值。二來這個人出賣了一次情報后,國外情報組織手里就有關于他的把柄,就能要挾他繼續(xù)為國外情報組織服務。
有威脅,再許以好處,加上能當間諜的人都是信仰不堅定的人,國外情報組織“一手大棒一手蘿卜”,不怕這些當了間諜的人不就范。因此這些間諜出賣過一次情報后,就基本會一直對外出賣情報。
間諜通常不會只出賣一次情報
所以所有在國內(nèi)的間諜,基本都有“長期和外國人有接觸”這樣的共同特征。
如果是外國人在中國當間諜,那就更好查了。在中國的外國人就那么多,要想查這個外國人是不是間諜,查查他的財務往來,查查他在國內(nèi)聯(lián)系了哪些人。
如果這個外國人和國內(nèi)掌握著機密情報的國人經(jīng)常聯(lián)絡,那么這個外國人就需要“特別關注”了。
外國間諜在國內(nèi)多半會有異常的人際關系
單單靠查人際關系這一點,就能大幅度的縮小調(diào)查范圍。
在中國以商業(yè)活動為掩護的間諜
當然看到這也有很多人疑惑,隨著中國改革開放,國人和外國人做生意的情況也挺普遍的,這要怎么查呢?
其實這一點國外的間諜組織也想到了,所以在中國改革開放之后,還真有不少的外國間諜以做生意的名義進入中國,然后從事間諜活動。
不少間諜以從事商業(yè)活動為掩護
這類人還不少,我們就舉三個比較有名的案例,分別是原博文、梁成運、沃維漢。
原博文是一個中日混血兒,是一個為日本服務的間諜。
此人在1995年時受日本外務省的委托,進入中國開辦“中日合資企業(yè)”,在中國搜集情報。但是在2006年時被中國方面“人贓俱獲”抓捕。
梁成運是一個出生于中國香港的美國籍人,他于1986年和美國情報網(wǎng)絡勾搭上,于1989年開始,以開展各種中美文化交流,以及其它社會活動的名義往返于中美兩國,并暗中進行間諜活動。
2000年年底,國內(nèi)反間諜部門注意到了他,并對其進行了抓捕。
沃維漢是一個妻兒都加入了奧地利國籍的中國人,此人則和大名鼎鼎的“東風導彈泄密案”有關。
此人在上世紀90年代初被我國臺灣方面策反,以在中國大陸開公司的名義頻繁往來于中國大陸和歐洲,實則在暗地里進行間諜活動。
2005年的時候東窗事發(fā),沃維漢在北京被捕,并于2008年被執(zhí)行死刑。
看看這三個人,都是以在中國開展商業(yè)活動的名義進入中國的。而他們被捕也都有一個共同特征,那就是“間諜網(wǎng)”出了事。
一個間諜在中國活動,要收集到足夠多的情報,就需要發(fā)展出間諜網(wǎng)絡,要發(fā)展更多的下線。
而一個鮮為人知的事情,就是人越多的部門和組織越不好管。一個間諜網(wǎng)絡只要人多到了一定地步,那就肯定會有人露出馬腳。
間諜網(wǎng)絡大了就可能露出馬腳
只要有一個人被發(fā)現(xiàn)是間諜,那么很快我國的相關部門順藤摸瓜,就能查清楚這個間諜網(wǎng)絡中有哪些人。
所以在中國反間諜并不算太難,間諜要搜集情報必然有不正常的人際關系,再加上在國內(nèi)的外國人,以及和外國人有聯(lián)系的國人都不算太多,查起來的工作量也并不是太大。
對于間諜需要知道的三件事
此外對于間諜我們還需要知道三個概念。其一是當前中國國內(nèi)還有很多間諜,其數(shù)量是超過了很多人想象的。
國內(nèi)的間諜很多
其二是間諜對我國造成的危害也不一樣,所以我國相關部門對于間諜采取的行動也不一樣。
其三是現(xiàn)代很多間諜從事的其實都是情報分析工作了。
在第一點上,2015年的時候《法新社》曾報道稱中國境內(nèi)有10多萬間諜,其中以美國間諜和日本間諜最多。
這個數(shù)字顯然超出了很多人想象,而如此龐大的間諜規(guī)模也說明了別國對我國的滲透無處不在。
在第二點上,有些間諜的工作主要是搜集一下中國國內(nèi)的商業(yè)情報,有的間諜做的工作就“高級”多了,主要是搜集中國的武器情報。
商業(yè)間諜也是間諜
比如說我們上邊提到的沃維漢就搜集了我國東風導彈的情報,這其中甚至包含我國東風-31型洲際導彈的情報。
而這些間諜顯然對我國的危害是不一樣的,因此我國反間諜部門對其的處理手段也很不一樣。
在第三點上,其實現(xiàn)代很多間諜都是“大數(shù)據(jù)分析師”,通過分析公開的情報從中獲取自己需要的情報。
比如說一個間諜常住在中國,在中國以漁民的身份活動。那么這個間諜通過中國官方發(fā)布的禁漁消息,就能分析出解放軍會在什么地方進行海上軍演。
解放軍海軍艦隊
這個間諜的上級能從一個居住在港口城市的間諜那里拿到“解放軍軍艦出港”的信息,就能通過這些信息推算出軍演的規(guī)模以及其它一些具體情況。
要應對這類間諜,當前我們的主要手段就是盡可能加強保密工作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