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要是李小璐和王珞丹早認識她幾年,或許就不會淪落到今天這個結局了。
兩人都是年少成名卻中道崩殂,成為了現實版傷仲永的主角。
對于明星而言,“年少成名”或者“出道即巔峰”似乎是一種詛咒。他們總是高開低走,甚至高開不走。不過有人成為現實版傷仲永,也有人能打破歲月的禁錮,成為人生的主角。
比如這篇我們要聊的,葉童。
葉童原名李思思,1963年出生于香港一個很普通的家庭。
小時候,父母忙于奔波,疏于照顧葉童和姐姐。后來父母離異,家人把所有的關心都給了姐姐和同父異母的哥哥身上。
父母俱在,卻無人關愛。
葉童從小就像一個棄兒被寄養在親戚家里。雖然親戚把她視如己出,但寄人籬下的日子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懂。
原生家庭的不幸,導致葉童從小就缺愛。這為她日后遇見那個男人,有一段“幸福但又悲慘”的婚姻,埋下了伏筆。
1980年,17歲的葉童為了生計成為一名模特。在一次廣告選角時,她認識了28歲的陳國熹。
彼時的陳國熹只是一個廣告助理,但他一眼就相中了葉童身上獨特的氣質。
那次廣告拍得并不順利,前前后后拍了很多次,搞得甲方都覺得不好意思。但在拍攝過程中,葉童卻沒有一句怨言。
為了表示歉意,陳國熹時不時就請葉童喝咖啡,幫她規劃未來的事業路線。一來二去,兩個年輕人互生情愫決定私定終身。
認識了一個月的時間,陳國熹就急匆匆帶著葉童去見了父母。
陳國熹的體貼與照顧,讓自小缺愛的葉童心里涌出一股暖流。這股暖流時刻滋潤著她被原生家庭傷害的心,也讓葉童對陳國熹越來越依賴。
只是那時的葉童不知道,暖流時間長了也會變冷,甚至變得刺骨。
1982年,在陳國熹的幫助下,葉童得到導演譚家明的賞識,出演了電影《烈火青春》。那部戲有不少大尺度激情戲,葉童雖然沒有受過任何系統的訓練,但她卻處理得游刃有余。
因為她遇見了港圈里百年難得一見的好人。
二、
一開始在拍攝激情戲時,脫下衣服的葉童完全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有點愣頭愣腦。
每當導演喊停,作為副導演的關錦鵬就會第一時間沖上去,用事先準備好的毛巾,替男女演員遮蓋關鍵部位。
這個舉動讓葉童很感激,卻讓導演譚家明很生氣。
譚家明覺得,兩人都在戲里沒覺得有什么不妥,關錦鵬這是畫蛇添足,提醒周圍其他人“兩人是赤身”,搞得大家反而很尷尬。
這話聽著有點怪,但似乎也有點道理。
在那之后,關錦鵬不再上前遞毛巾。替葉童解圍的人,變成了哥哥張國榮。
張國榮每次拍完后,都會用自己身體擋住葉童的關鍵部位,避免她走光。
對于哥哥張國榮的舉動,葉童心里很是感激,后來她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對哥哥的感謝與照顧。
只是她沒想到,哥哥張國榮竟然會那么早就離開大家。
《烈火青春》上映后口碑很好。憑借這部片子,還不到20歲的葉童成功拿下“金像獎最佳新人獎”,震驚四座。
與此同時,哥哥張國榮也在賣力為她叫好。他曾在節目中說,這個女孩兒是天才來的。
哥哥的宣傳,讓更多人知道了葉童。但僅僅是一個香港金像獎的最佳新人獎,完全配不上“出道即巔峰”這五個字。
一年后,葉童搭檔鐘鎮濤,出演了邵氏公司的電影《表錯七日情》。
雖然這是一部小成本制作的喜劇電影,但葉童卻憑借這部片子,在當年的金像獎頒獎典禮上,打敗了《垂簾聽政》的劉曉慶、《蜀山》的林青霞、《男與女》的鐘楚紅,成為當年的金像獎影后。
那一年,葉童僅僅20歲。
年少成名,葉童自然也有些許膨脹。好在她身邊有一個成熟穩重的男友陳國熹。
陳國熹時不時就提醒她,你不要飄飄然,最好當作什么都沒發生過。只有這樣,你才能做得更好、走得更遠。
這個建議,葉童聽了。
1985年,葉童與周潤發合作主演了電影《等待黎明》。這部小成本的文藝片幫助周潤發,拿下職業生涯的第一個影帝。
對于自己事業的規劃,葉童很清醒也有自己的堅持。她拒絕連續出演同一類型角色,也拒絕出演為了撈錢的續集。
那些年,葉童在《婚姻勿語》里飾演過困在婚姻圍城中的已婚女性,在《應召女郎》中飾演過風情萬種的性工作者,在《兩公婆八條心》中飾演為了獨占姐夫,殺害親生姐姐的神經質殺手。
葉童戲路多變,無論是什么角色都能駕馭,被港圈觀眾稱為“千面女郎”。而她的摯交好友梁家輝,則被觀眾稱為“千面影帝”。
男演員有梁家輝,女演員有葉童,算是港圈的一大盛事。
可葉童最難能可貴的是,她還拒絕軋戲。
彼時港圈資本為了賺錢,演員軋戲是司空見慣的事情。比如張曼玉曾在一年之內拍過13部作品,人稱“張十三”。鄭裕玲曾在一周內周旋于九個劇組之間,人稱“鄭九組”。
而葉童每次都是一部一部地拍,拍完一部才會接下一部。她產量最高是在1988年,也不過是拍了4部電影。
彼時的葉童像是一股清流,與略顯渾濁的港圈格格不入,不過她的這種堅持倒也并非沒有一點結果。
后來她憑借《飛越黃昏》拿下金像獎最佳女配角。又憑借與梁家輝合作的電影《婚姻勿語》,再次拿下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成為香港第一位金像獎雙料影后。
雖然有多個重量級獎項傍身,但葉童不拍續集、不軋戲的態度也讓她得罪了不少人。
彼時香港電影正是英雄主義橫行其道的年代,而在這些電影里你幾乎看不到葉童的身影。葉童的事業高開低走,逐漸成為娛樂圈的小透明。
不過好在,事業遇阻,她還有愛情。
三、
1988年,葉童跟陳國熹結束了8年的愛情長跑,終于走進了婚姻的殿堂,兩人在法國度過了一個漫長的蜜月。
從引路人到丈夫,彼時葉童看向陳國熹的眼神里都是愛意,幸福肉眼可見。
可那時的她哪里能想到,這個一手成就自己的愛人,竟會成為傷害自己最深的那個人。
1990年,葉童在胡金銓版《笑傲江湖》中飾演小師妹“岳靈珊”,
拍攝這部電影時,監制徐克和導演胡金銓發生重大分歧。雙方不歡而散,胡金銓帶著自己的人馬中途退出,但這并沒有影響這片成為經典之作。
尤其是主題曲《滄海一聲笑》,更是讓時運不濟的黃霑東山再起。
當時葉童在片中大部分時間都在穿男裝,給不少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就包括臺灣金牌制片人楊佩佩。
這為葉童日后的大轉型打下了基礎。
1991年,葉童與張曼玉在電影《阮玲玉》中互飆演技。
彼時張曼玉經過王家衛的調教,已經從花瓶轉型做了演技派。可誰都沒想到,她竟然能蓋過葉童的鋒芒。
憑借《阮玲玉》這部電影,張曼玉拿下柏林、香港金像、臺灣金馬三大重量級影后桂冠,一鳴驚人。
也正是從這部電影,兩人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因為《阮玲玉》,張曼玉被法國導演阿薩亞斯相中,受邀出演了電影《迷離劫》,開始走國際化路線。
當時香港電影疲態已現,給葉童留下的空間更是不多。于是葉童接受了楊佩佩的邀請,轉戰到臺灣開始拍攝電視劇,在《碧海情天》中再一次嘗試男扮女裝,飾演了女主角“岳瑛”。
正是這次男扮女裝,促成了后來的許仙。
當時導演夏祖輝正在給《新白娘子傳奇》選角,女主角早就定下了趙雅芝,可男主角許仙卻一直沒有定下來。
他面試了不少男演員,但總覺得男演員與自己想象中的文弱書生差了一點意思。直到他看見了葉童在《碧海情天》中的扮相。
他突然有一個大膽的想法,打算邀請葉童反串“許仙”一角。
葉童一開始有點吃驚,畢竟自己雖然男扮女裝過很多次,可從來沒嘗試過反串。但她之所以被稱為“千面女郎”,就是因為她從來不給自己設限。
她猶豫再三后接下了這次挑戰,準備出演“許仙”。
可她萬萬沒想到,她是沒給自己設限,但卻當了一輩子的許仙。
(未完待續,兩篇齊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