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調味品市場在近幾年逐漸發展了起來,同時也涌現了出了不少瞄準兒童群體的調味品品類,相對來說為品牌提供了較大的可進入空間。只是目前發展還比較初期,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品牌需要重視并解決的問題。
當然在面對這些現實問題時,從行業的角度來說,兒童調味品概念的統一、標準的制定可能也能夠帶來一些幫助,推動品牌之間的競爭走向規范和健康,兒童調味品市場也能夠迎來進一步發展。
兒童調味品市場存在可進入空間
近幾年,伴隨著兒童經濟的不斷崛起,以兒童群體為目標的產品變得愈發多元,其中飲食作為日常花費較高的一個部分,自然也引起了更多的關注。不僅是兒童零食、兒童飲料在不斷增加,兒童調味品也開始更多地出現在了市場中,并且吸引了不少品牌的進入,兒童調味品較為豐富的產品品類也為品牌提供了進入機會。
就拿日常比較常見的調味品來說,醬油、味精、肉松等都已經出現了兒童“專屬”,圍繞不同的調味品品類展開競爭可能成為了品牌探索兒童調味品市場機遇的一種方式。有數據顯示,在2016-2019年間,兒童調味品消費金額在兒童食品中的占比從0.2%迅速攀升至3.8%,直觀地反映出了兒童調味品市場需求正呈現出強勁的增長態勢。
至于細分品類中,兒童醬油、兒童食用油等都表現出了較快的增長,比如全球兒童醬油在2023年的市場規模約為8490萬美元,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1.34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6.0%。而且兒童醬油也是頗受品牌關注的一個品類,涌現了不少的品牌如松鮮鮮、廚邦、寶寶饞了、秋田滿滿、爺爺的農場、碧歐奇等。
可以說,品牌通過布局不同的兒童調味品細分品類,都順利地進入了兒童調味品市場并占據一席之地,品牌的增加也為兒童調味品市場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助力。相對來說,在進入兒童調味品市場時,由于可選擇的品類較多,對于品牌來說可能也更加方便,可以跳出優勢品牌的包圍選擇一個較為容易賽道。
目前來看,兒童調味品市場雖然發展得如火如荼,但是也逐漸暴露出一些問題,對于身處其中的品牌來說依舊需要直面并解決這些問題。換句話說,兒童調味品市場仍處于發展初期,無論是從產品還是品牌的角度來說,只有市場進一步規范才能夠實現更長久的發展和突破。
國內外品牌正在展開同臺競技
兒童調味品并不是一個發展時間很長的市場,不過進入這一市場的品牌數量卻比較可觀,除了相對來說比較容易進入之外,可能兒童調味品市場的發展潛力也是吸引他們進入的一個原因。而且在兒童調味品市場中,不止能夠看到國產品牌的身影,還有很多進口品牌也有著較大的競爭優勢。
部分進口品牌甚至因為布局較早,在兒童調味品的某一個品類中占據著較大的影響力,因為較高的知名度也更容易吸引消費目光。比如在兒童食用油中,又進一步細分為了核桃油、紫蘇油、牛油果油等品類,其中頗具影響力的品牌包括碧歐奇、羅朗德等,對兒童調味品表現出了很大的興趣。
當然國產品牌在面對兒童調味品市場時也同樣充滿興趣,一些較早布局了輔食市場的輔食品牌已經將業務拓展至了調味品領域,還有一些專注于調味品市場的品牌也針對兒童調味品市場推出了一些定位兒童的產品,總的來說在面對不斷發展的兒童調味品市場時,國內外品牌都在持續挖掘市場潛力。
雖然根據智研咨詢數據顯示,在市場份額上國產兒童調味品占比近 70%,但不少進口品牌憑借品牌影響力、產品差異化等優勢,在兒童調味品市場表現強勁。從主流電商平臺中兒童調味品的銷售情況來看,國產品牌與進口品牌在銷售額上也不相上下,相對來說品牌之間的競爭也比較激烈。
現階段兒童調味品市場尚未出現一家獨大的情況,這與細分品類眾多有一定關系,同時也說明兒童調味品市場尚且存在更進一步的機會,未來能夠更好地把握消費需求、占據市場潮流以及符合品類要求的品牌,可能在競爭中會更占據優勢,當然在此過程中還需要市場的不斷完善以推動品牌實現更規范的發展。
減鈉標簽常見但存在一些質疑
兒童調味品之所以瞄準兒童群體,為了契合他們的需求,“減鈉”“低鈉”等標簽相對來說比較常見,這也是品牌比較常用的一個產品賣點。主要是兒童的腎臟功能尚未發育完全,長期高鈉飲食還可能導致兒童出現更多健康隱患以及增加疾病風險。有研究表明,兒童時期的高鈉飲食習慣可能延續至成年,從而對一生的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其實不僅是兒童群體,“減鈉”已經逐漸成為了一股風潮,只是對于家長們來說,為孩子選擇鈉含量相對更低的產品,這方面的需求可能會更加明顯。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品牌對“減鈉”需求的關注,從而推出了更多的“減鈉”產品,兒童調味品順應這一潮流也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不少兒童調味品在“減鈉”上都有一定的可操作空間,像兒童醬油、兒童肉松、兒童拌飯料等,都可以將“減鈉”作為一個創新方向,確實在目前的兒童醬油等產品中,也能夠看到這一賣點。比如松鮮鮮有機松茸釀造醬油宣稱減鈉54%、秋田滿滿有機醬油宣稱特別減鈉43%、寶寶饞了有機松茸醬油宣稱特別減鈉54%等。
盡管兒童調味品減鈉宣傳比較常見,但在關于減鈉產品的認知上仍然存在一定質疑,主要是部分宣傳“減鈉”的兒童調味品與實際鈉含量不符。有相關檢測機構對市面上多種兒童調味品進行抽檢時發現,不少標注減鈉的產品,鈉含量依舊比較高,甚至超過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兒童每日鈉攝入量。
這種情況不僅擾亂了“減鈉”兒童調味品的正常發展,也會對消費群體產生誤導。另外兒童調味品在進行減鹽時,也并未明確說明減少了多少鹽分、在什么基礎上進行減鹽等,仍然沒有傳遞出比較明確的認知。從這方面來看,品牌在關注“減鈉”問題時,還需要根據自身產品特點和消費需求進行設計,推出真正符合要求的“減鈉”產品。
尚未擁有統一的概念和定義
雖然兒童調味品市場發展得如火如荼,但是逐漸涌現了不少問題,其中概念未統一就是一個關鍵。在此情況之下,盡管不少調味品貼都上了“兒童”標簽,但是對于究竟什么是兒童調味品、哪些品類能夠歸入其中,提起來仍然未能有一個明確的答案,這也容易造成市場混亂以及認知不足等。
比如在兒童調味品品類上,現階段很多兒童調味品都是延續普通調味品而來,在普通調味品上進行人群細分,從而探索出兒童調味品的開發方向。但是對于兒童群體來說,本身在調味品的使用上就不需要那么多,很多打著兒童調味品旗號的產品是否有其必須存在的意義,這就需要統一對兒童調味品做出規定,以更好地規范品類的發展。
從品牌的角度來說,通過制定統一的兒童調味概念,可以引導品牌進行合理地開發,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亂用“兒童”標簽的情況,同時也進一步優化兒童調味品的品類。另外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概念不統一也會讓人困惑不已,面對琳瑯滿目的兒童調味品難以依據清晰的標準來判斷產品的優劣。
比如在選擇兒童食用油時,市場上有核桃油、亞麻籽油等多種宣稱適合兒童的產品,但由于缺乏統一概念界定,無法明確不同品類對兒童生長發育會帶來哪些區別,以及是否需要為兒童適當補充這類產品。大多只能憑借品牌宣傳或他人推薦來盲目選擇,容易增加購買不適合產品的風險。
整體來看,兒童調味品概念模糊還容易催生不正當競爭行為,一些品牌可能會對產品進行夸大宣傳,不僅影響消費者的判斷也影響品牌之間的有序競爭。對于這一問題,還需要行業出手制定統一的兒童調味品概念,在減少監管部分的監管難度時,也能夠更好地規范市場健康發展。未來隨著兒童調味品市場的發展,可能會逐漸迎來新的改變。
生產標準缺失問題較為明顯
除了兒童調味品概念問題之外,兒童調味品生產標準缺失也是另一個比較明顯的現實問題,這與兒童調味品未形成統一概念也有很大關系,在制定標準時也難以形成體系,從而導致諸多問題的出現。而且現階段兒童調味品品類眾多,要針對這些不同的品類制定相應的標準可能也存在不少難點。
目前很多兒童調味品在生產過程中執行的仍是普通調味品標準,或者是企業標準,從標準上來看也很難對兒童調味品進行明確劃分,以及判斷兒童調味品與普通調味品之間的區別。至于企業標準,雖然不少企業標準都宣稱大于行業標準,但是卻也容易出現品質參差不齊的情況。
目前,許多兒童調味品在生產過程中執行的仍是普通類調味品的標準,以兒童肉松為例,查看市場上的兒童肉松產品時可以看到,舌彩豬肉兒童營養海苔肉松執行標準為《肉松質量通則》(GB/T 23968)、貝因美菁愛原味豬肉酥產品標準號為Q/HBS 1001S、英氏億小口兒童豬肉松芝麻海苔產品標準代號為Q/HGJ 0007S、光合星球嬰幼兒菠菜牛肉松產品標準代號為Q/HGJ 0005S、秋田滿滿高鈣芝麻海苔營養豬肉松產品標準代號為《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熟肉制品》(GB 2726)等。
另外像兒童醬油、兒童食用油等產品也存在類似的問題,作為瞄準兒童群體的產品,在執行標準上也應該更多地考慮兒童群體特點進行制定,普通產品的執行標準可能在部分要求上還存在可提升空間。這就要求兒童調味品逐漸制定相應的生產標準,從而為品牌提供生產依據和準則。
只有在產品概念和生產標準都進一步完善的情況下,兒童調味品市場才能夠更好地向規范化、健康化方向發展,這也是對品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畢竟現階段進入兒童調味品市場的品牌數量已有不少,通過提升準入門檻應該能夠淘汰一部分實力不足的品牌,留下真正要在兒童調味品市場大展身手的品牌。
宣傳與產品本身契合度有待提升
之前也提到,部分兒童調味品在宣傳“減鈉”時,產品本身的鈉含量可能并未達到“低鈉”或“減鈉”的要求,這也暴露出了兒童調味品在宣傳方面的問題。尤其是宣傳大于實質的情況依舊存在,部分品牌可能為了搶占市場份額、獲得更高利潤,借助宣傳進行了產品營銷,進一步抬升了產品價格。
這一點從兒童調味品的價格上就有所體現,大部分打出“兒童”標簽的調味品,都要比普通調味品的價格更高一些。比如廚邦旗下的普通零添加純釀醬油鈉含量為980mg/15ml、兩瓶凈含量350ml售價22.9元、平均每100ml售價大約3.27元,而小童牌純釀特級生抽鈉含量為960mg/15ml、兩瓶凈含量150ml售價24.8元、平均每100ml售價大約8.27元。古龍食品的快樂小醬兒童醬油鈉含量為10120mg/100ml、一瓶凈含量165ml售價15.9元,古早醬油鈉含量1518mg/15ml相當于10120mg/100ml、一瓶凈含量165ml售價14.9元。
“兒童”專用標簽的加持之下,成為了吸引消費者的一個重要賣點,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品牌選擇相應的產品,但是也無形中提升了產品的價格。由于現階段兒童調味品尚未具備統一的概念和生產標準,這可能會導致部分兒童調味品與普通調味品在實質上并無太大的區別,即使是部分產品鈉含量較低、打出了無添加等標簽,但是在普通調味品中依舊能夠找到類似的產品。
還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問題在于營養宣稱上,部分兒童調味品可能針對營養成分做出了一些調整,但是所添加的營養成分含量也比較微小,可能還達不到品牌所宣稱的效果。這種宣傳大于實質的現象,對消費者和市場都會產生不良影響,換句話說關于兒童調味品的宣傳問題還需要投入更多的關注。
這就需要品牌自身保持較高的要求,嚴格按照產品本身制定宣傳策略和賣點打造,盡量規避模糊宣稱以減少可能會帶來的誤導問題。同時監管部門也要加強監管力度,嚴格審查產品宣傳內容、打擊虛假宣傳行為,共同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以及為目標人群提供優質切實的產品。
經營兒童調味品依舊存在難點
兒童調味品市場看似前景廣闊,實則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著不少難題,之前提到的統一概念、統一標準、營銷宣傳等都是現實問題,除此之外兒童調味品在經營上也存在著問題。這一點其實從大多數兒童調味品都布局線上也有體現,而在線下渠道中可能并不容易找到明顯的位置。
與普通調味品不同,兒童調味品的目標受眾更為精準且特殊,主要面向有孩子的家庭,在線下銷售場景更要準確觸達這類人群。然而大多數線下渠道,在商品陳列布局上往往將兒童調味品與普通調味品混雜放置難以突出其特殊性,甚至兒童調味品只在其中占據了很小的一部分占比。
但是兒童調味品要想進入更多的線下渠道比如母嬰店、早教中心等,還需要應對復雜的合作流程與高昂的進場費用,這對于很多品牌來說都是一個很大的阻礙。另外在兒童調味品認知方面,雖然已經有不少家長會特地為兒童選擇相應的產品,但是仍然有很大一部分人對兒童調味品缺乏了解。
再加上兒童調味品目前存在諸多“不統一”的問題,僅從宣傳上強調“兒童專屬”顯然并不是那么容易被人買單,尤其是部分產品本質上與普通調味品區別不大,也很難在目標人群中建立起獨特的影響。而且不同品牌之間的產品容易出現同質化問題,讓本就忠誠度不高的產品陷入價格戰之中,影響品牌的健康競爭和行業的健康發展。
盡管兒童調味品因定位特殊,相對來說毛利較高,但這并不能掩蓋長期發展所面臨的挑戰。當然兒童調味品品牌也不能僅僅依賴高毛利來維持短期利潤,忽視產品品質提升、研發創新以及渠道深耕。隨著兒童調味品市場競爭不斷加劇,消費認知也會逐漸趨于理性,對產品的要求也會更高。此時要想在兒童調味品市場取得長足發展,品牌就得圍繞產品持續深入,真正打造出產品競爭力和優勢。
行業思考:兒童調味品逐漸成為了備受關注的一個賽道,也吸引了國內外品牌的布局,不過目前國內兒童調味品市場尚處于發展初期,從出現的一些現實問題來看依舊亟待解決。而兒童調味品標準、概念的統一,可能會為品牌的發展指明方向,也引導品牌之間的競爭走向規范化,市場才能夠健康前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