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忽冷忽熱,孩子很容易發燒感冒。近日,長沙市第四醫院兒科來了一名5個月大的高燒小患者。起初,家長以為只是普通感冒,便一直在家自行喂藥。但是5天過去,孩子還是高燒不退,家長這才引起重視,帶著孩子來到長沙市第四醫院兒科就診。
接診醫生經過仔細檢查,發現孩子已出現明顯的頸部淋巴結腫大,眼睛鞏膜嚴重充血,身上還有紅色斑疹。憑借豐富的臨床經驗,醫生初步診斷其為小兒“川崎病”。隨后,通過詳細的檢查,確診了這一病癥。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引起冠心病、冠脈瘤等后遺癥。
家長知道后,后悔自己因為疏忽大意,將孩子嚴重的疾病當作普通感冒,拖延了治療時機。好在經過專業治療,孩子目前已經順利出院。
什么是“川崎病”?出現什么癥狀要警惕“川崎病”?孩子得了“川崎病”怎么辦?長沙市第四醫院兒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鄒登解釋,“川崎病”又名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系自身免疫紊亂所致的全身性血管炎,好發于5歲以下兒童,1967年由日本川崎富作醫生首次報道而得名。因為患病群體多發生在孩子身上,所以大家習慣稱它為小兒“川崎病”。
“川崎病”的主要癥狀包括:
反復高熱:這是“川崎病”最顯著的癥狀之一,通常持續5天以上,使用抗生素效果欠佳。
雙眼球結合膜充血:即“白眼珠”明顯充血,未見膿性眼分泌物,眼睛無疼痛感。
唇及口腔明顯充血:口唇鮮紅皸裂,有時見血痂,舌頭鮮紅,舌乳頭突起呈“草莓舌”。
出現皮疹:可能有多樣皮疹,如多形性紅斑和猩紅熱樣皮疹,卡介苗接種以后引起的瘢痕周圍皮膚有時可見環形充血。通常,這些皮疹無痛癢,常在第一周出現。
頸部淋巴結腫大:單側或雙側頸部淋巴結腫大,稍硬有觸痛,皮膚表面不紅,一般在數周內逐漸消退。
“川崎病的癥狀因病程階段的不同會有所差異,上述是川崎病的典型表現,部分患者還可能出現心臟和冠狀動脈問題。”鄒登表示。
孩子得了“川崎病”該怎么辦?早發現、早治療是重中之重。如果出現以上病癥,請及時到醫院就診,完善相關檢查,特別是完善心臟彩超檢查,了解冠狀動脈結構是否存在異常情況,對以后治療及減少后遺癥都非常重要。
目前,針對“川崎病”的治療方式主要包括阿司匹林抗炎及抗凝治療、靜脈使用丙種球蛋白等,目標是控制全身炎癥,減少冠脈損傷,防止冠脈瘤形成。如果孩子出現反復高熱不退的情況,務必引起重視,及時送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