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職務最低的開國將軍,而且在授銜的第二年,他便去世了。
1930 年,陳奇毅然投身共產黨領導的鄉農會和赤衛軍,全身心投入打土豪、分田地的革命浪潮中。不久后,他在家鄉加入紅軍,然而,紅軍撤離潘新店后,反動派瘋狂反撲。陳奇的兩個哥哥陳其開和陳其貴慘遭殺害,母親楊氏被無情趕出村莊,最終餓死他鄉,僅剩下陳奇一人。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陳奇從紅四軍三十九團的一名普通戰士起步。逐步晉升為三十六團班長、九軍二十五師師部排長。此后,他又先后擔任新兵營長、二十七師營教導員等職務,并于 1934 年 4 月起擔任二十七師八〇團營長。
在保衛鄂豫皖根據地的戰斗中,陳奇始終沖鋒在前。面對敵人的瘋狂進攻,他帶領戰士們頑強抵抗。
一次,在山東臨朐縣,陳奇率部獨立作戰。面對數倍于己的日偽軍,他冷靜分析,巧妙布局。戰斗中,他指揮部隊靈活穿插,各個擊破。經過一整天的激戰,消滅日偽軍近 700 人,取得一場輝煌勝利。
還有一次,敵人炮火異常猛烈,部隊陷入絕境,陳奇臨危不懼,冷靜地組織戰士尋找掩體,靈活調整戰術,最終成功擊退敵人,守住了陣地。后來,陳奇跟隨部隊踏上了艱苦卓絕的兩萬五千里長征。
西路軍西征,陳奇身在其中。西路軍遭遇嚴峻考驗,最終不幸失敗,部隊被打散。陳奇多處負傷,他晝伏夜行,艱難跋涉。一次到老鄉家討飯時,不幸被敵人發現,落入敵手。面對敵人審訊,陳奇沉著冷靜,巧妙應對,始終未暴露自己的營長身份。
后來,他與千余名彈盡糧絕的西路軍將士被關押在蘭州。在解往西安途中經甘肅平涼時,陳奇抓住時機,成功逃脫。歷經千辛萬苦,他終于找到劉伯承率領的援西軍。
1946 年,長期的艱苦戰斗與緊張工作,讓陳奇積勞成疾,患上嚴重疾病,無奈之下只能離職休養。
待身體痊愈,陳奇第一時間申請回歸主力部隊。但因當時復雜的形勢與工作安排,他的申請未獲批準,而是被安排到膠東軍區南海軍分區任司令員。盡管崗位變動,陳奇毫無怨言,迅速全身心投入新工作。
他積極組織部隊開展高強度訓練,提升部隊戰斗力,并靈活指揮部隊與敵人周旋,為鞏固膠東地區革命根據地立下汗馬功勞。
1948 年 2 月,陳奇擔任膠東新五師師長。次年 3 月,他又被任命為第三十二軍九十五師師長。
1950 年,陳奇奉命率部奔赴福建執行任務。然而,行軍途中,他突然咳血,身體狀況急轉直下,不得不入院治療。這一病,使他再次離職養病。1952 年,軍隊評級工作中,陳奇被評為準軍級。1955 年,共和國舉行授銜儀式,陳奇被授予少將軍銜。
陳奇有過兩段婚姻。抗戰時期,經山縱一支隊副司令員陸升勛、閆娟夫婦介紹,陳奇與閆娟妹妹嚴華相識并結婚。然而,婚后兩人感情出現分歧,于 1946 年左右離婚。
離婚時,嚴華已有身孕,后來生下一子。由于國民黨重點進攻,軍情緊迫,嚴華無奈將孩子寄養于壽光牛頭鎮藺家莊地下黨員馬如同家中。解放后,陳奇得知自己有這個兒子,試圖將其領回,但最終未能如愿。
解放戰爭時期,1947 年,經南海軍分區政委辛少波介紹,陳奇與王江結婚。婚后,兩人育有四兒一女。王江回憶,陳奇性格沉穩,從不罵人、不對下級發火,生活艱苦樸素,廉潔奉公。
然而,長期征戰與勞累,早已使陳奇的身體千瘡百孔。1956 年,這位英勇無畏的將軍,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陳奇將軍的一生,短暫卻無比輝煌。他雖職務并非高位,但為中國革命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