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玉淵潭天最新報道稱,在經歷過新一波的的關稅提升之后,4月9日美對華加征關稅已經超過100%。在8日特朗普一度威脅,如果中國不取消之前加征的34%關稅,那么美國將繼續加征50%的稅款。中方本月3輪反制動作下來,美國明顯也已經吃不消了。股市的震蕩以及美國民眾紛紛搶購廉價商品,預示著未來中美供應鏈一旦出現問題,帶來的后果就是美國物價飛漲,特朗普的任期和支持率受到嚴重影響。
消息人士表示,54%和104%的關稅都是向著“脫鉤”的方向上加的,總體來看區別不太大。中美兩國在過去二十多年時間,一直保持很高的貿易額。而且特朗普一直認定所謂的“中國虧損嚴重”是從貿易順差國的方向上出發,但換個角度考慮,中國對外出口并非是剛需,美國對華進口卻是剛需。現在美國包括馬斯克在內的很多企業家虧損嚴重,還有人找上了特朗普希望停止加征貿易關稅,但特朗普對于這些建議幾乎是油鹽不進,對外表現出不容置疑的強勢。
然而這件事日前卻迎來了轉機,8日特朗普的親信人物、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表示,特朗普希望他轉達一件事,即“如果中國愿意表態談判的話,那么美國將會十分慷慨”。他還稱特朗普自信于中國方面希望能達成交易,但現在還不知道如何開始,中方的反制行動是“錯誤”的。萊維特重申,特朗普的一切行動都會以美國的利益為基準,如果美國受到了打擊,那么美方的打擊報復將會更加嚴重,這是不容置疑的事情。
有分析認為,特朗普不斷暗示讓中國“先開口”,也表明了他們的技窮已經暴露無遺。其一是美國許多產業高度依賴進口,一旦中國實施關稅反制,美國企業在短期內難以找到合適的替代供應商,從而導致生產受阻、成本上升。其二是農業利益集團和零售業利益集團則因關稅導致的農產品出口受阻、商品成本上升而遭受損失,強烈反對貿易戰。這種內部的分裂使得美國政府在制定和執行貿易政策時舉步維艱,無法集中力量應對中國的關稅反制。還有一點是美國資本市場無法承受如大的供應鏈動蕩,對特朗普的施壓箭在弦上。
特朗普一再以威逼施壓的方式讓中國“低頭”,但如同中國媒體所報道的一樣:關于對話。談判的大門,我們當然沒有關上,但絕不是以這種方式。美媒也認為中國的“韌性”更強,憑借著完整的工業體系和產業鏈優勢,在關稅博弈中展現出強大的韌性,讓美國難以有效應對。中國是全球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從基礎原材料到高端制造業,各個環節緊密相連、協同發展。此外還有14億人龐大的內需市場作為基礎,長期消耗下去也不會輸給美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