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時節,蘋果花的嬌嫩花苞正經受著霜凍與冰雹的生死考驗。中華財險近日推出行業首個蘋果花期防霜凍風險減量方案,以“科技+服務”組合拳構建起災害防護網,為果農撐起“安全傘”。
精準預警體系成為防災“前哨站”。中華財險與氣象部門深度合作,依托多普勒雷達、衛星遙感及物聯網傳感器,將冰雹路徑預測精度提升至1公里范圍,花期霜凍預警時間延長至72小時。在陜西洛川、甘肅靜寧等蘋果主產區,系統通過短信、微信公眾號、鄉村應急廣播等“海陸空”渠道,將氣象預警信息精準推送至3.2萬戶果農手機。“以前靠經驗估摸著防霜,現在收到‘中華氣象眼’的提醒,提前就能把防霜物資備齊。”洛川果農王建軍展示著手機里的實時氣象圖譜。
防災設備迭代突破傳統局限。中華財險聯合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歷時兩年研發出“防雹增雨空氣炮”與“智能防霜煙爐”。空氣炮通過每分鐘300次的高頻次空氣震動,擾亂冰雹云的冰晶結構;智能煙爐搭載溫濕度傳感器,當環境溫度降至臨界值時自動點火,釋放含有吸濕性微粒的煙霧形成“人工逆溫層”。在甘肅天水試點中,裝備覆蓋區域的蘋果花期凍害損失率從18%驟降至4.3%。
風險減量服務貫穿生產全周期。中華財險組建由氣象專家、農藝師構成的 120人服務團隊,開展“田間課堂”指導果農修剪樹形增強抗凍性,推廣“防凍劑+覆膜”組合防護技術。方案實施首年,累計減少經濟損失超2.1億元,投保果農次年續保率提升至91%。“過去保險是災后補償,現在變成了災前守護。” 靜寧縣果業局局長感慨道。
這一創新模式打破傳統保險“重賠輕防”定式,標志著農業保險從風險補償向風險治理轉型升級。隨著方案在全國13個蘋果主產區推廣,中華財險正探索將衛星遙感數據接入保險定價模型,讓“看得清風險”的科技保險真正成為鄉村振興的“壓艙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