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上刷到一個小伙的賺錢方式,讓人感嘆。
白天收費標準600元,晚上收費標準700元。
顧客群體主要是年齡在20歲到35歲之間的女性。
看到這里的時候,不知道你腦子里在想什么。
千萬別想歪,這是正經工作:陪爬。
陪爬是近幾年的新興職業。
顧名思義,陪著客戶爬山。
26歲的山東小伙小陳火了。
他稱白天陪客戶登山收費600元,夜間700元。
一年內服務近千人次,年薪可達到30萬元。
而且,他的顧客群體以20-35歲女性為主。
如果你以為只是陪著客戶爬爬山,那就大錯特錯了。
小陳說,這行拼的是體力和時間。
服務內容包括背包攙扶、情緒鼓勵等。
遇到體力不支的客戶,甚至需要拉、背、抱等極限操作。
也就是小陳年輕、體力好,這份工作能夠相對輕松勝任。
小陳曾曬出一天三次陪爬泰山的行程與壯舉。
早上5點左右開始爬山,他單趟陪著爬山4小時。
上山后,停留2小時,下午1點再坐著纜車返回景區。
下午2點,再接一個客戶,一趟行程直到晚上12點下山。
最后一趟,則是陪著客戶夜爬。
行程安排非常緊密,可以說是片刻都不能閑著。
在這樣的情形下,小陳一天能賺到1000多元。
好的時候一個月就是4、5萬元收入。
他說,自己因為身體長期透支,膝蓋磨損嚴重。
可能再賺點錢,就會退出這個行業。
有很多網友覺得,拋開勞累不提,這行賺來的錢并不體面。
賺錢渠道就是陪女客戶爬山,傳出去多不光彩啊?
我覺得吧,這年頭只要不觸碰法律和道德底線,只要你有賺錢的渠道,拼命搞錢就完事了。
所謂的面子和里子,跟妻兒富足的生活比起來,又算得了什么?
無獨有偶,馬拉松賽道上也誕生了一群“高薪陪跑人”。
試想一下,當你拼盡全力奔跑在馬拉松賽道上,衣服被汗水打濕,體力接近透支的時候,有個人出現在你身邊。
他會幫你破風、控速、遞補給、加油打氣,甚至是跟拍記錄你的拼搏瞬間。
這個時候,你的賽程是否會變得沒有那么疲倦?
于是,職業“私兔”誕生了。
職業“私兔”,簡單來說,為個人服務,誰出錢他們就為誰服務。
就拿前幾天上了熱搜的職業“私兔”張楊來說吧。
他的單場陪跑收費6000元,旺季月入超4萬。
服務覆蓋賽前訓練、賽中配速、補給遞送、跟拍記錄,甚至還有賽后拉伸,堪稱“全能管家”。
服務價格并不低,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人爭著搶著購買。
張楊表示,3月內每個周末的“私兔”服務都已被預訂。
為了達到比賽目標找“私兔”服務的跑友和服務者更是大有人在,明碼標價也不新鮮。
當職業“私兔”上了熱搜后,不少人質疑這種做法會破壞賽事公平性。
但凡事都有兩面。
試想一下,就是把這份高薪工作擺在大眾面前,能夠勝任的又有多少?
還有就是,聘請私兔的費用不低,也只有一部分跑者有這個需求,或者是才能承擔起這個費用。
綜合來說,私兔注定只是一個極少數的群體,不可能發展到太大的規模。
退一萬步來說,私兔參與相關賽事只要遵循賽事規則,又何談破壞了賽事的公平性?
所以你看啊,只要學會一門技能,就一定能賺錢。
類似新興職業,在當下這個社會早就不是什么稀奇事情了。
你聽說過職業陪診師嗎?
顧名思義,主要工作就是在醫院陪伴他人就醫。
陪診師小林,4小時收費260元,8小時500元,急診則需800元。
他的工作不僅是跑腿掛號,更是為獨居老人、異地就醫者提供情感支持。
一位客戶曾對他說:“你陪我的這一天,比我兒子一年說的話都多。”
還有年輕力壯的小伙,干家政工作。
有人會說:年紀輕輕不打拼未來,干家政算什么?沒出息!
結果你猜怎么著?
邵剛、邵強這對來自山東的90后雙胞胎,沒花幾年時間,就從家政員工干到了自己成立新型家政公司,目前有30多名員工。
他們是如何發現這個商機的呢?
是因為朋友總是抱怨,上門做保潔的基本都是上了年紀的阿姨,在清潔度和整潔度上總是低于預期,不注重細節。
偶然間,弟弟看到一個視頻:
“日本興起一種新型職業:家庭衛生管理師,專業上門做深度清潔。大到對臥室床、客廳沙發的除螨,小到衛生間馬桶膠圈上的陳年污垢,都能注意并清潔到。”
看完后,他將市面上所有的同城APP搜了一遍,然后他震驚地發現,沒有任何一家家政公司,能做到這種清潔程度。
于是兄弟倆就有了成立深度清潔公司的念頭。
隨著業務越來越多,團隊從最初的兄弟倆,逐漸發展到30多人。
他們說:雖然累,但賺得多啊!
經濟下行期,很多人總是抱怨,這兩年太難了,找不到工作。
其實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曾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路邊的石頭把一個路人絆倒了,那么路人的當務之急是搬開石頭,還是立下志愿把整條路修好呢?”
肯定是先搬開石頭。
《易經·系辭下》中有句話:窮則變,變則通,通則達。
經濟大環境不景氣,可還是有許多人被困在“體面”的執念里。
寧可失業也不愿做家政,寧可啃老也不肯跑外賣。
但現實是,能拯救你的,往往是那些“看不上的機會”。
AI和自動化正在取代制造業的重復勞動,但服務行業的人性化需求無法被機器替代。
醫療陪診需要情感溝通,上門做飯需要個性化口味調整,陪跑需要實時反饋與鼓勵。
而這些東西,只有人力才能做到。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
“2024年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56.5%,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這一個又一個的新行業,就是一個個求生的種子在發芽。
我想讓大家知道,服務行業,并不丟人。
在這個時代,沒有 “低賤” 的職業,只有 “躺平” 的思維。
年輕人做陪跑陪爬、家政和陪診師,不是妥協,而是用務實對抗焦慮,用行動創造可能。
對于普通人來說,和家人好好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只有腳踏實地,放下身段,才能夠在這個內卷的時代找到屬于自己的機遇。
眾生皆苦,唯有自渡。
能拯救自己的,唯有自己。
只要不放棄自己,不好高騖遠,命運就不會堵上你的大門。
多少的大風大浪都不懼怕,這一次,我們一定能撐下去。
點亮“贊”,愿每個顛沛流離的靈魂,都能在時代的裂縫中,找到自己的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