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4月,時任中央警衛局局長的汪東興找到李銀橋談話,通知他被調離中南海,到天津去工作。
不久后,李銀橋帶著他們一家人來到游泳池向毛主席告別,毛主席招呼攝影師給他們照了一張相,并鼓勵孩子們以后一定要好好讀書。
毛主席還記得,之前李銀橋曾向自己索要過書法,這次告別前,他已經給李銀橋準備好了,他拿來一個很長的折子說:“進來我沒有新詩,抄了一首舊詩送給你吧。”
依依惜別后,李銀橋來到值班室,小心翼翼地打開折子看,上面是毛主席著名的《七律·長征》。他順著毛主席龍飛鳳舞的筆跡讀了一遍,突然發現“大渡橋橫鐵索寒”這句的“鐵”字后面少了一個“索”。
應該是主席忘了寫吧?李銀橋拿著折子又返了回去。毛主席看后,提筆把這個“索”字填上了。
主席的這幅字是下了功夫的,后來許多中央首長都在這個折子上題了字,還有一些著名的畫家在上面作了畫。據李銀橋回憶,一向喜愛字畫的康生在得知李銀橋有毛主席的墨寶后,專門找李銀橋借閱。不久后他歸還的時候,除了歸還了原作,又附贈給李銀橋一個同樣內容的折子。
康生說,他很喜歡這幅字,就讓榮寶齋復制了兩份,自己拿了一份,再給李銀橋一份。他還囑咐李銀橋,毛主席的詩詞是很珍貴的,不要輕易示人,如果以后誰要看,給他看復制品就好了。
李銀橋來到天津后,當時河北省委書記的夫人非常喜歡喜歡,她聽說李銀橋有主席的墨寶,就前來借閱。李銀橋給她看了,并告訴她這是復制品。她便說自己還想看看真跡,李銀橋不好推辭,就把真跡給借了出去。
李銀橋沒有想到的是,這個真跡被借走后,就沒有了音訊。幾年后,再見到她,李銀橋向她索要,對方告訴他,主席的墨寶幾年前已經被抄走了。
李銀橋于是找到上級組織,請他們尋找調查,調查的結果顯示,真跡已經連同當年被抄的物品一起還給那位同志了。李銀橋于是又找上門去,告訴他們真跡就在歸還的物品中,請他們再找一找。然而,得到的答復卻是沒有找到。
為了找回主席的墨寶,李銀橋此后苦尋十幾件,還委托了當時的中辦主任王剛同志派專人尋找,最后,這個真跡是找到了,但再沒有回到李銀橋的手里,而是被送到了中國軍事博物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