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時不等人,春日勝黃金。達川區積極推廣稻蝦輪作養殖模式,趕在水稻播種前,組織農戶投放小龍蝦幼苗,促進土地增效、農民增收。
達川融媒記者王佳星:這里是達川區明月江街道太平村稻漁綜合種養基地,經過高標準農田建設后,田塊變得規則和平坦,利于發展種養殖業。趁著天氣晴好,農戶們正忙碌地穿梭在田間,投放龍蝦幼苗。走,咱們一起去瞧瞧。
達川融媒記者王佳星:這次我們在這個太平村投放的小龍蝦幼苗大概有多少斤呢?
明月江片區小龍蝦養殖技術主管 魏強:差不多在35000斤左右。
達川融媒記者王佳星:那我們在選擇幼苗的時候,是不是有一個什么樣的標準?
明月江片區小龍蝦養殖技術主管 魏強:對,我們基本上都是經過精心選擇的,選擇8g-10g左右的小龍蝦。
達川融媒記者王佳星:那這些小龍蝦什么時候可以上市?
明月江片區小龍蝦養殖技術主管 魏強:大概在28天,五一前后的時候就可以上市。
據了解,今年太平村流轉了700畝土地來發展稻漁綜合種養,采用“公司+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的模式進行運營,從小龍蝦選苗到成熟上市,都有技術人員全程把關,保證這批小龍蝦總產量超7萬斤。
農沄(達州)農業有限公司養殖人員王海燕:在投放之前還要種植依樂藻,它的作用就是可以讓小龍蝦有一個躲避的地方,然后還可以給水域提供更加充足的氧氣。投放大概半個月以后,除了平常飼料充足的投喂,還要進行補鈣,讓小龍蝦在蛻殼的時候長得更好,死亡率更低些。
近幾年,達川區大力推行稻漁綠色種養模式,走出了“一水兩用、一田雙收”的生態循環高效農業發展路子。目前明月江街道、趙家鎮、雙廟鎮的稻漁種養示范基地超3000畝,今年將持續輻射帶動雙石片區、南大萬等鄉鎮,力爭種養面積達2萬畝,為鄉村振興注入生機。
達川區水產站高級工程師溫建強:政策方面主要是對土地流轉費、苗種采購費、保險費這一系列方面進行扶持,從技術方面,編制了“稻田+”設施漁業的技術指南2000多份,普及到從事稻田綜合種養的養殖戶手中,確保養殖技術規范化、標準化,保證我們“稻漁綜合種養”順利進行,達到高產豐產。
來源:達川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