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陪到底:對美加稅至84%!畜牧業減粕、替粕成效顯著,多國渠道進口穩定,美豆漲價影響有限【民星特約·數說豬業】
4月9日,國務院關稅司發布公告顯示,自4月10日起,對原產于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的加征關稅稅率由34%提高至84%。
公告一出,掀起畜牧業巨震,中美貿易戰火重燃,大豆、玉米、豬肉等進口產品加稅,勢必會形成新一輪漲價。但中國已然今非昔比,事關糧食安全和畜牧業生產的大宗原料已逐漸擺脫進口依賴,實現從內減量增效,從外拓展多種替代和多邊貿易,降低了單一來源“卡脖子”威脅的影響。
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大豆、玉米進口渠道進一步得到優化,美國進口量雙減;2023年,飼用豆粕使用比例從2020年的17.70%降至13%,在豆粕減量行動方面,取得成果斐然。在豬肉進口方面,美國減少的供給缺口將被國內市場取代,生豬價格也或將迎來適度上漲。
在美國關稅壁壘下,飼糧供應鏈重構遇上養殖技術革命,市場替代紅利碰撞產能周期拐點。面對外部市場惡意沖擊,我國飼料原料供應鏈結構穩如磐石,養豬產業穩定生產不動搖。
美國進口大豆降至21%,玉米進口不足1%
關稅壁壘下,飼料原料供應鏈結構穩如磐石
飼料成本在養豬成本中占比較大,一般介于60%至70%之間。因此,玉米、大豆等飼料原料價格波動,將直接影響養殖效益和盈利能力。據新豬派調研,我國歷年來的玉米進口量相對較低,主要依賴于國內生產。2024年,玉米進口量為1364萬噸,全國總量占比由2021年的9%降至4%,其中美國進口量僅為207萬噸,不足總量的1%。在大豆方面,長期以來我國對外依賴度較高。近五年來,進口量穩定在9000萬噸以上,占全國總量的81%-85%之間。2024年,我國大豆進口量為10503萬噸,而國內產值僅為2065萬噸。但來源國市場格局正在逐漸分化,其中美國份額逐年減少,2024年進口量為2213萬噸,總占比由2021年的33%降至21%。而來自巴西進口的大豆占比逐年上升,2024年進口量為7465萬噸,總占比由2021年的60%增至71%。此外,盡管阿根廷、烏拉圭、加拿大等國的進口量相對較小,但它們在替代美國進口方面仍能發揮關鍵作用。簡而言之,近年來,我國通過優化和多元化進口渠道,已經降低了對美國大豆、玉米的依賴程度。從長遠來看,對美加征關稅,對我國飼料大宗原料的整體供應和價格影響也相對有限,我們有足夠的渠道從其他國家獲取優質且價格合理的飼料原料。
塑就飼料成本防線,全國飼用豆粕含量降至13%
上市豬企在4%至7.3%不等
為了避免對進口大豆產生依賴,我國一早便啟動了飼用豆粕減量計劃,并取得了顯著成效。2023年,全國飼用豆粕的使用比例從2020年的17.70%降至13%。這一成果,主要歸功于技術革新和飼料配方的優化。通過采用低蛋白日糧技術和氨基酸平衡等方法,在提高飼料轉化效率的同時,亦確保了動物生長性能的穩定。此外,國內企業也在積極研究使用雜粕、糧食副產品等替代原料,進一步拓寬飼料原料來源,降低養豬成本。
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2024年1-10月,全國飼料企業用于飼料生產的玉米、大麥、高粱等谷物下降5.5%、豆粕下降8.0%,豆粕在飼料中的占比為12.9%,同比下降0.5%。按工業飼料產量2.55億噸計算,相當于節約了127萬噸豆粕,飼料糧節約降耗效果顯著,有效地推動了養殖環節的成本降低和效率提升。
而實際上,在飼用豆粕減量方面,國內部分豬企已然達到行業領先水平。據新豬派調研,2024年上市豬企飼用豆粕含量介于4%至8%之間,其中牧原為7.30%,溫氏為3%,新希望為5%,德康農牧為4%。
因此,從長期來看,未來因關稅問題導致大豆、玉米等飼料原料價格波動,國內生豬養殖企業也能通過調整飼料配方等方法來有效控制飼料成本,從而將養豬成本的壓力保持在可控范圍內。
總占比17.9%,美國豬肉產品進口受阻
本土產能迎接替代紅利,利好國內豬價
據新豬派統計,我國每年鮮冷凍豬肉進口量在100萬噸以上。2020年受疫情影響,進口量激增至439萬噸,之后幾年,國內養豬業逐步復產,進口量也逐年回落。2024年鮮冷凍豬肉進口量降至107.31萬噸,相當于1200萬-1400萬頭豬左右。
盡管豬肉進口量與全國生豬出欄量7.03億頭(2024年)相比微不足道,但對國內養豬業來說卻意義重大。數據顯示,2024年從美國進口的豬肉產品總量為40.8萬噸,占進口總量的17.9%。而隨著美國關稅加征,其價格優勢已蕩然無存,這部分的供給缺口將由本土產能填補。
更為關鍵的是,當前豬價周期正處于筑底回升階段,2024年8月以來,國內生豬價格一路震蕩下行。2025年2月中下旬至今,在7.5元/斤價格上下徘徊。據新豬派調研,目前牧原、神農等14家頭部豬企中,養豬成本降至7元/斤以下的企業已經超過7成。因此對他們而言,目前低迷的豬價仍處于盈利線以上。其中,牧原2025年第一季度預計實現凈利潤43.00億元至48.00億元。
此外,2025年2月,我國能繁母豬存欄量已調減至4066萬頭。產能去化與需求替代形成共振效應,無疑會為低迷的行情重新注入信心,國內生豬價格有望迎來上漲。
「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版面編輯】孟 軒
【數據調研】姚崞鵬
【內容采寫】姚崞鵬
【數據制圖】姚崞鵬
【內容審核】李 丹
加入新豬派養豬數據交流群
獲取更多數據與資訊
新豬派精選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