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坑人太窮了,客家人太苦了,希望你為他們闖出一條致富路。
幾十年過去了,尹觀華仍記得當年領導對他說的話。
客家人苦,客家人窮,客家人命運很悲慘,這是歷史上客家人最真實的寫照。
尹觀華是客家人。
他非常渴望改變眼前的一切,讓客家人有衣穿,有飯吃,有錢掙。
客家人真的非常不容易。
他家在桃坑上坪村,是典型的客家山寨。
這里山高林密,曾經是一片原始森林。
大家都知道,原始森林,沒有人煙,沒有路,只有野獸。
后來有了路,也有了人家。
這些人家是他的先祖,或者是先祖的先祖。
這些先祖從哪里來的,說法很多。
據當地老人介紹,他們原居住在北方某地帶,由于戰亂,他們的居住的地方慘遭入侵,大部分戰死了,剩下的人開始了逃亡之路。
經歷千辛萬苦,他們來到了桃坑上坪這個地方。
這里沒有人煙,沒有了與當地人的紛爭,大家就定居在這里。
這地方其它都好,山青水秀,空氣新鮮,很適合養老,但有一點卻是十分的不好。
就是窮。
這里除了種田、養豬雞鴨,其它收入就沒有了。
大家都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作為從小在這里長大的尹觀華自然不甘心。
他想改變這一切。
他認為首先需要改變的就是蚊子。
這里的蚊子太可厭了。
最著名的就是花腳蚊子。
這個蚊子又大又細。
它有一條帶有白色花紋長長的腿,跟蒼蠅般大小,盯在人的腿上,不松口,吃得肚子要炸裂了,也不松口。
它是邊吃邊拉,直到人忍無可忍,一巴掌拍下去,一片通紅,還留下黑白印痕的花腳,于是,大家都叫它花腳蚊子。
這個花腳蚊子不僅咬人,而且還傳染疾病,客家人恨死了它。
既然如此,就殺死它吧。
尹觀華覺得辦一家蚊香廠,是最好的辦法。
既可以掙錢,還能殺死蚊子,一舉兩得。
他是說干就干的人。
其實,辦廠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
辦執照,買設備,培訓熟練工人,樣樣都要操心,有時操碎了心也不一定有效果。
不過,在他的努力下,蚊香廠還是辦起來了。
執照到手了,注冊的兩個"金象"和"麗卉"商標也獲得了國家工商總局的批準。
所有的人員全部到位,生產出來的蚊香產品也獲得了優質稱號。
二條生產線每月大約可以生產一萬箱蚊香,他還開發出了無煙蚊香。
一切都朝好的方向發展。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
首先市場出了問題。
客家人并不認可這個蚊香。
不認可的原因是因為沒錢。
山里客家人生活都非常清貧,幾毛錢的蚊香,對他們來說是一筆巨大的開支。
再說,蚊香不是生活中的剛需,如果需要在米飯與蚊子作選擇的話,很多人會選米飯。
蚊子咬幾口,沒問題,沒有米飯,才是大問題。
當然可以銷往城里,實際上,他的目標也是城里,但從山里運往城里,需要一大筆運費,與其它蚊香廠相比,他們在價格上沒有優勢。
如果這個不是問題,另一個就是大問題。
蚊香是季節性產品,春夏季是銷售旺季,冬季銷量幾乎為零,但生產卻不能停。
這就需要巨量的資金。
依靠巨量的資金壓庫存。
尹觀華記得當時有二十多萬元,的確是一筆巨款,但真正運行開來,他就發現錢如流水,眨眼間沒了蹤影。
而蚊香回收款卻慢得像蝸牛,自然工廠無依為計了,經營不到半年,生產線全面停工。
這樣的結果,很多人都不愿看到的。
尤其是當事人尹觀華根本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
這時,應該是他人生最至暗的時刻。
后來,他做了許多新的嘗試,效果都不理想。
他應該是桃坑客家人群中,第一個敢吃螃蟹的人。
由于是第一個,第一次,注定在黑暗中摸索,失敗也是大概率。
但我以為他沒有失敗。
他沒有敗的意義就在于,他為后來者樹立了一個前行的標桿,就像黑暗中的明燈,照亮了路,指明了大家前行的方向。
事實也說明了這一點。
后來許多客家人走出大山,開創了自己的事業,獲得了很大的成功。
所以說,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沒有敗,如果一定要說失敗,也是雖敗猶榮。
我認為他始終是客家人中的英雄。
就像項羽。
他失敗了,兵敗如山倒,最后自殺身亡,但我們就不能否認他不是英雄。
我想關鍵是要看過程,只要過程精彩,轟轟烈烈,讓后來者踏上自己開辟的道路前行,那怕慘烈,鮮血淋漓,這樣的人真的不是失敗者。
現在的尹觀華年過六旬,正是頤養天年的年紀,但他放棄了城市舒適的生活,而是選擇返回故土。
因為這里還有他九十多歲的老父親。
父親離不開他,他也離不開父親。
他愿意與父親在有限的時光里,一起生活,一起慢慢變老。
在他內心深處,他不愿意父親獨處,不愿意父親孤獨。
他是多么希望自己的父親快快樂樂啊!
這應該是至深至情的孝。
當然,有人提出了要送他父親去敬老院。
我認為這不是最好的選擇。
有一件事讓我印象深刻。
很多年的一天,敬老院一位老人路過我家門口時,忽然走了進來。
原來她被濃烈的肉香味吸引了。
她不由自主地坐在桌前,牢牢地盯著飯桌上的一盆肉,眼里放光,口水不知不覺流了出來。
她吃沒吃上肉,我不記得了,但她渴望的眼神一直在我腦海里揮之不去。
我想她應該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吃上肉了。
當然,現在養老院的條件可能改善了許多,估計有魚有肉,但在養老院的老人普遍都非常孤獨。
對于老人來說,子女就是他們的天,就是他們的一切。
尹觀華先生改不了客家人的命運,選擇與父親相依為命,閃現人性的光澤,仍顯英雄本色。
他依然是客家人杰,客家人心中的英雄!
(李蘇章原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