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4月19日,75歲的賀子珍在上海去世,組織對她的評價很高,稱她是一位為黨做出卓越貢獻的女戰士。在賀子珍離世不久后,不少領導人為她敬獻花圈,表達了對他的尊敬和祭奠。
賀子珍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女戰士,在后世為她修建的紀念館中,她被冠以“永新一枝花、神槍手”等美譽,在得知她去世后,鄧公親自批示將她的骨灰安放在八寶山公墓。在賀子珍的一生中,她和毛主席的分離至今成為許多人心中的遺憾,更有不少人設想,要是當初她沒有離開延安,或許她的人生會有更多不一樣的變化。
1925年,賀子珍加入青年團,并成為一名宣傳員。1926年7月,賀子珍成為井岡山的女黨員。1927年7月,賀子珍參加永新農民武裝暴動,并成功營救出多名黨員和民眾。此時毛主席也來到井岡山,兩人一見如故結為革命伉儷。
1929年,中央紅軍攻打贛州縣城,國民黨部隊突然大舉反攻,我軍不得已選擇撤退,毛主席被敵人窮追不舍,關鍵時刻賀子珍手持雙槍殺出,將兩名國軍軍官擊斃,從而為毛主席的撤離爭取到寶貴的時間,能文能武的賀子珍被眾人冠以“雙槍女戰士”的稱號。
1935年4月,紅軍在貴州一帶行軍的時候遇到敵軍的圍剿,突然的襲擊讓所有人措手不及,賀子珍帶領隊伍找到掩護地帶,正在眾人忙著撤離時,紅三團的政委鐘赤兵正暴露在敵人的視野中,就在這危急關頭,賀子珍沖出來將鐘赤兵推走,一發炮彈剛巧落下,鐘赤兵在賀子珍的保護下幸免遇難,賀子珍卻被爆炸的飛彈擊中頭部和背部昏迷不醒。
在前線指揮戰斗的毛主席得知賀子珍的傷情后,焦急萬分的趕到醫院,當他得知賀子珍體內的彈片取不出來后,留下了難過的淚水,這種深情足以看出兩人之間的感情深厚。
1937年,在經歷一連串的事件后,兩人最終還是決定各自分飛。賀子珍在動身前往蘇聯治病學習的時候,毛主席多次勸導她不要離開,但賀子珍還是離開了。在蘇聯的日子,賀子珍依舊充滿對毛主席的眷戀,她堅信兩人一定還會再見面的。
然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直到1959年的時候,毛主席才在廬山再次相見,這也是兩人闊別二十多年后的第一次相見。不少人認為,如果賀子珍當初沒有離開延安,以她在紅軍時期的資歷和功勞,完全可以成為高級領導干部的。
假如當時未離開,賀子珍完全可以和毛主席一同努力,為新中國的開辟錦上添花,屆時以她能文能武的才能,完全可以成為獨當一面的能手,以她的能力說不定還可以達到一個很高的職位。
但歷史沒有如果,在賀子珍決定離開延安前往蘇聯的時候,她的一生已經發生了改變,但無論她的選擇是什么,我們都不應該忘記她在紅軍時期為國家,為黨做出的卓絕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