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315晚會,你看了嗎?
如果說,要用一個詞,來總結今年的315晚會。那我想,“觸目驚心”,可能會是很多人的答案。尤其,是在看到“黑心紙尿褲”的時候。
根據央視曝光,今天市面上的一些紙尿褲,竟然存在著用散漿、下腳料做原料的問題。消息一出,輿論嘩然。一種擔憂的情緒,很快就在爸爸媽媽們之間蔓延開來。很多人都在檢查,自己手中的紙尿褲,是不是真的安全。很多人都在打聽,到底去哪里買,才能真的放心。
就在第二天,3月16日,京東超市發布了一則承諾。承諾里提到,如果用戶購買京東超市自營產品,發現了二等品、殘次品、銷毀品、質量不符合國家標準的紙尿褲,京東將會做出100倍的賠償。
這則承諾,及時地給了不少焦慮的父母一絲安慰。但是,作為一名商業顧問,我依然很好奇,京東為什么敢做這樣的承諾?
正好最近,京東母嬰也在舉辦“寶貝趴十周年”的活動。我想,10年的時間,京東一定見證了不少母嬰行業的風風雨雨。對母嬰產品的品質,也一定有著深刻的理解。于是,我找了個機會,向京東的同學請教。你們是怎么確保母嬰產品品質的?央視曝光的黑心紙尿褲,怎樣才能被消滅?到底是什么樣的底氣,支撐著你們的100倍賠償?
請教后,就一個感受:京東真正想做的,是和母嬰行業一起成長。
今天,我試著通過3個故事,與你分享。
1%-2%的退貨率
第一個故事,關于引發了這次熱議的紙尿褲。
在聊到這個話題的時候,我能明顯感覺到,京東的同學,是有一些氣憤的。
那么,紙尿褲的品質好壞,到底是由什么來決定的?我問道。
京東的同學告訴我,主要是原材料和生產工藝。
好的紙尿褲,會使用品牌供應商提供的,經過嚴格篩選的優質原生材料。比如絨毛漿。比如高分子吸水樹脂。這些材料的純凈度高,性能穩定。而優秀的工廠,會用巨大的投資,建立現代化、高標準的生產線。他們會在全封閉、無塵的車間里,進行自動化生產,最大程度減少污染。先進的設備和工藝,會確保每一片紙尿褲的吸收芯體均勻,不斷層。防漏隔邊牢固,不側漏。
寶寶穿上這樣的紙尿褲,可以非常自如地活動,屁股也能保持長時間的干爽。就算尿量大了,也不會輕易鼓包、反滲。
但是,低品質的紙尿褲就不一樣了。一些低品質的紙尿褲,用的是來路不明的原材料。比如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邊角廢料。比如已經使用過的回收材料。這些材料里,可能就有未經處理的雜質、細菌。而條件差的工廠,用的可能是淘汰下來的老舊設備,加上生產環境臟亂、人工操作隨意等等問題,生產出來的紙尿褲,自然就會有很多問題。
這樣的劣質紙尿褲,會在摩擦時讓寶寶產生不適。糟糕的吸水性,也會導致漏尿、反滲的問題。不合格的材料,還會帶來過敏、感染、疹子等問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紅屁屁”。
“更重要的是,消費者在購買階段,又很難對原材料和生產工藝進行分辨”。京東的同學說。所以,在今年315之前,消費者最常問的問題,是價格、尺寸。但到了315之后,就變成了“是在哪家工廠生產的”、“有沒有質檢報告”。在一些地方,紙尿褲的退貨率,甚至暴漲到了50%。
那你們呢?我問道。你們在315之后的退貨率是多少?
還是和平常差不多。1%-2%吧。
1%-2%?你們是怎么做到的?
京東的同學說,把問題消滅在消費者的家門外。
首先,在“入口”這一關,要嚴選合作伙伴。
一方面,我們和品牌方直接合作。另一方面,我們的采銷同事,也不會只坐在辦公室里看報表,而是要像偵探一樣,深入到各個產業帶,去實地考察那些生產紙尿褲的工廠。他們要親手去摸一摸,工廠的環境是不是真的干凈整潔。要親眼看一看,生產線是不是自動化、封閉式,用的原材料是不是正規渠道進來的優質材料。親自去查一查,有沒有完善的質檢流程。只有硬件、軟件都過硬的品牌、工廠,才能拿到京東的“入場券”。
接著,在“過程”這一關,要嚴格監控。
所有的產品,從品牌方的倉庫里出來,就直接進入京東的倉庫。不能從別人的手上過。我們還有自己的品質實驗室,凌駕在市場、銷售等等部門之上。他們會和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等權威第三方認證及檢測機構合作,進行新品測評、商品入倉檢測、日常巡查檢測,還會不定期從倉庫抽樣,或者直接在平臺下單購買在售的紙尿褲,進行突擊抽查檢測。吸收速度快不快?反滲嚴不嚴重?透氣性好不好?有沒有甲醛、熒光劑這些有害物質?各項指標都得達標才行。如果不合格,就不準入庫,不能售賣。涉及違法違規問題,就直接移送相關執法部門。
最后,在“銷售”這一關,也要進一步降低風險。
比如,提供“紅屁屁無憂”服務。如果寶寶在使用的過程中,出現了過敏的情況,哪怕是用到最后一片出現的,我們都要全額退款。比如,提供“尺碼隨心換”服務。如果爸爸媽媽們買錯了尺碼,或是隨著寶寶的長大出現了尺碼不合適的問題,我們都會提供合適尺碼的同款產品的更換。再比如,提供“尿褲免費送”服務。2024年,我們已經為超過118萬的消費者,送出了超過1億片的尿褲。這樣一來,每一種可能因為購買紙尿褲而出現的負面情況,就都有了針對性的保障。爸爸媽媽們的試錯成本,才能足夠的低。
從源頭篩選“靠譜隊友”,在過程中保持“質量巡查”,到銷售環境的“全面服務”。
我們就用這套“系統性”的工程,換回“確定性”的品質。
這樣,我們就有信心向品牌方進行大規模的采購,從而降低商品的售價。我們有一款30片裝的紙尿褲,就做到了平時賣40多,大促期間賣30多,最后成了3億銷售額的爆款單品。
同時,也給了我們底氣,來做100倍賠償的承諾。
28天新鮮
第二個故事,關于奶粉。
如果說,紙尿褲關乎著寶寶的舒適和健康。那么,奶粉就直接關系著寶寶的口糧安全和營養狀況。
可是,什么樣的奶粉,才算是好品質的奶粉呢?我接著請教。
京東的同學說,這就要看3個關鍵的標準了。
第一個標準,是生牛乳標準。尤其是其中的一些核心指標。比如,菌落指數。菌落指數越低,說明生牛乳中微生物控制得越好。比如,體細胞數。體細胞數越低,說明奶牛身體越健康,產奶的品質也就越高。
第二個標準,是營養標準。這個標準里,包含了寶寶成長所需要的基礎營養。除此之外,這10年來,消費者也越來越重視“腦營養”。科學報告也指出,寶寶在3歲前,就會完成大腦發育的85%。所以,很多爸爸媽媽也開始關心,奶粉中是否含有腦磷脂。
第三個標準,是新鮮標準。實驗數據顯示,相比于出廠1-3個月的新鮮奶粉,出廠時間更長甚至是臨期的奶粉中,“糠氨酸”的含量,會有明顯的升高。含量越高,蛋白質的受損情況就越嚴重,越影響營養價值和新鮮度。同時,隨著保存時間的增加,奶粉中的益生菌、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也會隨之衰減。
但在過去,光是為了解決前兩個標準,爸爸媽媽們就已經夠費勁的了。聽到這里,我說。 10年前,甚至更早一些的時候, 很多家庭 買奶粉 ,是通過海淘和代購。 托關系、加各種群、研究轉運、和素未謀面的代購反復確認……那份折騰和辛苦,現在想起來都覺得累。
而且,費心還不一定能換來安心。代購鏈條長、中間環節多、真假難辨,成了典型的痛點。你可能花了大價錢,買到的卻是假貨或者臨期品。物流更是漫長不可控。辛辛苦苦等一兩個月,結果奶粉在路上爆罐、受潮,或者干脆寄丟了。更別提萬一吃出問題,該找誰負責的事兒了。
京東的同學說,是的。但到了今天,隨著母嬰行業的不斷發展,消費者們也有了可靠的渠道,能夠買得到,買得真,自然也就對“買得鮮”有了追求。
于是,我們就和飛鶴、伊利、君樂寶等國產品牌一起,推出了“奶粉28天新鮮直達”的服務。
什么是“奶粉28天新鮮直達”?
就是一罐奶粉,從生產那天算起,28天之內,就必須要送到消費者手上。
要知道,奶粉在離開工廠之前,必須還要有一段7天的強制質檢靜置期。這7天,是雷打不動的。這就意味著,真正留給后面所有流通環節的時間,其實只有21天。
那你們是怎么用21天,跑贏奶粉的供應鏈的?我接著問。奶粉的供應鏈,可是出了名的長。
把常規的流程都“拆”了,再用高效的方式重新“拼”起來。
京東的同學說,經銷商、代理商這些環節,肯定就不能存在了。奶粉要從品牌方的工廠或倉庫,直接跳到京東自己的大倉。過去,奶粉一直在走彎彎繞繞的“山路”。現在,得走一條直線的“高速公路”。
“發車”的頻率,也得跟上。以前,工廠可能習慣攢一批大訂單再生產,一個月甚至更久才生產一次。但這樣一來,庫存周期太長。等賣到消費者手里的時候,可能就不新鮮了。所以,我們和品牌綁定,一起調整生產節奏,把原來的“月班車”甚至“季班車”,改成“周班車”。
可是,“周班車”要生產多少貨呢?生產少了,就不夠賣。生產多了,賣不掉,就會過28天。
這就要靠聯合銷售預測了。基于大數據,京東可以準確地預測出下周大概能賣掉多少罐“28天新鮮”奶粉。我們再根據這個預測來安排生產。
生產出來的奶粉,一旦上了高速公路,就要追求極致的效率。從品牌倉庫到京東倉庫,用的是京東物流的“專車”;到了京東倉庫,要以最快速度完成入庫上架;出庫時,系統嚴格執行“先進先出”,保證新鮮的優先發出;在發貨前,系統還會智能判斷,如果你的地址比較偏遠,這罐奶粉剩下的時間可能不夠路上折騰,系統就會自動攔截,換一罐更新鮮的。
渠道的重塑、生產的變革、計劃的協同、物流倉儲的優化,以及無處不在的數據智能。每一個環節都必須嚴絲合縫。
這樣,我們就能用流程的“優越性”,消滅運輸的“復雜度”。
而數據也顯示,在推出“奶粉28天新鮮”之后,我們的銷售額有了增長,核心單品變成了爆品,復購率也有顯著的提升。因為對消費者來說,這項服務,并不增加商品的售價。
同時,這項服務也為國貨奶粉提供了一個差異化的競爭優勢,讓“新鮮”成為了國產奶粉的一張亮眼名片。
免費上門安裝
第三個故事,關于童車童床。
說到童車童床這樣的大件兒,很多家長可能已經開始頭疼了。
為什么?
因為我們今天在線上買到的童車童床,通常都是“散裝”的。購買的過程,可能很輕松。但快遞到家之后,挑戰才真正開始。
打開箱子,你面對的,是一堆散落的金屬、塑料零件,各種型號的螺絲、螺母,還有一張折疊起來、可能密密麻麻寫滿步驟的說明書。你深吸一口氣,準備大顯身手。結果呢?可能是對著圖紙研究了半天,還是一頭霧水;可能是找遍了家里的工具箱,也找不到合適的扳手;可能是手忙腳亂地裝了半天,發現有個零件裝反了,或者左右不分;也可能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拼湊”起來,卻總覺得哪里不對勁,不牢固,心里七上八下,擔心會不會影響使用,甚至帶來安全隱患。
這個過程,耗費的不僅僅是少則半小時,多則一兩小時甚至更久的時間,更是耐心和精力。對于那些動手能力不強,或者家里缺少幫手的父母來說,這簡直就是噩夢。要么勉強裝好,心里卻不踏實;要么干脆放棄,讓這個大件閑置在角落;要么就得額外花錢花時間,去找專業的安裝師傅或者向實體店求助。
“拿到”商品,卻不一定能“用上”商品。安裝的痛點,就成了消費者和順暢體驗之間的鴻溝。
是的。我們也注意到了。京東的同學說。通過分析大量的用戶反饋和售后數據,我們發現,安裝困難確實是影響大件母嬰商品用戶滿意度的重要因素。所以,從今年的3月份開始,我們也正式推出了“免費上門安裝”的服務。
你在京東自營購買了童車、童床等需要安裝的大件商品之后,就不再需要自己和說明書、零件打架了。你可以通過京東的客服,進行簡單的預約,就會有專業的安裝師傅,按照你方便的時間,免費上門,利索地幫你把產品組裝、調試到位。
同時,部分的童床,還提供了免費的“送裝一體”服務。商品通過京東物流配送上門之后,就直接幫消費者進行安裝。連預約的步驟都省掉了。
免費?那安裝師傅的錢,誰來出?
當然是京東和品牌方來出。
那這筆成本,應該不小吧?
京東的同學說,確實不小。因為每一次安裝師傅上門服務,我們就要支付大約100元的費用。但是,在我們心里,其實還有一筆更大的賬。
你看,提供免費安裝,確實極大地提升了消費者的體驗。解決了消費者的核心痛點,自然能換來更高的滿意度和更好的口碑。消費者覺得在你這買東西省心、靠譜,下次自然還會來,還會向身邊的人推薦。
而且,看似提高了成本的服務,實際上可能降低了運營成本。因為專業的安裝確保了產品能夠正確、完好地投入使用,這就大大減少了因為“用戶不會裝”、“裝不好”或者在安裝過程中損壞零件而導致的退貨。每一次退貨所涉及的物流、倉儲、檢測、二次銷售折價等成本,累加起來可能比一次安裝費還要高。所以,花錢提供安裝服務,反而可能降低了整體的“逆向成本”。
另外,這項服務本身也是商品的競爭力。消費者在比較同類產品的時候,“免費上門安裝”可能就會是一個直接促成銷售的加分項。
所以,我們更愿意把“免費上門安裝”,當成是一種投資。既然是投資,我們就不計較小的得失。尤其,是在涉及“社會責任”的時候。
比如,為了讓敏感肌寶寶的爸爸媽媽們,可以選到真正適合孩子的洗護產品,我們從去年到現在,已經派發了200多萬份嬰童護膚試用品。2023年,我們也率先在行業內推出了“過敏無憂”服務。消費者在京東購買帶有“過敏無憂”標識的自營商品之后,如果出現了孩子使用商品過敏的情況,就可以申請享受退貨退款。如果產生了醫療費用,也由京東全額承擔。現在,“過敏無憂”服務也已經覆蓋了嬰童洗護品類中的200多個品牌,和7000多款商品,保護了超過1500萬消費者的健康和體驗。
比如,在這次寶貝趴十周年發布會上,我們和江西省政府一起,聯合啟動了全國首個“母嬰政府消費券”。比如,在四川大涼山、青海果洛州等地,進行“母嬰愛心行動”,捐贈了超過200萬的母嬰物資。再比如,除了剛才聊到的紅屁屁無憂、尺碼隨心換、奶粉28天新鮮直達、免費上門安裝、過敏無憂,這些年來,我們還不斷推出了尿褲免費送、人生第一瓶、品質溯源、不愛吃包退等等服務……
這樣,我們就能用服務的“全面性”,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多樣性”。
這些賬,都是沒法算的。但是,一定要做。
因為,京東真正想做的,是讓越來越多的家庭,用更低的成本,實現更高品質的育兒。
3個故事,講完了。
不知道現在的你,是什么樣的感受?
一眨眼,“寶貝趴”的活動,已經走過了10個年頭。寶貝趴的這10年,其實也是母嬰行業不斷發展的10年。而京東母嬰,也和這個行業一起,用10年的時間,給我們講述了一個故事。
一個對品質持續堅守的故事。一個和價格拼命死磕的故事。一個對服務不斷延伸的故事。
而這個漫長的故事,最終,也匯聚成了兩個沉甸甸的字。
信賴。
而對于母嬰行業來說,這份信賴,尤其重要。
因為在這個行業的背后,是千千萬萬個有血有肉的家庭。他們需要的,不僅僅是商品本身,更是一份確定性,一份安心感,一份“把孩子交給你,我放心”的托付感。
祝福。
祝福京東。
也祝福有血有肉的母嬰行業,越來越好。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觀點/ 劉潤主筆/ 二蔓/ 歌平版面/ 黃靜
這是劉潤公眾號的第2565原創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