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莊古鎮因被商戶吐槽“不賺錢”后,實行了一系列的門票優惠活動。4月7日起,周莊古鎮景區工作日票價實施5折優惠(周末及法定節假日除外)。另外,購買一次古鎮景區原價門票,可憑身份證至線下指定窗口辦理實名登記,即可終身無限次免費入園。(4月8日澎湃新聞)
4月7日起,周莊古鎮宣布工作日門票5折優惠(50元),并推出“購買一次原價票,終身免費入園”的政策。這一調整的直接誘因,是商戶公開吐槽“連續三天營業額為0”,直指高票價抑制客流。作為中國古鎮旅游的標桿,周莊的門票降價不僅是一次市場策略的調整,更折射出傳統“門票經濟”模式的式微。
長期以來,周莊的商業模式倚重兩大支柱,門票收入和商鋪租金。在巔峰時期,100元的門票并未顯著影響客流,景區與商戶相安無事。然而,近年來,隨著古鎮旅游同質化加劇,游客對高票價愈發敏感。商戶抱怨“生意難做”,表面看是客流減少,深層原因卻是門票經濟擠壓了游客的消費意愿——當游客為門票支付100元后,自然減少在餐飲、購物、體驗上的預算。
周莊此次降價,本質上是景區與商戶利益重新平衡的嘗試。商戶的生存狀況直接影響景區租金收入,若商鋪空置率上升或租金下滑,最終受損的仍是景區整體收益。因此,降低門票并非“妥協”,而是從“賺門票錢”轉向“賺消費錢”的戰略調整。
近年來,古鎮旅游飽受詬病的一點是過度商業化和同質化。走進周莊、烏鎮、西塘,游客看到的往往是相似的紀念品店、雷同的漢服旅拍、千篇一律的“江南小吃”。這種“古鎮即購物街”的模式,反而降低了游客的消費欲望——既然商品大同小異,何必在此處花錢?
周莊的門票降價,短期內或許能吸引更多游客,但能否真正提升游客的消費轉化率,仍取決于業態升級。目前,古鎮的商業生態存在幾個關鍵問題:一是商品同質化,扎堆的旅拍店、玉石工藝品、廉價紀念品,缺乏差異化競爭力。二是體驗單一,游客逛古鎮的主要活動仍是“拍照+購物”,缺乏深度文化互動。三是淡旺季懸殊,商戶反映,淡季可能連續多日零收入,而旺季又人滿為患,經營極不穩定。
因此,降價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戰在于如何重構古鎮的商業生態。例如:減少低端零售,增加非遺工坊、文化展覽等體驗型業態;發展夜經濟,延長游客停留時間(如烏鎮的夜間燈光秀、沉浸式戲劇);差異化經營,避免扎堆競爭,如周莊曾嘗試減少玉石店鋪,增加書畫、茶室等特色店鋪。
周莊的調整,預示著古鎮旅游的商業模式正在從“門票驅動”轉向“消費驅動”。未來的競爭,不再是誰的門票更貴,而是誰的體驗更獨特、誰的商業生態更健康。
在這方面,國內外已有成功案例:比如烏鎮通過戲劇節、互聯網大會等IP活動,提升文化附加值,淡化門票依賴;日本白川鄉合掌村通免費開放村落,靠民宿、餐飲、手工藝體驗盈利;歐洲古鎮則多數免門票,靠特色市集、節慶活動、精品酒店吸引高端客群。
周莊若能借此次降價契機,優化業態、提升體驗、延長消費鏈,或許能重新找回競爭優勢。否則,僅靠低價吸引客流,仍難逃“同質化—低消費—商戶虧損”的惡性循環。
周莊的門票降價,標志著傳統古鎮“圈地收門票”的模式已走到盡頭,未來的古鎮旅游,必須超越“景區思維”,真正回歸“生活場景”,讓古鎮不僅是游客的打卡地,更是具有持續活力的文化社區。
降價只是開始,真正的轉型,才剛剛起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