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烏克蘭的廢墟還在國際新聞里冒煙,某些臺灣政客就急吼吼地給自己加戲,把“今日烏克蘭,明日臺灣”當成了競選口號——可誰見過演員還沒登臺,就急著把舞臺搬到別人家的?前腳剛喊完“抗中保臺”,后腳臺軍退役副司令張延廷就拋出驚世駭俗的“福建主戰場論”,惹得綠營跳腳罵街、網友笑掉大牙。這位駕駛過F-5E攔截蘇聯軍機的“老藍男”,退役后成了拆穿皇帝新衣的耿直大叔:臺軍F-16連加油都要看美軍臉色,幻影2000連對地導彈都配不齊,更別說面對殲-20這種“隱身刺客”——按他的大實話,解放軍戰機從福建起飛到臺北只要90秒,臺軍飛行員怕是連咖啡都沒泡好就得升空送人頭。
這出荒誕劇的高潮在于,當張延廷冷靜分析“臺軍最多撐4天”時,綠營名嘴于北辰竟氣得當眾噴出“臺奸”二字,結果反被法院判賠20萬新臺幣。網友戲稱這是“年度最佳打臉現場”:一邊是臺軍漢光演習時士兵被模擬炮火嚇到尿褲子,一邊是民進黨高官把子女財產往美日送——說好的“與臺灣共存亡”呢?難怪夜市攤主都看不下去了:“阿共的導彈會認路?要炸也是先炸‘總統府’,我們老百姓操什么心!”
臺軍的尷尬處境在軍事專家眼里就像幼兒園小朋友挑戰拳王泰森。臺軍戰機油量僅夠飛半程,真要執行跨海作戰,還沒摸到福建海岸就得集體跳傘喂魚。解放軍這邊卻是東風-17導彈2分鐘覆蓋全島,055大驅繞著海峽畫圈,三層防空網連蒼蠅都飛不過去。更扎心的是,殲-20帶著量子隱身技術逛臺灣領空如入無人之境,臺軍雷達屏幕上干凈得能照鏡子——去年聯合軍演時,解放軍官媒都官宣殲-20參演了,臺軍才后知后覺發現“天上多了幾朵云”。
這場實力懸殊的較量早被數據釘死在恥辱柱上:解放軍每年在臺海巡航超1.2萬架次,臺軍現役戰機卻連飛行員都湊不齊,每架戰機平均不到兩名駕駛員。綠營吹噓的“不對稱作戰”在軍事推演中活不過72小時,連美軍都承認航母在臺海生存率不足30%。張延廷的“福建論”看似瘋狂,實則暴露了更深層的絕望:當臺島變成360度無死角的活靶子,某些人只能靠嘴炮給自己壯膽。
魔幻的是,這場鬧劇里最清醒的竟是普通百姓。年輕人用腳投票,2024年赴陸就業暴漲35%,臺積電工程師私下嘀咕“浦東房貸還沒還完”;福建漁民早和臺灣同胞約好明年媽祖誕辰一起出海,某些政客的“戰爭狂想”在兩岸煙火氣面前碎成渣。正如大陸網友的神吐槽:“我們福建人招誰惹誰了?要打仗請去華盛頓打!”這話看似玩笑,卻戳破了霸權主義的畫皮——美國軍火商巴不得臺海變中東,但解放軍的“惠臺大禮包”早把炮彈換成了糖衣,2萬億砸向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力度,比導彈更讓“臺獨”肝顫。
夜幕降臨時分,福建沿海的漁火依然明亮,臺北夜市的蚵仔煎照舊飄香。這些穿越海峽的日常,比任何將軍的豪言都更有力量——當殲-20的尾焰掠過101大樓,當東風導彈在夜空劃出璀璨弧線,某些人終會明白:兩岸真正的統一從來不在硝煙彌漫的戰場,而在媽祖廟前的香火、閩南語里的鄉音、廈門港往返的貨輪中。那些叫囂“主戰場”的跳梁小丑,不過是歷史浪潮里遲早消散的泡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