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馬消費 陳曉京
不到30年,國內調味品行業變化天翻地覆,已由單一調味品升級至復合調味品,形態由固體、粉狀走向液態,渠道從單一走向多元。
復合調味品產品越來越豐富,產品越來越細分,單身、宅家等懶人群體,用一包復合調味品就能輕松烹飪出一道硬菜,味道毫不遜色于熱門餐廳。
復合調味品更大的消耗,在于餐飲和食品工業端。外賣、連鎖餐飲以及預制菜等,將復合調味品市場推升至2000億元以上。
幾乎所有調味品上市企業,正攢足勁頭染指這一賽道。無論是醬油一哥海天味業,還是幾經輾轉登陸資本市場的天味食品,紛紛在這一賽道上瘋狂卡位。
未來,行業會有怎樣的變局,又會衍生出怎樣的資本故事?
崛起
中國人廚房里的調味品,大致可以分作兩大類,一類是食鹽、醬油、食醋等單一調味品,另一類是以醬汁、糖醋汁等為代表的復合調味品。
30多年前,家庭和餐飲端所用的調味品,絕大部分是業已工業標準化的基礎調味品,復合調味品尚在萌芽狀態。
1984年,王守義在河南駐馬店創立“十三香”,將海南的辣椒、云南的草果、四川的花椒、廣西的大茴等多種佐料按比例配制磨粉,包裝后出售。
從此,中國家庭主婦們燒菜,不再只用油鹽醬醋,十三香這種復合香辛料,漸成打開香味之門的新鑰匙。
王守義的配方從來密不示人,還是引來同行瘋狂抄襲。上世紀90年代,王守義公司每年不得不耗費巨資在市場上打假。為保護“十三香”注冊商標,公司甚至將商標從“十一香”注冊到“三十九香”。
這樣一盒40克的“十三香”,利潤只有8分錢。1998年,王守義公司年銷售規模達4億元,市場遍及全國30多個重點城市。
也是在1984年,榮耀中在河南扶貧過程中,利用當地土雞資源發明雞精產品,1988年回到上海創立太太樂雞精品牌,將這種濃縮鮮味產品送入中國人的廚房,“中國雞精教父”榮譽加身。
同一年,陶華碧在貴陽繞城公路邊的涼面店開業,餐桌上的豆豉醬成為南來北往司機們的必選。1996年,她將這種辣椒醬進行工業化生產,2023年全年銷售規模近54億元。
老干媽的風靡,讓紅99食品董事長黃萬明深有感觸。他早在1993年,就創立了四川工商重慶火鍋研究所,主攻濃縮火鍋底料。后來將研究所遷址重慶,注冊了紅99品牌,在火鍋底料細分領域拉開陣型。
在他主導之下,紅99火鍋底料,突破了原有產品局限,向通用性調料方向發展,用了十年時間,年銷售做到20億元。
洗牌
與黃萬明同一時代里,天味食品鄧文夫婦、海底撈張勇,已開始嶄露頭角,他們分道而行,在調味品和餐飲兩大領域活躍至今。
紅99火鍋底料在川渝兩地盛極一時,鄧文和張勇,后來轉過頭來,爭搶黃萬明的火鍋底料生意,且很快實現超越。
頤海國際成功的背后,有海底撈龐大門店網絡和品牌背書,在群雄爭霸的川味火鍋底料領域,撕開了一道口子。2024年,公司營業收入達到65.40億元。
鄧文食品專業科班出身,從成都金牛區供銷社下海后,1993年創立天味食品,旗下的大紅袍品牌主營火鍋底料業務,配合“好人家”等品牌,共同推動天味食品的發展。2011年,公司年營收還不到6億元,到2024年已飆升至34.76億元,凈利潤達到6.25億元。
川渝調味料行業,天味食品和頤海國際成就雙雄地位。在火鍋底料之外,它們各自推出了復合調味料產品,頤海國際有酸菜魚調味料、小龍蝦調味料等;天味食品推出麻婆豆腐、魚香肉絲、老鴨湯等復合調味料,幫助“懶人”們一包調料輕松搞定一道硬菜。
天味食品輾轉7年登陸資本市場,獲得資本助力之后大殺四方,從上游機械、原料,到下游的渠道和線上品牌展開收并購。
迄今,公司手里已有5張王牌,即好人家、大紅袍、天車、天味食品餐飲高端定制及拾翠坊,領跑火鍋底料、中式菜品調料、香腸臘肉調料以及香辣醬4大賽道。
這讓鄧文底氣十足。2024年拍板要求經銷商,在公司、千禾味業、吉香居之間“二選一”,一時在市場掀起巨大風浪。
復合調味品迅速崛起,與外賣行業的興起不無關系。在外賣的帶動下,2011年復合調味品市場規模432億元。到2022年,整個市場規模已達1899億元。可約26%的市場滲透率,與歐美市場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艾媒咨詢預計,2027年復合調味品市場規模,將達到3367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約為13.3%,增速高于整體調味品行業。
這樣的市場背景,引發調味品行業集體行動。不僅調味品頭部企業海天味業頻頻動手,中小企業也瞄準了這一賽道。2019年上市的日辰食品,在調理食品之外,也為下游廠商提供粉體、液體類復合調味品等,找到了扭轉命運的密碼。
分化
國內的復合調味料產品,大致可以劃分為雞精、中式復合調味品、西式復合調味品、日式及東南亞其他復合調味品4大板塊。
數據顯示,2023年,國內復合調味料市場規模為2032億元,同比增長13.77%,占調味品總市場規模的34%。
其中,中式復合調味品已躋身第一大品類。最主流的就是占比7成左右的川式復合調味品,代表產品即火鍋底料、川菜調味料。
火鍋底料在中式復合調味品中最先爆發,且在火鍋餐飲行業里延續至今。主要在于,火鍋底料易標準化,間接推動火鍋餐飲成為第一個標準化的中式餐飲業態。
大家都看到了這個風口,不僅頤海國際、紅99,以及天味食品,小龍坎、譚鴨血以及老干媽等都紛紛推出了同類產品。
除火鍋底料外,其他復合調味料產品,層出不窮。從多年前的粉狀,迭代升級成如今的液態,酸菜魚調料、排骨料、魚香肉絲調料等等。
但凡用過一兩次,就能體驗到這些復合調味料的魔力。烹飪時間被大大壓縮,對味型復刻精準,做完吃完甚至在瞬間,會產生專業廚師的幻覺。
這些復合調味品的使用,主要有三大渠道,餐飲、家庭和食品工業,大約分別占比60%、30%和10%。
如今,中國餐飲連鎖化率不斷提升,復合調味品正在逐步替代傳統的基礎調味料。產品更加細分,一包料幾乎可以一比一復刻菜譜。市場的需求,進一步推動了復合調味品的品類分化。隨著品牌競爭,加劇了市場分割,以及產品迭代的速度。
除此之外,產品多渠道布局、產品矩陣化已是行業主流,就像近年并購小旋風天味食品一樣,在上下游瘋狂“掃貨”,挖深自己的護城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