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周嶺說:“時常運動的人,體內生態系統猶如一汪清泉;
而久坐不動的人,體內生態系統則更像是一潭死水。”
動與不動,差的是一整個人生。
運動,便是中年改命的最好方式。
1、運動,是一場精神排毒
杰斐遜說:“每天鍛煉不應少于兩小時,無關天氣。如果身體虛弱,心靈就不會強壯。”
身體動起來的同時,不良情緒也會隨著汗水蒸發。
烏臺詩案后,蘇軾被貶到黃州。
從“預備宰相”到一介罪臣,心中的苦悶可想而知。
但他沒有讓自己沉溺于挫敗當中,而是走出家門。
穿著布衣草鞋,漫步山澗水畔,通過運動來排解愁緒。
他在給友人的信中寫道:“晨興疾趨必十里許,氣損則緩之,氣勻則振之,頭足皆熱,宣通暢適。久久行之,當自知其妙矣。”
意思是每日清晨,他都會行走十里左右,氣喘時緩行,氣勻時快行。結束時,身體微微出汗,渾身發熱,血脈通暢,整個人倍感舒暢。
運動不僅幫助他在顛沛中保持健康,更塑造“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豁達人格。
暨南大學科研人員在《細胞代謝》上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運動后的代謝產物,能有效緩解由壓力引起的焦慮。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們無法控制命運的節奏。
但至少可以掌控自己的身體,一邊奔跑、一邊治愈。
一個健康的身體,就是我們應對生活的底氣。
2、運動,是一味還童靈藥
俗話說: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一個人體質的好壞,是由先天決定的;
健康的身體,卻能夠后天養成。
漫畫家方成,從年輕時就堅持鍛煉。
散步和騎車,是他多年養成的兩大習慣。
每天一早,他都要和老朋友們一起到戶外做操、打拳。
飯后堅持散步半小時,幾十年如一日,從未間斷。
一有空閑,他就騎著車子到處游玩、賞景。
來了興致,甚至能騎行穿越大半個北京城,蹬幾十里路都不在話下。
騎行之中,方成不但鍛煉了筋骨,更愉悅了身心。
年過九旬時,家人出于安全考慮,“沒收”了他的自行車。
即便如此,方老仍以93歲的高齡,徒步完成第16屆亞運會的火炬傳遞活動。
媒體贊他是漫畫界的“老頑童”,越動越年輕。
經常運動的人,不僅能保持穩定的情緒,更能鍛煉出健康的筋骨。
你走過的每一步路、流過的每一滴汗,都會在未來的某一刻,提升你生命的高度。
3、運動,是一顆駐顏神丹
聽過這樣一句話:你運動時付出的每一分努力,都會在身體里留下痕跡。
運動能帶給一個人最直觀的改變,就是容顏。
演員周潤發年輕時拍戲,導致身體透支。
從60歲起嘗試晨跑,堅持6年后,不僅身體恢復健康,身高竟“逆生長”2厘米,腰背也變得筆挺如松。
他在北京朝陽公園晨跑時被偶遇,輕盈步伐讓路人驚嘆:時間仿佛在他身上停止了流逝。
“小龍女”李若彤58歲時,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照片,記錄她過去11年的健身歷程。
照片中,她身穿健身服和運動褲,肌肉明顯、皮膚緊致。
科學檢測顯示,她的骨密度超越同齡人30%。
人到中年后,長期缺乏運動,會使組織器官機能下降30%。
而堅持有氧運動,能使人的生理年齡減去10到12歲。
養成運動的習慣,多少歲都不算晚。
堅持下去,身體自然會給你最好的反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