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某某,領取退款500元,請您核對,然后在這份表上簽個字。”
“沒想到這個錢還能退回來,謝謝你們。”日前,達州市開江縣講治鎮紀委在馬驛溝村召開冬春救助金集中退還暨警示教育大會,30戶村民領回了屬于自己的救助金,內心十分溫暖。
(講治鎮紀檢監察干部開展入戶走訪,了解群眾冬春救助金被回收相關情況 鄭立鵬攝)
群眾領回的救助金是怎么一回事?事情還得回溯到幾個月前,在講治鎮設立的“有事找紀檢?監督在身邊”趕集日接訪點現場,一名村民的提問引起了該鎮紀委的注意。
“我是馬驛溝村的,村上說集資修橋,把發給我們的冬春救助金收回去了,這是不是對的喲?”冬春救助資金是為保障受災困難群眾安全溫暖過冬所發放的基礎生活補助,必須專款專用,為何會與集資修橋掛鉤?帶著這一疑問,講治鎮紀委迅速成立核查組開展調查。
“我們的500元救助金也被收回了,當時我們并不同意,稻谷受了災,生活不容易,但村上強行要求收回。”“我們不愿意也沒有辦法,村上還說是為我們好。”
在陸續走訪村里其他收到救助資金的村民時,核查組發現共有30戶受災群眾的冬春救助資金在打卡直發后,被村干部找“借口”收回。經統計,被收回資金共計1.5萬元。
與此同時,查閱財務資料的核查組發現,馬驛溝村3組便民橋的維修合同總金額為2萬元,而村內留存票據支出金額僅為0.5萬元,這一資金缺口剛好與回收的冬春救助金金額一致。
“絕不可能有如此巧合之事。”察覺其中存在的問題后,核查組立即找到該村黨支部書記劉某某談話。
“馬驛溝村3組便民橋的維修費用到底是多少錢?”
“一共是2萬元。”
“那為何票據支出只有0.5萬元。”
“因為這個費用是由應急排危資金和村上自籌兩部分組成,剩余1.5萬元是村上自籌、用現金結算的,所以沒有開票據。”
“村上自籌資金是否有花名冊,是按什么標準、范圍自籌的,是否召開村民大會集體討論決定?”
“這個…這個…是我們村‘兩委’自行決定的……”面對核查組的持續追問,劉某某最終道出了實情。
原來,馬驛溝村3組便民橋因暴雨垮塌,上級匹配應急排危資金0.5萬元,存在資金缺口,該村黨支部書記劉某某便打起了冬春救助資金的“主意”,并與村“兩委”干部商定,通過回收橋梁周邊群眾的冬春救助金填補應由村級自籌的1.5萬元維修資金缺口。此外,劉某某未按照“四議兩公開”程序,違規直接指定橋梁承建施工方。最終,劉某某受到黨內警告處分,并將收回的冬春救助資金如數退還到群眾手中。
針對該案件暴露出的“打卡直發卻變相收回”這一問題,開江縣紀委監委按照“對口聯系、優勢互補、便于協作、統籌協調”原則,實行“片區協作”聯動監督,重點聚焦發放對象是否精準、發放資金是否落到實處、救助款物是否專款專用、職能部門是否履職盡責等問題,通過監督檢查、入戶走訪、電話核實、賬目對比等方式,對全縣冬春救助工作的落實情況開展全覆蓋復核。
截至目前,開江縣紀委監委收集問題線索52條,立案審查調查21件21人,追繳退還違紀違法資金11.25萬余元,有效糾治向救災資金“動奶酪”“伸黑手”等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以有力監督守護民生“溫度”。
來源:清廉達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