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斯在令人心碎的輸給凱爾特人后,為季后賽最后一刻做出調整
隨著NBA季后賽的臨近,尼克斯仍然需要改進。
紐約尼克斯隊即將結束又一個成功的賽季,并即將進入NBA季后賽。他們已經連續第二個賽季取得50勝,并且即將鎖定季后賽第三名。但仍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其中許多問題在紐約最近令人心碎的加時賽輸給波士頓凱爾特人隊的比賽中得到了充分體現。
誠然,即使在賽季的這個后期,這支球隊也總有需要學習的地方。為什么?因為他們的核心球員還沒有一起打過多少比賽。卡爾-安東尼·唐斯和米卡爾·布里奇斯對于錫伯杜的教練體系來說仍然相對較新。而重塑球隊防守的米切爾·羅賓遜只復出16場比賽,場均上場時間僅為16.1分鐘。
先說說這個:尼克斯這場輸球其實不算太糟糕——如果我們忽略布里奇斯在加時賽最后時刻錯失扳平比分的機會的話。他們面對的是一支幾乎全員出戰——盡管略有傷病——的凱爾特人隊。他們在上半場勢頭強勁。但在現代NBA,上半場領先很少是穩操勝券的。紐約隊第四節打得很棒,除了在杰森·塔圖姆投進最后三分球前沒有犯規的糟糕決定,他們在加時賽中看起來也同樣信心滿滿。
但輸就是輸。而這場失利讓尼克斯本賽季對陣波士頓凱爾特人的戰績變成了0勝4負。他們還有一次機會戰勝東部前兩名球隊之一(克利夫蘭騎士隊)。否則,他們的戰績將是0勝8負——這對他們能否在季后賽中走得更遠來說是一個不祥之兆。
尼克斯必須找到穩定的輪換陣容。
正如上文提到的,有些問題需要改進。球隊的輪換和角色球員的使用是關鍵因素。錫伯杜教練依賴首發球員的理念合情合理,尤其對于一支才華橫溢的球隊而言。但讓首發球員上場37到47分鐘實在是太多了。尼克斯隊的首發球員平均上場時間約為41.5分鐘,而凱爾特人隊的首發球員平均上場時間約為37.5分鐘。這一點值得注意。
但解決辦法并非僅僅增加替補球員的上場時間那么簡單。關鍵在于場上球員的搭配。誠然,羅賓遜的上場時間需要超過15分44秒——除非他身體狀況不佳(但他看起來比上賽季傷愈復出后要好得多)。
然而,錫伯杜需要記住,他并不需要每次都讓首發球員上場。他可以用邁爾斯·麥克布萊德頂替布倫森,讓布里奇斯獲得更多的上場時間,就像他在布倫森缺陣期間做的那樣。他可以同時使用羅賓遜和唐斯,但目前為止他還沒有嘗試過。但無論他做什么,他都需要弄清楚如何更好地利用他的替補——誠然,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尼克斯的角色球員必須有所提升
雖然輪換陣容至關重要,但如果球隊的角色球員發揮不佳,輪換陣容也毫無意義。對陣波士頓凱爾特人時,至少在進攻端,情況就是如此。
布里奇斯全場15投6中,僅得到14分,這延續了他面對頂級對手的糟糕表現。但這不僅僅是布里奇斯的問題。
麥克布萊德5投2中得到5分。喬什·哈特14投5中得到10分。OG·阿努諾比13投5中得到13分。
需要說明的是,這47投18中,命中率只有39%。這顯然無法達成目標。這給杰倫·布倫森和唐斯帶來了太大的壓力。他們中至少有一人,甚至更多,必須得分。而且他們必須更高效地得分。否則紐約隊就太容易防守了。
誠然,錫伯杜可以讓他們處于更好的位置來發起進攻,這(也)與輪換陣容有關。但很難將球隊整體投籃不佳歸咎于教練。
歸根結底,如果不是尼克斯隊目前在與東部勁旅的比賽中0勝7負,最近輸給波士頓凱爾特人的比賽不會被視為一場災難。紐約隊打得很好,展現了極大的勇氣,在早早丟掉領先優勢后,在第三節奮起反擊。
沒錯,尼克斯隊必須想辦法與凱爾特人隊抗衡。然而,羅賓遜可能是關鍵——或許錫伯杜只是想讓他保持健康,以備季后賽之需。
無論如何,尼克斯隊還有兩次重要的考驗,這意味著他們有兩次機會來彌補這些不足。第一場是周四對陣底特律活塞隊的比賽,下一場是周五晚上主場對陣克利夫蘭騎士隊的比賽。紐約尼克斯如何應對最近的失利將意義重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