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件傣族舞裙我這輩子都忘不了,金線繡的孔雀尾巴,轉個圈兒能閃瞎人眼。姑姑跑遍三個裁縫鋪才訂到,花了她小半個月菜錢。結果我媽領著表姐來串門,手一伸就把裙子從衣架上薅下來,活像摘自家樹上的棗兒。
"小孩子穿兩天能咋的?"我媽把裙子往表姐身上比劃,我急得嗓子眼冒火。表姐比我高半頭,裙腰卡在她胯骨上直打皺,我媽愣說"松緊帶能扯"。我攥著裙角不撒手,她一巴掌拍得我手背通紅:"跟你表姐爭什么爭!"
那天晚上姑姑蹲在煤油燈底下改裙子,針腳密得能納鞋底。我縮在被窩里聽縫紉機"咯噔咯噔"響,像有把小錘子往心口敲。第二天揣著改小的棉布裙去學校,看見表姐穿著我的孔雀裙在操場嘚瑟,裙擺沾的全是泥點子。
現在自己當了媽才咂摸出滋味,有些爹媽不是窮,是心窮。外人的面子比自家娃的金貴,親戚的歡喜比孩子的眼淚值錢。前年給我閨女買演出服,售貨員拿著同款說"最后一件",我立馬掏出手機付全款。閨女問我為啥不等人打折,我心想:當年那條裙子要是有定價,得用姑姑多少個不眠夜來抵?
上個月家庭聚會,表姐還拿這事開玩笑:"你小時候真小氣,裙子都不舍得借我。"我盯著她手腕上晃悠的金鐲子,突然笑出聲:"是啊,我要有你這臉皮,早把姑姑家縫紉機扛走了。"
說真的,大人總以為孩子不記事。他們不知道,那些被隨手送走的玩具、硬塞給別人的新衣裳、當著外人面揭的短,都在小孩心里挖坑。等你們老了念叨"孩子不親",別怪我們記仇——是你們先教會我們,連件破裙子都護不住的人,哪敢指望有人護著?
現在的家長動不動就曬"富養",給娃報三萬一年的馬術課,買五位數的公主裙。要我說,養孩子最金貴的是把她當個人。當年姑姑給我縫的棉布裙早爛了,可摸著良心說,比現在商場里掛的十萬八萬的高定都暖和。
有些家長就跟貔貅似的,光往里吞不往外吐。親戚夸兩句孩子玩具好,他立馬拱手送人;同事說喜歡他家擺件,連夜打包給送去。對外人那叫一個豪氣,轉頭罵自家孩子:"就你事多!"咋不想想,你在外頭裝菩薩,家里孩子早被你捅成篩子了。
我閨女現在十歲,打小我就跟她立規矩:你的東西你說了算。去年她舅媽看中她的艾莎公主裙,小姑娘攥著裙撐不撒手:"等我過完生日再借你。"把我樂得,當場給她續了半年的樂高課。
有些傷看著不流血,可它往骨頭縫里鉆。就像我媽到現在都不明白,為啥我寧肯開車倆鐘頭去接姑姑看病,也不愿順道給她捎瓶降壓藥。她當年送出去的是條裙子,可在我這兒,連帶著把當媽的那份心也給送走了。
對此,大家怎么看呢?你們有過類似的經歷嗎?歡迎評論區留言哦
別忘了點贊關注,我們評論區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