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8日,據國際戰略研究所的報道,阿爾及利亞空軍已經開始裝備俄羅斯制造的蘇-35SE戰斗機。2025年3月10日拍攝的衛星圖像證實,阿爾及利亞東北部的艾因貝達空軍基地有一架蘇-35SE戰斗機,左翼上方帶有阿爾及利亞空軍的機徽。
在此之前,2025年3月2日從阿穆爾河畔共青城拍攝的圖像顯示,一架俄羅斯空天軍的安-124戰略運輸機正在準備裝載一架疑似“側衛”系列戰斗機,機身的涂裝方案與埃及訂單一致。隨后這架安-124戰略運輸機離開阿穆爾河畔共青城,于2025年3月5日出現在阿爾及利亞的艾因貝達空軍基地。其他衛星圖像顯示,至少還有4架最初為埃及制造的蘇-35SE戰斗機已經被重新涂上阿爾及利亞空軍的機徽。
蘇-35SE戰斗機
這些蘇-35SE戰斗機源自埃及2018年的訂單,由阿穆爾河畔共青城航空工廠生產。2019年,美國向埃及發出警告,如果這筆交易最終達成,將觸發《以制裁反擊美國敵人法案》的制裁。雖然面臨這些壓力,但生產工作一直持續到2021年,廠區內的停機坪上至少有12架蘇-35SE戰斗機。到2022年,這筆訂單似乎已經完成,但并未交付。后來,埃及迫于政治和經濟壓力單方面退出了交易。
曾有報道稱,俄羅斯可能會將這些蘇-35SE戰斗機出售給伊朗。起初這筆交易并沒有達成,因為伊朗優先考慮的是防空導彈系統,而不是更多的戰斗機。直到2025年1月,伊朗確認了將購買蘇-35SE戰斗機,取代老舊的美制F-14“雄貓”和F-4“鬼怪”,但比利時的《陸軍認可》網站只報道了2架蘇-35SE的交付情況,并且沒有任何衛星圖像可以參考。
目前,官方渠道尚未證實這筆交易的真實性,阿爾及利亞國防部和俄羅斯國防產品出口公司都沒有發表聲明。不過,根據2025年3月各大網站的報道稱,阿爾及利亞空軍已經開始使用蘇-35SE戰斗機執行任務。據估計,阿爾及利亞可能已經接收了14架。還有一些報道稱,這些蘇-35SE可能是在蘇-57E戰斗機交付之前臨時租借給阿爾及利亞的。
蘇-35SE是蘇-35S戰斗機的出口版本,后者是蘇-27M和蘇-37項目的升級版,在發動機、航電和雷達方面進行了全面改進。與蘇-27M和蘇-37不同的是,蘇-35S取消了鴨翼設計,完全依賴推力矢量控制實現機動性。蘇-35S由2臺AL-41F1S渦扇發動機提供動力,速度可達2.25馬赫,作戰半徑1600公里,機頭安裝了1臺“雪豹-E”無源電子掃描陣列(PESA)雷達,目標探測范圍在100至400公里之間。座艙配備了數字玻璃顯示屏,機身采用更輕的復合材料。
蘇-35S戰斗機擁有12個掛點,有效載荷超過8噸,內置1門30毫米GSh-30-1航空機炮,可攜帶各種空空導彈、空地導彈、反艦導彈、制導炸彈和反輻射導彈。一些分析人士指出,阿爾及利亞空軍已經裝備了蘇-30MKA戰斗機,引進蘇-35SE可能會增加維護的復雜性。不過,阿爾及利亞未來可能會考慮使用蘇-35S的技術(包括AL-41F1S渦扇發動機和“雪豹-E”無源電子掃描陣列(PESA)雷達)升級蘇-30MKA戰斗機,以此來實現后勤系統的標準化并提高性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