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男子夜間在廣東深羅高速上
開啟智能輔助駕駛后
安心睡覺長達一小時
區間測速顯示
平均車速高達122km/h
近日,廣東交警官方微博發布了一則視頻。視頻中,云浮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高速公路三大隊交警在對一名男子進行處罰及教育。該男子夜間在高速路上駕駛時睡著,其間利用智能輔助駕駛代替人工駕駛,且行程超過了100公里。
4月9日,記者從廣東交警部門獲悉,該視頻中的男子當天睡著時,在限速100km/h的深羅高速某段,以122km/h的平均車速超速行駛,行程確實超過100公里。
“當時你開車的時候為什么是閉著眼的?”交警詢問駕駛男子。
“當時可能太困了?!?/strong>男子說。
根據視頻時間,男子閉眼開車過程持續超一小時。據其交代,此過程中他基本是使用智能輔助駕駛。
“不能直接把生命交給機器。”交警表示,輔助駕駛需要駕駛人手握方向盤,在進入輔助駕駛時,仍然需要雙目注視路面,保持對車輛的接管權。
最終,該男子因超速20%未達50%及過度疲勞繼續駕駛車輛的行為,被扣6分、罰款400元。
多地高速提醒“慎用智能輔助駕駛”
剛剛過去的清明假期,有安徽、江蘇、浙江的網友反映高速公路上出現了“前方占道施工,關閉輔助駕駛”“高速路況復雜,慎用輔助駕駛”“關閉智能駕駛”等提醒標語。
多位網友發布道路上關于智能輔助駕駛的警示標語。
清明假期,有自駕出行的網友曬圖反映,在江蘇某高速上,看到電子屏上打出了“智能駕駛只是輔助,高速開車仍需專注”的提醒標語。
使用輔助駕駛導致的事故時有發生
近日,小米SU7高速事故致3人遇難引發了社會對輔助駕駛、智能駕駛的討論。使用智能駕駛導致的事故也時有發生。
3月19日凌晨3時許,包茂高速(北往南)2184km處,張某駕車在慢速車道行駛,因未及時觀察前方道路情況,徑直追尾了前方大貨車,所幸張某系了安全帶沒有受傷。
駕駛人張某稱,他和朋友吃完宵夜后,疲勞狀態下仍強撐著駕車上了高速公路,為了盡快安全到達目的地,他開啟了車輛的“自動駕駛”功能,然后打起了瞌睡。
行至事發路段時,“自動駕駛”系統未能及時識別并規避已經變道過來的貨車,張某也未能及時發現并做出反應,最終導致了事故的發生。民警對張某進行了嚴厲的批評教育和安全教育,對其違法行為依法處罰。張某負此次事故的全部責任。
3月24日,S10山海高速五指山往保亭方向32km+300m路段。一輛白色小型普通客車在快車道行駛時,突然向左偏離方向剮蹭了中間護欄。保亭公安交警高速中隊巡邏交警接到報警后,立即趕往現場處理警情。
經詢問和調查得知,該男子自己開車開一段時間,習慣開啟定速巡航“歇一會兒”,結果放松了警惕,沒觀察前方情況,導致此次事故。
幸運的是,車上全員全程系好了安全帶,未有人員受傷。該男子因未按照操作規范安全駕駛、文明駕駛,負此次事故全部責任。
安全駕駛知多點
自2022年3月1日起實施的國家標準GB/T 40429-2021《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中,將駕駛自動化分為五級,盡管名稱略有差異,但核心意義一致:0-2級均為駕駛輔助階段,即“人機共駕”模式,駕駛員仍為駕駛主體,系統僅起到輔助作用。當前車企所能實現的“智駕”還達不到無人駕駛安全級別,距離L5級的“完全自動”尚有較大差距。
輔助駕駛功能確實給駕駛人帶來了一定便利,但是過度依賴輔助駕駛會有以下弊端:
1.限制應變能力:使用自適應巡航后,駕駛員可能會對車輛的速度控制產生一定程度的依賴,降低了對路況變化的應變能力。
2.過分依賴系統:過度依賴自適應巡航功能,可能導致駕駛員的駕駛技能和反應能力下降。
3.系統故障風險:如果輔助駕駛系統出現故障,可能會影響車輛的正常行駛,甚至引發車輛失控。
4.不適用于復雜路況:在夜間道路、交通擁堵、施工路段等復雜路況下,自適應巡航可能無法正常工作,或錯誤識別、誤判障礙物。在山路彎道較多的道路上,使用自適應巡航有一定安全風險。
5.駕駛員容易分心:駕駛員可能會因為系統的自動化而放松警惕,容易分心,甚至疲勞駕駛,從而影響對道路的觀察和判斷。
廣東交警提醒
輔助駕駛不等于自動駕駛
不能盲目信任及過度依賴
來源 | 綜合南方+客戶端(南方+記者 關喜如意 通訊員 粵交警)、新快報、科普中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