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若真以為靠關稅就能遏制中國,建議他重溫朝鮮戰場的歷史。當年咱們用"氣多鋼少"打服"鋼多氣少",今天在5G、量子計算、新能源的賽道上,中國手里握著的早已是"氣鋼雙全"的王牌。
我老早就和大家說過,無論是拜登還是特朗普,他們都將中國當作了第一大競爭對手。拜登執掌美國時期,美國雖然也在圍堵我們,但至少更多的是體現在高科技領域。
但是特朗普就不同了,早在2018年的時候特朗普就對我們發起了一輪貿易戰。現在特朗普又對我們發起了第二輪貿易戰。或許特朗普認為,美國敢發起全球關稅戰,那么美國就有很高的勝算。
特朗普不僅打擊中國,還對越南(46%)、印度(26%)、歐盟(20%)等加稅,意圖切斷中國通過第三國轉口的路徑。例如美國發現中國通過越南中轉出口后,直接將越南關稅提高至全球最高水平。
美國以自創的“逆差/進口額÷2”公式計算關稅稅率,聲稱中國對美實際稅率達67%(實際僅7.5%),借此將關稅武器化。這種“我說多少就是多少”的邏輯,本質是將經濟問題政治化,服務于“美國優先”的選舉利益。
所以大家也看到了,美國那邊是想全面圍堵我們,現在只要美國那邊一出牌,我們這邊就見招拆招,打的特朗普團隊根本看不懂。
為什么說美國關稅戰必然走向失敗呢?因為美國倒行逆施,加拿大和歐盟是美國數十年的盟友關系,結果怎么樣呢?同樣被美國納入了關稅對象,結果現在加拿大全面反擊美國,歐盟27國也剛剛宣布,堅決對美國展開關稅反制。
具體而言,加拿大政府于2025年4月9日啟動對美國汽車加征25%關稅的反制措施,并宣布"美加傳統關系已結束"。數據顯示,加拿大從美國進口汽車年規模達356億加元,此舉將重創美國汽車業。加拿大總理卡尼直言:"美國關稅已造成數千工人失業",更通過購買美國廣告牌發動輿論戰,揭露關稅對普通民眾的傷害。
加拿大與美國的徹底反目,充分證明了這句話的含金量!那就是做美國的敵人不會有多大問題,做美國的朋友,那風險真的太高。
在中國與加拿大相繼對美展開反制后,歐盟也終于坐不住了。
歐盟27國于4月9日全票通過對美征收25%關稅的反制措施,分兩階段實施:4月15日針對價值210億歐元的美國商品,5月15日擴大覆蓋范圍。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強調"將像激光束聚焦美國以外的83%全球市場",透露出重構貿易版圖的決心。德國大眾已提前將50萬輛汽車訂單轉至中國工廠,顯示歐洲企業正在加速"去美國化"。
特朗普以為掄起關稅大棒,小弟們都會跟著搖旗吶喊。殊不知歐盟表面附和,在看清楚美國底牌,選擇對美開啟強硬反擊。
加拿大、歐盟的反制只是冰山一角。東盟十國聯合聲明反對單邊主義,巴西推動區域貿易圈。
坦白說,美國既要通過貿易逆差輸出美元維持全球儲備貨幣地位,又妄想通過關稅消除逆差,這種"既要鑄幣稅又要貿易平衡"的矛盾,導致政策內在精神分裂。數據顯示,美國凈國際投資頭寸已達-18萬億美元,關稅戰加速各國拋售美債,動搖美元根基。
在美國國內,由于關稅戰導致美國民眾生活成本激增,目前全美境內開啟了反特朗普游行。這些游行,規模還不小,從大城市到小鄉鎮,到處都能看到抗議的身影。摩根大通測算,關稅將導致美國普通家庭年支出增加1300-5400美元,低收入家庭可支配收入損失5.5%。
坦白說,特朗普真的高估了美國,他以為很多國家會妥協,殊不知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愿意放棄自己的國家利益。所謂的全球關稅戰,才開啟這短短幾天。國際上以及美國國內的反美之聲就持續高漲,真可以說是美國已是危機四伏了。
當美國為短期政治利益撕碎二戰以來建立的貿易秩序時,其霸權根基也隨之崩塌。正如加拿大總理卡尼所言:"美國過去80年全球經濟領導地位的時代已經結束",單邊主義的喪鐘已然敲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