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實施“體育家庭作業”制度,引導學生及家長“大手拉小手”形成共同的體育愛好,督促孩子多參加社會體育活動……近日,某地就促進青少年全面發展、抓好中小學生鍛煉時長、拓展校外鍛煉提出系列要求。有人認為體育家庭作業彰顯并踐行了“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也有人認為這是另一種形式的負擔。
主持人: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第一中學 劉玉真
體育家庭作業是作業,更是對家長和學生居家運動的指導。大部分家長是支持孩子參加體育鍛煉的,只是受時間、器材和專業知識的限制不能滿足孩子運動的需求。
現在由學校結合課程標準、體質監測報告及學生居家場地條件精準設計體育家庭作業,就是對學生和家長居家運動的悉心指導。顯然,這對形成教育合力和培養終身運動者大有裨益。
| 江蘇省濱海縣教師發展中心 汪志華
應當對體育家庭作業給予鼓勵和引導,一項教育新舉措,只要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利大于弊就值得提倡,萬不可在它剛冒頭的時候就亂棒打死。
文化課“內卷”傷害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影響了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如果能多一份體育家庭作業,或許可以讓學生從紙堆里直起腰來透一口氣。
| 陜西省鎮巴中學 楊盛峰
體育家庭作業是增強學生體質、彌補校內體育鍛煉不足的積極措施,但需要家長配合。
明智的父母積極配合,與孩子一起完成體育家庭作業,讓孩子體會鍛煉的快樂。
功利性的家長將體育家庭作業異化為“應試體育”,督促孩子為考試加分而完成體育家庭作業。
更有甚者,視體育家庭作業為負擔,敷衍應付甚至幫孩子造假。
若是后兩種家長的行為成為普遍現象,體育家庭作業怎能實現良好初衷?
| 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毛固堆鎮黃樓學校 黃齊超
體育家庭作業的本質是教育“內卷”催生的新應試負擔。
部分學校為了提高學生成績,要求學生完成跳繩拍視頻、跑步App打卡等任務,將原本充滿活力的跑跳投擲變成了枯燥的任務和指標。
同時家長也被迫充當了運動監工,甚至出現個別家長為應付作業找人代跳、代打卡現象。當運動場變成了分數的競技場,很可能與強身健體的初衷背道而馳。
| 四川省自貢市大安區嘉祥外國語學校 李將平
家庭作業不該給體育留一個專門端口。
一是體育納入中考,且在各種考核評價中的分量越來越重,人們對健康也越來越重視,社會氛圍已形成。
二是體育需要家校社協作,各方分工明確,落實到位即可。
三是一旦學校刻意留體育家庭作業,必然讓體育成為各方負擔。
不如讓體育運動成為一種倡議、學生的習慣和家長“日常支持而不自知”的行為,更彰顯其效果。
| 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教育和體育局 李正華
你認為呢?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不錯的話
歡迎【關注】&【星標】&【轉發】
來源 |《中國教師報》
編輯 | 皮皮兵不皮
圖片 | 攝圖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