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漸濃 繁花初綻
正是市民走出家門
踏青賞景的好時節
4月8日,“塑說歷史記憶,講好新疆故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雕塑展在烏魯木齊文化公園開幕,再增添一道獨特的文化風景線。
4月8日,在烏魯木齊文化公園,市民在欣賞雕塑作品《趕大營》,通過栩栩如生的雕塑作品,了解新疆的歷史。
作為第三屆新疆文化藝術節組成部分,本次展覽緊扣“塑說歷史記憶,講好新疆故事”的主題,通過立體的藝術形式,生動、形象地展現新疆悠久的歷史,從而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該雕塑展將在烏魯木齊文化公園展出1個月的時間(展覽將持續至5月8日)。通過栩栩如生的雕塑作品,生動講好新疆故事。
在烏魯木齊文化公園展出的雕塑作品《左宗棠》。(4月8日攝)
此次雕塑展展出48件(組)具有代表性的雕塑作品,散布在文化公園,與春日景致相映成趣,為前來尋春踏青的市民和游客,帶來一場別有意趣的文旅體驗。
展覽以不同內容的雕塑來探尋古老傳說與歷史故事,《周穆王八駿赴瑤池》的浪漫想象,《細君公主》的和親佳話,將人們帶回遙遠的歷史時空;《張騫》《班超》的堅毅身影,再現了古絲綢之路開拓者的精神氣質。
4月7日,在烏魯木齊文化公園,市民用手機拍攝自己喜歡的雕塑作品。
氣勢恢宏的《瑪納斯》、英勇無畏的《江格爾十二勇士》,將民間英雄史詩主角,以充滿力量感的造型呈現在市民面前;《天山正氣歌》《播種者》等作品,深情謳歌了為新疆和平解放和建設事業英勇奮斗、無私奉獻的革命先烈。
《共享都市》《豐收的喜悅》《草原之韻》等作品,捕捉了新疆各族人民安居樂業、團結互助、共享發展成果的生動圖景;而《@時代》《跨越昆侖》等具有現代感的作品,則藝術地詮釋了在信息時代浪潮中,新疆跨越式發展的嶄新面貌。
4月8日,在烏魯木齊文化公園,市民通過展出的雕塑作品,更加直觀地了解新疆的歷史和文化傳承。
“今天午飯后來散步,突然發現公園廣場和湖邊擺放著不同造型的雕塑,很驚喜。準備休息日帶孩子來轉轉,一起來了解這些雕塑背后的歷史、文化故事。”市民金雪說。
“作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文化實踐,這場展覽不僅是一次藝術展示,更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雕塑無聲,卻讓新疆故事深入人心。”新疆雕塑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虎說。
在烏魯木齊文化公園展出的各類雕塑作品,讓觀眾在欣賞藝術的同時,也能更加直觀地了解到新疆的歷史和文化。(4月7日攝)
此次雕塑展選址烏魯木齊文化公園,恰逢春日花期,游客既可在會展大道賞花,亦能徜徉于公園湖邊的藝術長廊。
這個春天,不妨約上三五好友或攜家人,一同走進烏魯木齊文化公園,邂逅一場藝術與歷史的對話,品味雕塑里的“新疆故事”。
文 圖 /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記者 趙劍塵 雷婷
視頻 / 烏魯木齊市融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