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訊社青海訊(記者 保積來 通訊員 李義霞 白有霞)夕陽無限好,人間重晚晴。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千百年來這是老百姓最樸實的心愿。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要優化基本養老服務供給,培育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健全公辦養老機構運營機制,鼓勵和引導企業等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推進互助性養老服務,促進醫養結合。互助縣不斷優化養老服務方式,從老年人實際需求出發,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穩步推進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項目,打通養老服務“最后一公里”,實現居家養老“零距離”。
銀奶奶,我今天又來看你了,你今天需要的服務有哪些,你告訴我們,哪里臟了我們就收拾哪里。
近日,記者在青海省海東市互助縣臺子鄉恰卡村銀守花家看到,互助家政集團有限公司的家政從業人員藏有芳正在為銀守花老人提供家庭養老照護相關服務。在近兩個小時的時間里,她和同事為老人打掃衛生、收拾家務、按摩、洗腳,干完活還陪老人聊了會兒天,并詳細詢問老人的生活及飲食起居等情況,傾聽老人心聲,以確保老人的困難得到及時解決。
(一個月)來兩次,來了之后哪里臟了就收拾哪里,衣服臟了也給我們洗,我特別感謝他們,共產黨的政策好,把我們照顧得特別好,我心里很高興。互助縣臺子鄉恰卡村村民銀守花激動的說。
今年71歲的銀守花老人和老伴,雖然身體還算硬朗,但患有心腦血管疾病加之常年腿疼活動不便。經相關部門評估,銀守花被確認為居家養老服務對象,家政從業人員每月至少兩次上門為她提供家政服務。
我們會根據老人不同的需求提供至少2個小時的服務,讓老人居家也能享受到專業化、個性化的照護服務,讓困難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也能更加舒心?;ブ艺瘓F有限公司從業人員藏有芳說。
互助縣總人口超43萬,勞動力達18.6萬人,其中11.2萬人為外出務工群體。許多老年人存在照護需求,對此,互助縣持續推進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為做到服務對象精準化,互助縣通過公開招投標確定具有評估資質的第三方專業評估機構,科學合理評估確定老年人能力等級和享受政府購買服務補貼資格。今年以來,互助縣采取互助家政結合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的形式,為全縣9個鄉鎮、3446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互助家政嵌入居家養老體系,既帶動了一部分家政從業人員就業,也能為有需要的老年人群體提供專業化、精細化的服務。
近年來,互助縣民政部門以滿足特殊困難老年人多層次居家服務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為目標,不斷延伸服務范圍,優化政府購買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模式,與“互助家政”服務品牌高度融合,積極探索“居家服務+家政”“養老助餐+家政”等養老服務模式,用情用心做好老年人居家服務工作。據了解,2024年,全縣撥付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費691.13萬元,共有7641人享受居家養老服務。
我們的服務對象以年滿60周歲的城鄉低保、特困、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重點優撫對象和年滿80周歲的社會老年人為主,經專業機構進行老年人綜合能力評估,按照完全自理、輕度、中度、重度失能4個等級分別制定了不同的服務方案,分類分檔提供家政便民、生活照料、文體娛樂、送餐助餐、康復理療等服務內容。通過政府買單,家政上門服務的方式,為評估認定的老年人提高專業化、精細化的服務,真正實現了讓養老變享老的轉變,提高了老年人的獲得感和幸福感?;ブh民政局副局長李世鵬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