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體育賽場動態,關注中國足球風采。
U17亞洲杯在中東沙特正開展得熱火朝天。
小組賽僅僅進行了兩輪,A組的出線態勢便已然塵埃落定。
作為東道主的沙特隊與烏茲別克斯坦隊均連獲勝利,一同晉級。
中國U17與泰國U17雙雙出局,眼下僅存的懸念是小組最終排名,然而這已無關緊要。
隨著連續兩場以1 - 2的比分落敗,U17國足不僅未能闖入八強賽,更是直接喪失了下一屆世少賽的參賽資格。
國少隊已連續二十年與世少賽絕緣。此番世少賽擴軍,亞洲擁有8個參賽名額,對國少而言本是絕佳契機,只需從小組出線便可打破這長久以來的尷尬局面。然而,最終卻依舊未能如愿。
這確實應驗了部分球迷所言:想抬進去都難。
和U17情況相仿的還有國足。
2026年美加墨世界杯亞洲區擁有8.5個參賽席位。要是放在十年前,國足或許有機會躋身其中。
然而,時至今日,國足在亞洲的排名已滑落至13 - 14位。這表明,即便世界杯亞洲區的參賽名額有所增加,國足也未必能夠成功突圍。
在U17確定徹底無緣世少賽之后,主教練上村健一在接受采訪時談及了輸球緣由。他指出,球員們在比賽進行到60分鐘之后,體能就難以支撐了。
于是,便有球迷留言表示疑惑:既然球員在60分鐘之后體能明顯下降,難以支撐,那為何不進行換人調整呢?即便替補球員與主力球員在水平上存在一定差距,但在主力體能嚴重不足的狀況下,替補球員的表現也不該如此不盡如人意吧。
從中國隊的換人情況來看,下半場自第60分鐘到第86分鐘丟球的這段時間里,中國隊進行了兩次換人調整。其中,魏子健被二次替換下場,實際上等同于只更換了一名球員。
而89分鐘之后的人員替換,乃是處于落后局面下的被動調整,其參考價值較為有限。
換言之,于上村健一而言,他已然明晰輸球的緣由,卻并未做出行之有效的調整。
并且從中國隊的兩粒失球情形來看,均是在專注度層面暴露出問題,意識存在欠缺,并非是對手憑借出色體能沖刺從而甩開了我們的年輕球員。
自宋凱領銜的新一屆足協組建以來,明確了國字號各梯隊的主要目標。
在男足領域,U17成功闖入世少賽,U20晉級世青賽,而成年國足也表現不俗,打入18強并位居前4,獲得了附加賽的參賽資格。
時光流轉,當下的賽事進程頗為嚴峻。國青與國少均已提前告別賽場,而國足在8場比賽中6次落敗,處于小組墊底之位,已然徘徊在出局邊緣。若想躋身前4,唯有寄望奇跡降臨。
就當前情形而言,新足協所提出的三項要求,極有可能全部淪為空談。
無論怎樣,球迷對中國足球的熱忱始終如一,心底里無不殷切期盼著國足能夠登上國際舞臺。然而,一次次的失利循環往復,顯然難以讓球迷釋懷與滿足。
足協應當有的放矢,精準找出癥結所在,并加以妥善解決。
對于此事,大家有何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