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3月,聽聞陳賡去世,在上海休養的粟裕悲痛得當場暈了過去。
蘇醒過后,粟裕硬要過去陳賡病房見老戰友最后一面。
陳賡和粟裕雖然并肩作戰機會不多,可是這一切都不妨礙他們之間有著深厚的革命友誼。
1958年,粟裕在軍委擴大會議上被嚴厲批評時,陳賡不顧政治風險,實事求是得為粟裕說了真話。
一、粟裕和陳賡的革命友誼
粟裕和陳賡都是湖南人,南昌起義時,陳賡是營長,粟裕是班長。
戰爭時期,粟裕和陳賡交集并不多,抗戰時期,陳賡是八路軍第一王牌旅旅長,粟裕則是新四軍戰功最大的師長。
解放戰爭時期,二人一個在中野,一個在華野,接觸機會也是不多。
1951年11月,粟裕擔任副總長后,他想到了陳賡,正是在粟裕建議下,中央才將陳賡調回國內,籌辦哈軍工。
1954年,粟裕被毛主席親自任命為總長,此時,陳賡是副總長,二人終于在一起并肩作戰。
對于陳賡,粟裕是充分信任其能力的,粟裕不在總參時,陳賡負責主持總參工作。
陳賡擔任副總長期間,曾犯下過一個小小的政治錯誤,這個時候,粟裕主動擔責,粟裕指出,這件事是他批準的,粟裕主動擔責讓陳賡極為感動。
二、陳賡總結粟裕“不受歡迎”的原因
1957年,身體不好的粟裕和陳賡,很巧合的都在上海華東醫院治療休養。
二人身體一直都不是很好。
陳賡就不說了,紅軍時期陳賡幾次負傷,建國后,他更是身體經常出現問題,1961年,陳賡不到60歲就去世,英年早逝的陳賡讓毛主席悲痛不已,毛主席痛苦說了一句話:這是斷我一臂啊!
聽聞陳賡去世,在廣州開會的周恩來差點暈倒。
粟裕身體同樣不是很好,解放戰爭時期,粟裕頭痛疾病就非常嚴重。
朝鮮戰爭爆發后,原本毛主席準備讓粟裕擔任志愿軍司令員,可是由于粟裕頭疼疾病嚴重到無法指揮作戰,毛主席只能放棄這個任命。
從1950年年底,粟裕一直到1951年9月才從蘇聯回到北京。
二人在華東醫院治療休養期間,沒事的時候總在一起聊天。
一天,粟裕說起自己“仕途不順”,粟裕指出,當年擔任副總長時,聶榮臻元帥對自己有意見。
現在擔任總長,彭德懷元帥也是經常批評自己。
聽完粟裕的話,陳賡開著玩笑說道:“粟裕同志,你知道古往今來,哪兩種人最容易得罪人嗎?一種是功勞太大的人, 一種是不懂迎合的人,不受歡迎的兩種人你可是全占了啊!”
粟裕聽后只能苦笑道:“也許你說的是對的。”
粟裕功勞是很大,資歷上卻顯得有些不足,這就讓一些人對他有些意見。
十大大將中,論資歷,高過粟裕的人太多了,紅軍時期,粟裕做到最高的職務是軍團參謀長,后期更是擔任紅軍挺進師師長。
應該來說,粟裕真正高光時刻是在解放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粟裕戰功太大了。淮海戰役結束后,毛主席指出,粟裕是淮海戰役第一功臣。
1955年,毛主席曾提到,不管是從哪個方面來說,粟裕都有資格評為元帥。
不過,在粟裕幾次推辭下,軍委最終授予粟裕大將軍銜,某種意義上,粟裕沒能獲得元帥軍銜,資歷稍微差一些是一個主要原因。
資歷稍顯不夠,卻位列大將之首,這自然讓一些人對粟裕會有些想法。
對于陳賡所說的粟裕不懂迎合,事實上,這是指粟裕政治智慧不夠高。
林彪曾經說過,粟裕是真正的軍事天才,可是政治上,粟裕卻顯然不夠優秀。
1951年,粟裕擔任副總長期間,因為一些政治因素,粟裕做得一些事情,讓聶榮臻有些意見。
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粟裕私自召集幾個軍隊負責人研究攻打臺灣外圍島嶼事宜,這讓彭德懷非常不滿,彭德懷指出,在沒有得到毛主席和軍委批準下,粟裕私自召開這樣的會議,是嚴重的越權行為。
1958年,粟裕在沒有得到軍委授權和批準的情況下,擅自通知駐朝鮮最后一批志愿軍撤軍回國,彭德懷得知此事后,大為惱火。
三、1958年后粟裕“仕途”很不順
1958年,在陳賡說粟裕“不受歡迎的兩種人全占”一年后,彭德懷召開了軍委擴大會議。這次會議上,幾位元帥對粟裕進行了批評。
隨著參加會議的軍隊干部多達一千多人時,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批評粟裕。
會議期間,有人竟然批評粟裕不會打仗,陳賡聽后氣得當場發火起身發言道:“粟裕不會打仗誰會打仗?請他站出來。”
葉劍英元帥在會議上說了公道話,葉劍英指出,粟裕的確犯下過錯誤,但要說粟裕犯了個人英雄主義和越權錯誤,這是不至于的,應該來說,粟裕只是有點驕傲。
蕭勁光大將也為粟裕說了話。毛主席和蕭勁光談話時,蕭勁光實事求是得提到,粟裕對于黨的忠誠,是毫無疑問的。
會議最后,毛主席親自出面發言到,不管如何,粟裕對于新中國的貢獻,是不可抹殺的,對于黨,粟裕也是忠誠的。
在毛主席一番發言下,粟裕順利過關,不過,不久之后,粟裕總長職務還是被解除,黃克誠接任總參謀長之位。
應該來說,從1958年開始,粟裕的“仕途”就不順了。
同年9月,粟裕開始擔任軍事科學院副院長,從此,粟裕基本脫離了軍隊。
之后二十多年,粟裕再也沒有進入軍隊核心部門工作過。
1984年2月,粟裕病逝,粟裕夫人楚青在粟裕去世后,多次提到,未能平反是粟裕一生的遺憾。1994年,軍委以文章的形式為粟裕平反。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粟裕1958年后“仕途不順”,這反而讓粟裕“因禍得福”,因為粟裕早早“靠邊站”,這讓他在十年特殊時期反而沒有受到過什么政治沖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