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案例、學校清單和人數我放在最后面了,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拖到下方去看。
——前情提要——
之前就有博主說美國現在不安全,但因為自己不是那個群體,也沒有看到太典型的案例就沒有寫這個話題,最近,一個很夸張的案例擺在眼前,再不寫就真的是對不起廣大瓜友了。
關于美國能不能反猶在特朗普就任之前還只能算一個梗,因為盡管反猶法案當時鬧得轟轟烈烈,但畢竟沒有通過。
但今年,特朗普把“反猶”和驅逐移民兩個鐵血政策加在一起,美國不能“反猶”就不再是一個議題而是一個事實:
為什么一個合法的留學博士生生會被人當街抓捕?
為什么AI的進步沒有用于改進民生就用在了監控反猶言論?
為什么在美國,卻不能支持巴勒斯坦?
為什么一個并沒有“反猶”事實的人會被人當街逮捕?
最恐怖的還是美國政府的表述:
不管是簽證還是綠卡都不能代表可以安全地呆在美國,如果你有“反猶”或“反猶”傾向的話,一律會被驅逐出境。
可怕的事實有這樣幾個
一
蒙面特工 當街綁走
現場監控視頻顯示
至少六名蒙面特工(國土安全部)
以“類似綁架”的方式
將其帶走并沒收其手機
厄茲蒂爾克
剛剛離開她
在薩默維爾的家
去見朋友
當街就被
美國國土安全部特工拘留
二
州法官的禁令被無視
盡管馬薩諸塞州
聯邦法官
英迪拉·塔爾瓦尼(Indira Talwani)
于3月25日晚下令
禁止政府
將其轉移出該州
但次日
她仍被移送至
路易斯安那州
巴西勒的移民拘留中心
三
指控罪名 沒有細節舉證
DHS發言人
特里西婭·麥克勞克林
(Tricia McLaughlin)
聲稱厄茲蒂爾克參與了
支持哈馬斯的活動
并稱簽證是特權而非權利
但未提供具體證據或指控細節
四
唯一的罪行是要求學校
承認巴勒斯坦的種族滅絕的文章
厄茲蒂爾克
曾于2024年
與三名學生合寫
《塔夫茨日報》專欄文章
批評校方未回應
承認巴勒斯坦種族滅絕
和撤資以色列關聯企業的訴求
但文中未提及哈馬斯
她并未深度參與
反以抗議
僅行使言論自由
盡管她在專欄文章中
沒有提到哈馬斯
但美國國土安全部
發言人表示
她“參與了支持哈馬斯的活動
哈馬斯是一個
以殺害美國人為樂的
外國恐怖組織
先不管美國國土安全補對哈馬斯的胡亂定義,全世界眼睜睜看到的是巴以沖突,不是美以沖突。更抽象的是,就算是在以色列內部,就算人數稀少,支持巴勒斯坦建國的也不是沒有。一部分是想要結束沖突,一部分是相信上帝的旨意,認為猶太人根本不應該建國。
萬萬沒想到,在美國僅僅因為發表一篇并不激烈的文章,就要取消簽證驅逐移民的程度了。我都不說美國言論自由喂狗吃了,因為狗都不吃這玩意。
盡管上面信息大家覺得很夸張了,但更快夸張的在后面。
簡單說,就是猶太右翼團體,開發了一個專門識別參加支持巴勒斯坦游行者的面部特征的APP。
然后將他們識別出來的名單交給交給美國政府,并要求驅逐這些人。
同一軟件還被用來查看在美國大學進行數月的親巴勒斯坦游行期間拍攝的圖像。一個右翼猶太團體表示,一些認同該工具的人在其提交給唐納德·特朗普總統政府的名單上,敦促根據他關于驅逐參加“親圣戰”抗議活動的外國學生的呼吁將他們驅逐出境。
“這是一個非常令人擔憂的做法。我們不知道這些人是誰,也不知道他們用這些信息做了什么,“美國-阿拉伯反歧視委員會(American-Arab Anti-Discrimination Committee)全國執行主任阿貝德·阿尤布(Abed Ayoub)說。“從本質上講,政府是在外包監控。”
右翼猶太組織貝塔爾(Betar)的發言人表示,該組織向官員提交的九所大學的外國學生和教職員工名單中,包括當時即將上任的國務卿馬爾科·盧比奧(Marco Rubio),他決定撤銷哈利勒的簽證。
也就是說
現在的美國政府
允許猶太右翼團體
利用AI手段識別
并舉報所有
親巴勒斯坦的人
在這里最夸張的
甚至不是政府
監控了言論自由
而是政府把舉報權利
外包給猶太右翼的
私人組織
就跟當初“反猶法案”
對反猶的認定一樣
只要“猶太組織”認定
這個人反猶
這個人就觸犯了反猶法案
最可怕的是
這還不是一個
固定的部門或組織
也不固定人群
也就成功地造就了
風聲鶴唳
人人自危的效果
只要有猶太這個皇上皇存在
不管美國怎么號稱自己是
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不管怎么張牙舞爪地威脅全世界
終究只能淪為一個笑話
因為身為美國人
你可以反對美國政府
卻不能反以反猶
所以
我們是不是可以說
猶太人
才真正是美國的主人呢
延伸閱讀:2025年3月美國發生的相關案例
特朗普政府以“反恐”和“維護外交政策”為由,援引《移民法》第212(f)條款,擴大對支持巴勒斯坦群體的執法行動。據披露,美國已對哥倫比亞大學、塔夫茨大學等60所高校展開“反猶主義調查”,并威脅切斷聯邦資助以迫使校方配合。學生和平抗議被定性為“支持恐怖主義”,而親以色列言論不受同等審查。
1. 哥倫比亞大學巴勒斯坦裔研究生馬哈茂德·哈利勒(Mahmoud Khalil)
背景:哈利勒是巴勒斯坦難民出身,擁有美國綠卡,妻子為美國公民且已懷孕。他因參與哥倫比亞大學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議活動,并在談判中擔任學生代表,被校方指控涉嫌13項“違規行為”(包括與社交媒體帖子相關的指控)。
2025年3月8日,移民和海關執法局(ICE)特工進入其宿舍實施拘捕,隨后將其轉移至新澤西州移民拘留所。美國政府指控他“支持恐怖組織”,并啟動吊銷綠卡、驅逐出境的程序。
2. 布朗大學黎巴嫩學者遣返事件
一名持有效簽證的黎巴嫩學者因手機中存有真主黨領導人照片等“敏感內容”,被美國當局強制遣返。該事件未公開具體法律依據,但被指與特朗普政府打擊“涉恐關聯”政策相關。
3. 康奈爾大學華裔學生戴佳宇(Patrick Jayu Dai)極端言論案
戴佳宇因在社交媒體發表極端反猶言論(如威脅殺害猶太學生),被判處21個月監禁及后續監管。盡管其言論屬個人行為,但案件被美國政府作為“打擊校園反猶”的典型案例。
4. 哥倫比亞大學韓裔學生鄭允瑞(Yunseo Chung)驅逐案
鄭允瑞為美國合法永久居民,因參與親巴勒斯坦和平抗議,于2025年3月5日被捕。ICE以“危害美國外交政策安全”為由簽署行政逮捕令,試圖將其驅逐至韓國。
5. 哥倫比亞大學印度研究生蘭賈尼·斯里尼瓦桑(Ranjan Srinivasan)
因參與支持巴勒斯坦活動,其學生簽證被國土安全部吊銷,被迫逃往加拿大。事件未公開具體證據,凸顯美國對國際學生政治表達的壓制擴大化。
總而言之一句話
特朗普確實以
以色列都想象不到的方式
支持了以色列
難怪
以色列可以理直氣壯地說聲
國際社會這條街
打聽打聽誰是爹
對能想到
當時間走到了
2025年
我反而對那些因為支持烏克蘭
而痛罵美國和以色列的烏粉們
拭目相待了
最近被吊銷簽證并遣返的不完全學生清單: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8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報告稱,至少有八名學生受到特朗普政府最近一連串學生簽證吊銷的影響。
Central Michigan University: 4
據學校稱,中密歇根大學的四名在校和前學生的簽證已被吊銷。
科羅拉多州立大學: 6
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報告了 6 名受影響的學生。
哈佛大學: 5
哈佛大學報告說,三名學生和兩名應屆畢業生的學生簽證被吊銷。
肯特州立大學: 3
肯特報告稱,迄今為止有三人受到學生簽證吊銷的影響。
明尼蘇達州立大學:5
據報道,在明尼蘇達州立大學就讀的五名學生受到影響。
北卡羅來納州:2
學校表示,兩名來自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國際學生的學生簽證被吊銷。
俄亥俄州立大學: 5
俄亥俄州立大學報告了 5 人受到最近鎮壓的影響。
斯坦福大學:6
斯坦福大學表示,四名在校學生和兩名應屆畢業生的學生簽證已被吊銷。
加利福尼亞大學系統:未知
盡管尚未提供估計值,但加州大學學校系統表示,其校園——包括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和加州大學歐文分校——都受到了影響。
辛辛那提大學: 未知
辛辛那提大學報告稱,“少量”受影響的國際學生。
科羅拉多大學: 2
科羅拉多大學報告稱,最近幾周有兩名學生受到影響。
University of Kentucky: 未知
肯塔基大學(University of Kentucky)表示,其“一小部分”學生受到了影響。
馬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 5
馬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報告說,該校有五名學生最近被吊銷了簽證。
密歇根大學: 4
UM 報告稱,最近幾周有四名國際學生受到影響。
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4
據學校稱,UNLV 的四名學生受到最近強調學生簽證撤銷的影響。
俄勒岡大學:1
據學校稱,一名在俄勒岡大學就讀的學生也受到了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