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方法論:
圍棋“小白”如何進行形勢判斷
圍棋以占地的多少來決定勝負。作形勢判斷,要考慮的是黑白雙方圍空的大小。而在空已確定后再作形勢判斷,就有為時已晚的感覺。所以,形勢判斷只有在序盤和中盤,才能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那么,你能對下面的盤面進行形勢判斷嗎?
第一次形勢判斷的時期,一般是在布局階段的三十來著左右。因為僅一個子無法計算空,但是每一手棋都有很大的威力,所以在布局階段的形勢判斷,應當將先手效力考慮進形勢判斷的條件之內。下面,選擇序盤中的常見形狀,來說明空的計算。
圖1(托退定式)
右下角的定式,是托退定式的一種變化,雖然這一變化如今已不太常見,但仍具有一定的研究意義。這里黑白各用了四個子,都得到了一些實空,容易比較。而其他定式因為外勢與實利出現了較大差別,就要比較一些不同的東西,因此需要一定的技能和經驗。
圖2
(黑15目,白9目)
以紅藍線為界,計算空的大小得出如上結論。
以紅藍線為界,計算空的大小得出如上結論。
就是說,這個定式雖然各使用了四個子,卻出現了黑空15日,白空9目不平等的結果。這能不能說是兩分局面呢?
應該說,這是兩分的局面。
圖3
現在。再來回顧一下定式的次序。這個定式由白1一間高掛開始,至白7結束,一間高掛不利于占空,但相對于黑棋,白棋有兩子居于四線,并將黑棋壓在三路。因此,白空相對少一點也是不得已的。白空不足的部分,有對中腹強大的勢力來補足。
所以,如果把這個勢力計算在內,這個定式大體上是兩分的。
一般情況下,用這一的要領來計算空,可以做出初步形勢判斷。但是,也有特殊的情況,有些棋靠簡純的加減計算是無法求出空的,這就需要棋手擁有一定的棋感和技巧,而且,不同的棋手對同一局面的優劣判斷甚至會截然相反,對于這些復雜的情況,在這里就不做說明了。另外,即使空能夠計算,隨著棋局的發展,也會有增有減,直到一局棋的最后,要反復進行若干次形勢判斷,選擇與當時的形勢相適應的應手。
圖4
現在,讓我們回到文章開頭的問題。如何對這一局面進行判斷。
黑24實目+15目“勢力范圍”。
白10實目+24目“勢力范圍”。
由于這是一盤上世紀的對局,黑貼5目,因此這一局面目數大體相當,不過因為黑棋是先手而且白左側四子很弱,這應當說是黑方優勢的局面。
圖5
接下來我們繼續看棋局的走向。這里左邊的行進和右下的交換有互相打入的味道,粗略估算可知,雙方的空大體上是平衡的。然而,這依舊是黑優勢的局面,而這是為什么呢?
我們繼續看棋局的走向。
圖6
行棋至此,有必要做一次較為精準的形勢判斷,不過現在盤面上還有不少地方沒有確定,因此要先進行簡單定型之后再做考慮
圖7(圖8)(圖9)
左上角,從白1接到黑4止,是容易計算空的常見形。白5關,右邊也可計算為白空。
黑空-—右上19目+上邊3目+左邊8目+右下12目=42目。
白空一一左上10目+右邊8目+下邊14目+貼目5目=37目。
從左邊伸向中腹的白棋和上方的拆二棋形較差,再加上周圍黑的厚味,很難圍出空。此外,黑爭到先手的有利條件,也要加進形勢判斷的條件之中。
如此,可以得到黑優勢的結論。
以上是一些在對局中可以運用的形勢判斷技巧,各位讀者不妨在對局中嘗試一下,如果您有不同意見,也歡迎批評指正!
補充說明:本文靈感來源于筆者小時候讀看過的一本布局書,為了避免ai算路對形勢分析的影響,在實戰部分選擇了兩位上世紀的九段高手的對局(白:武宮正樹vs黑:石田秀芳),同時為突出本文敘述重點,未對對局中的棋手決策進行分析,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研究一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