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歲的老趙,多年來一直被胃炎所困擾,平日里在飲食上也是小心翼翼,生怕一個不注意就加重胃病。
最近,鮮棗大量上市,老趙嘗了一個,那清甜脆爽的口感瞬間征服了他的味蕾,從此便愛上了吃冬棗。他通常7點多吃完晚飯,可到了睡前十點多,肚子就開始咕咕叫,這時候他就會抓上一把鮮棗,吃得津津有味。
起初,老趙覺得這樣既能解饞,又不會像吃其他零食那樣有負擔。然而,沒過多久,他就感覺胃里不太對勁了,時常胃不舒服,還伴有胃脹氣,有時候還會隱隱作痛。老趙心里犯起了嘀咕,趕緊去醫院做了個詳細檢查。
檢查結果一出來,醫生告訴他,胃病加重了,而罪魁禍首很可能就是那每天睡前吃的冬棗。原來,冬棗雖然營養豐富,但質地堅硬,膳食纖維含量高,對于有胃炎等胃病的人來說,很難消化,容易加重胃部負擔,引發不適。
經常吃水果,對身體有什么好處?
水果是健康飲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經常吃水果,對身體有諸多好處。
1.補充營養,增強免疫力
水果富含多種維生素,如維生素C、維生素A等。維生素C是強大的抗氧化劑,能增強白細胞活性,幫助身體抵御病菌入侵,預防感冒等疾病;維生素A對視力、皮膚健康至關重要。水果中的礦物質,像鉀元素,有助于維持心臟正常功能和血壓穩定。這些營養成分協同作用,能增強人體免疫力,讓我們少生病。
2.促進消化,維護腸道健康
水果中豐富的膳食纖維就像腸道的“清道夫”。它能夠增加糞便體積,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例如蘋果,其含有的果膠等膳食纖維,能讓糞便變得松軟,更容易排出體外。而且,膳食纖維還能為腸道有益菌提供“食物”,維持腸道菌群平衡,提升腸道消化和吸收能力。
3.抗氧化,延緩衰老
水果中的抗氧化物質,如花青素、類黃酮等,能清除體內自由基,減少自由基對細胞的損傷。自由基是導致衰老和多種慢性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多吃水果可以減緩細胞老化速度,讓皮膚保持彈性,減少皺紋產生,讓我們從內而外散發健康光彩。
水果中的糖分雖天然,但攝入過多也會給身體帶來負擔:
血糖波動:大量糖分進入體內,會迅速升高血糖,尤其是本身血糖調節能力較弱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血糖大幅波動不利于病情控制,還可能引發頭暈、乏力等癥狀。
體重增加:糖分屬于熱量來源,過多攝入且未被及時消耗,就會轉化為脂肪堆積在體內,導致體重上升,增加肥胖風險。
牙齒損傷:水果糖分與口腔細菌結合,會形成酸性物質,腐蝕牙齒,長期如此易引發齲齒,出現牙痛、牙齒敏感等問題。
肝臟壓力:水果中的果糖主要在肝臟代謝,過量攝入會加重肝臟負擔,長期如此可能引發脂肪肝等疾病。
所以,即便水果健康,也要控制攝入量,保持飲食均衡,才能讓身體更好地吸收營養,維持健康狀態。
4種水果可能會加重胃病,再愛也要管住嘴
胃病患者日常飲食需格外注意,有些水果看似健康,卻可能加重胃病,除了文章開頭說的冬棗,以下4種胃病患者也要少吃:
一是山楂。山楂酸甜開胃,但它富含果膠和單寧酸,與胃酸結合易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可能引發胃結石,導致胃痛、胃脹,甚至胃出血、胃潰瘍。
二是獼猴桃。獼猴桃性寒,過量食用會損傷脾胃陽氣,導致腹痛、腹瀉。它所含的維生素C和果膠會刺激胃酸分泌,加重胃部負擔,引發反酸、燒心。
三是柿子。柿子中含有大量鞣酸,空腹食用或在胃酸較多時食用,鞣酸會與胃酸、蛋白質等結合形成胃柿石,引發胃痛、惡心、嘔吐等癥狀。
四是檸檬。檸檬酸性極強,會刺激胃黏膜,增加胃酸分泌,容易加重胃部炎癥,引起反酸、燒心等不適。
胃病患者要管住嘴,少吃這些水果,選擇溫和、易消化的食物,才能更好地保護胃部健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