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體重,不只是數字,更是身體的“健康信號”
在追求健康生活的時代浪潮,體重管理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為響應國家“體重管理年”行動,滿足居民對科學體重管理的需求,澧縣城頭山鎮中心衛生院聚焦“科學體重+體質調理”雙重目標,整合傳統中醫智慧與現代健康管理理念,達到科學減重,預防肥胖相關慢性病的目的。
體重控制刻不容緩
衛健委面向公眾發布的《體重管理指導原則(2024年版)》指出,有研究預測,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國成人超重肥胖率將達到70.5%,兒童超重肥胖率將達到31.8%。
體質指數(BMI)
體質指數(BMI)是衡量人體胖瘦程度的標準。
BMI=體重(kg)/身高(m)2
BMI多少算胖?
各年齡段正常范圍
?18--64:18.5-23.9
?65歲以上:20-26.9
?80歲以上:22-26.9
BMI在24~28為超重,≧28為肥胖。
肥胖有分為輕度(28~32.5)、中度(32.5~37.5)、重度(37.5~50)、極重度(>50)
“在看診中,我們接觸的人群,很多疾病都是由于體重過高引起的,比如糖尿病、高血壓、脂肪肝等代謝性疾病,開設體重管理門診很有必要。”澧縣城頭山鎮中心衛生院主治醫師李小英介紹,隨著生活條件越來越好,肥胖成為市民普發的“亞健康”隱憂。通過體質辨識、體脂分析、指標檢測等多項科學評估手段,精準識別肥胖原因。再根據肥胖原因,制定中醫中藥調理的個性化方案。在治療方式上,通過中醫針灸、耳穴、埋線及推拿拔罐,對肥胖及血脂高的患者提供個性化治療,長期隨訪與管理,醫務人員線上監督和咨詢,定期進行體重、血糖、血脂等指標的監測,動態調整治療方案。同時,提供健康療效、科學飲食和規范管理,提升服務的專業性和全面性。李小英介紹,通過開展體重管理,提高群眾對健康飲食和科學運動重要性的認識,改善居民的生活習慣,實現以體重管理“小切口”破解慢性病防控“大問題”。
中醫減重受追捧
4月7日,在城頭山鎮中心衛生院中醫館,張先生正在復診。經過體重測量,主治醫師李小英詢問其上周針灸后飲食,以及身體情況。
“最近中醫針灸減肥比較火,沒想到家門口衛生院也有。針灸后,食欲明顯下降了,身體好像也變輕盈了,感覺不錯。”張先生說,3月份,他在中醫館就診后,大概減了6斤左右。
李小英介紹,張先生腹部脂肪較多,適合采用八卦針灸法為其治療,腹部八卦穴位于腹部,這里分布著任脈、沖脈及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等多條經絡。針灸此部位能夠刺激到上述經絡中的穴位,進而起到健脾胃、助運化的作用,有利于祛濕氣、消水腫,長期堅持還具有一定的塑形功效。此外,八卦針灸還能調節胃腸功能和內分泌系統,改善消化吸收能力,從而影響食欲,促進新陳代謝,消耗體內脂肪,導致體重下降。
不盯體重秤,先調「易瘦體質」
拒絕表面減脂!通過「舌象+脈診+體質辨識」精準辨證:
?痰濕型肥胖(肚子松軟、舌苔厚膩):拔罐+茯苓山藥粥,化痰祛濕,喝出“輕盈感”;
?氣虛型肥胖(乏力易累、動則出汗):艾灸+黃芪黨參茶,健脾補氣,激活身體“燃脂引擎”;
?濕熱型肥胖(口苦便秘、愛長痘):藥浴+荷葉冬瓜湯,清熱排毒,從“內火旺”到“身體爽”。
體重管理門診時間地點
時間:周一至周日(上午8:00-12:00)
地點:澧縣城頭山鎮中心衛生院
用專業守護體重,用健康擁抱生活,讓我們從“管理體重”開始,筑牢慢性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您的健康,值得更用心的對待。
來源:澧縣城頭山鎮中心衛生院
作者:蔣喬伊
醫生簡介
李小英
中醫針灸理療科主治醫師 中醫類別全科醫師
湖南省針灸學會常德分會理事,常德市中醫藥學會針灸專業委員會委員,從事本專業臨床20余年,擅長臨床各種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運用針刺、艾灸、拔罐、溫針灸、火針、梅花針、放血療法、穴位貼敷、穴位注射、刮痧、推拿等治療技術治療各種頸、肩、腰腿痛、面癱、各種急慢性損傷、中風后遺癥、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失眠、肥胖等病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