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不少類似的論調,今天更多了,以下是個人的一些理解。
一、機制設計決定其環境適應性遠超預期
量子弱點的版本紅利,當前版本(3.2)深淵量子弱點覆蓋率高達70%,虛構敘事新增的“記憶回溯”buff提升30%破防效率,與遐蝶的量子屬性+減抗機制天然契合。策劃在開發者訪談中明確強調“量子體系將持續作為核心環境”,未來版本即使推出新機制,量子隊仍保有競爭力。
“量子記憶”系統的策略延展性,遐蝶的“量子記憶”允許技能回溯,未來若推出能重置戰斗節點的輔助(如3.3虛數角色“時隙”),其爆發周期將大幅縮短,機制具備長期保值潛力。
獨一份的背包復活機制,即使遐蝶不進隊伍,其專屬天賦“月繭”能為全隊提供一次復活機會,在混沌回憶等高難本中降低翻車率,顯著提升游戲體驗。
二、傷害不足?——輸出能力與星魂/配隊的正反饋關系
光錐與星魂的質變提升
專武“讓告別,更美一些”:提供30%生命上限、30%無視防御、12%行動提前,實測輸出比大月卡光錐高15-20%,且拉條機制確保首輪兩動。
二命質變:死龍額外兩次吐息+100%自拉條,總傷提升37.35%,實測對單傷害超越黃泉/流螢等老牌大C,對群略遜于黑塔但差距可接受。
配隊優化后的實戰表現
量子隊體系:遐蝶+緹寶(增傷拉條)+加拉赫(群奶+減防)+星期日(補量子C/增傷),虛構敘事評分輕松4萬+。
數據對比:0+1遐蝶對單傷害比景元高18%,攜帶一魂星期日時,滿疊大月卡光錐輸出達專武82.1%,低配也有競爭力。
操作與傷害倍率的關系
死龍“噴吐”策略:通過控制血線(40%生命值消耗/次)實現高額群傷,滿層天賦+6層吐息增傷可達180%,自爆附帶6次彈射傷害,需結合實戰節奏。
三、生存與配隊“自閉”?——策略性優化與容錯保障
燒血機制的主動可控性:戰技主動消耗全隊生命值充能,配合加拉赫的群體治療、死龍鎖血機制(替隊友承傷)及月繭復活,生存壓力可通過操作規避。
配隊并非“絕對綁定”:緹寶為核心增傷拐,但佩拉、阮·梅、記憶主等角色也能提供有效輔助,未來虛數C(如“時隙”)可能進一步適配。
深淵長線作戰優勢:速度越慢死龍召喚頻率越高,配合詩人套的暴擊率加成,在多波次戰斗中表現優異,符合深淵環境需求。
四、事實與數據:為何“后悔論”不成立
保值周期:星穹角色平均淘汰周期為10個月,遐蝶憑借獨特機制至少可維持6個月主流地位,遠超平均線。
玩家實戰反饋:3.2版本虛構敘事中,0+1遐蝶配合合理配隊可穩定2-3T通關,部分高練度玩家實現0T速殺,輸出能力被低估。
命座與性價比:0+1即可體驗完整機制,二命質變,后續命座提升平滑,符合“平民可用、氪佬更強”的梯度設計。
爭議點:高配依賴、配隊限制、操作門檻。
應對策略:
- 量子隊玩家/XP黨:必抽,體驗質變;
- 無量子體系玩家:可觀望,等待后續輔助優化;
- 低配玩家:合理配隊(如加拉赫+四星光錐)仍能發揮強度,避免三拐一高壓配置。
遐蝶作為機制獨特的量子燒血C,短期統治力源于環境紅利,長期價值在于策略延展性。所謂“后悔論”多因未理解其機制或配隊不當,實際強度在合理配置下遠超預期,況且二周年活動給這么多,把遐蝶拉起來是有可能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