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晚7點,渝北區圖書館紫薇路分館內光影交織,二十余名青年手持手機,或俯身貼近桌面靜物,或仰頭捕捉建筑輪廓,鏡頭快門聲此起彼伏。
這是渝北區青年文藝夜校第三期培訓班,也是紫薇路分館手機攝影課的首場課堂。作為渝北區推進“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建設的重要舉措,青年夜校以“理論+實戰”雙軌教學模式,為零基礎青年打開藝術創作的大門。
“打開專業模式,調整ISO和快門速度,就能控制畫面明暗層次。”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陳云元老師站在投影屏前,逐幀解析手機攝影的底層邏輯。首節課以“光影與構圖”為核心,陳老師從手機相機的基礎設置切入,現場演示如何利用專業模式突破自動拍攝的局限。學員們跟隨指導,紛紛嘗試調整參數,探索夜間燈光的拍攝技巧。
實戰環節,陳老師以會場的幾何建筑為案例,講解“三分法構圖”與“引導線構圖”的運用。“注意線條的延伸感,讓畫面更有張力!”陳老師一邊示范,一邊穿梭于學員之間,手把手指導學員調整拍攝角度。學員李女士將手機貼近地面,仰拍長廊頂部的弧形結構,興奮地展示作品:“原來仰拍能瞬間讓普通場景變大片!”
“課程設計特別‘接地氣’,從怎么拿穩手機到高級修圖,全是實用干貨。”學員王女士表示,夜校解決了她“想學攝影卻無從下手”的痛點。據悉,本期手機攝影課共設置8次課程,涵蓋花卉、人像、美食、建筑等八大主題,后續還將深入講解夜景長曝光、微距拍攝等進階技巧。許多學員課后仍圍在老師身邊討論,遲遲不愿離開。
“青年夜校不僅是技能課堂,更是一個激發創造力的平臺。我們希望青年在這里不僅是學習技能,更能感受到文化對生活的滋養。”龍塔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中心負責人表示。
通訊員 辜婷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