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之畔,太湖之濱,江陰——這座以“中國制造業第一縣”聞名于世的城市,始終承載著蘇商精神的厚重底蘊。從近代民族工商業的萌芽到現代產業集群的崛起,從鄉鎮企業“蘇南模式”的創新到全球化產業鏈的深度參與,江陰用敢為人先的魄力與腳踏實地的耕耘,書寫了中國縣域經濟發展的傳奇。
4月10日,“國緣V9·問道2025蘇商高質量發展城市論壇”首站將在無錫江陰啟幕。這座以改革為魂、以開放為翼的智造名城,將以“改革破局 開放聚勢”為主題,匯聚政商學界領袖,共探高質量發展新路徑,為蘇商群體破局聚勢提供實踐樣本。
江陰密碼:改革與開放的縣域經濟標桿
1、制造業高地:鏈式思維構筑產業壁壘
江陰以全國萬分之一的土地,2024年創造了5126億元的GDP,孕育了58家上市公司,被譽為“中國資本第一縣”。2024年,江陰企業總數突破9.5萬家、規上工業企業近2700家,全年完成規上工業產值超7500億元、增長5.0%,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6%。全年完成工業投資416.25億元、增長7.5%,新增入庫項目273個、總投資410.2億元;新增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2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8家,獲評省制造業領航企業10家。目前,全市有2萬多家制造企業,涉及31個制造業門類中的30個,形成高端紡織服裝、金屬新材料、石化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4個千億產業集群。
江陰的成功密碼在于“鏈式思維”——從傳統紡織、冶金到高端裝備、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江陰始終以產業鏈為核心,構建“龍頭引領+生態協同”的產業格局。以興澄特鋼、長電科技、法爾勝泓昇等龍頭企業為牽引,形成了從原材料到終端產品的全鏈條閉環,打造出“既強龍頭、更筑生態”的產業競爭力。“到2025年實現集成電路產業產值超500億元,目標成為全國集成電路產業體系中的重要節點城市。”江陰市相關負責人透露。江陰正以“鏈式突圍”重塑全球價值鏈話語權。
2、科創濃度:產學研融合激活創新引擎
江陰深諳“創新濃度”決定發展高度。為解決產業“破舊立新”空間不足的難題,江陰于2021年啟動工改工作,并成為全省唯一縣級市案例入選江蘇制造強省建設改革創新典型案例。
如今,江陰交出了一份碩果累累的答卷。這里集聚了江南大學江陰校區、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江陰分所等12家高能級科研平臺,建成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超200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65件,居全國縣域前列。以遠景科技、雙良集團為代表的企業,通過“產學研用”一體化模式,將實驗室成果快速轉化為市場競爭力。
2024年,江南大學江陰校區啟用,圍繞“科創江陰”建設和江陰“345”現代產業集群打造,首批入駐集成電路學院、智能制造學院、數字科技與創意設計學院、纖維工程與裝備技術學院4所新學院。至此,一座縣級市坐擁兩所部屬“雙一流”高校,放眼全國也屬罕見。江陰正用“科創江陰”向大家展示,如何以技術破局、以智慧聚勢。
3、開放胸襟:雙循環節點鏈接全球資源
作為長江經濟帶與長三角一體化的戰略支點,江陰港年吞吐量超3億噸,躋身全球港口前20強。從共建“江陰—靖江工業園區”跨江聯動,到設立江蘇自貿區聯動創新區,江陰以開放姿態融入“雙循環”格局。2024年,江陰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18%,跨境電商交易額突破百億,印證了其“以開放促改革、以合作謀共贏”的戰略遠見。此次論壇選址江陰,正是對其“開放基因”的深度呼應。
論壇亮點:政商學研共繪蘇商新藍圖
1、領袖云集:解碼破局之道
此次論壇匯聚政經泰斗、行業領袖與新生代企業家,形成“老中青”三代智慧碰撞。第十八屆中央委員、重慶市原市長、第十二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黃奇帆將解析宏觀經濟大勢,為蘇商把脈“中國制造2025”“新質生產力”下的戰略機遇;遠東集團董事局主席蔣錫培、今世緣酒業董事長顧祥悅等領軍企業家,將分享他們的企業治理經驗、市場策略以及對新時代商業趨勢的洞察與見解等;新生代企業家代表將圍繞“改革破局 開放聚勢”話題展開對話,展現新生代企業家的創新活力。
2、議程創新:立體化賦能平臺
論壇以“問道2025”為核心,打造五大模塊:
·政商對話:江陰市委副書記、市長王琪將出席論壇并致辭,闡述“江陰模式”的改革經驗;
·大家講壇:聚焦“時代前沿”,提供前瞻洞察;
·主題演講:行業領軍、各地市龍頭企業掌門人將解碼企業破局之道;
·創新培育:啟動“蘇商(無錫)創新企業家培育工程”,為中小企業注入成長動能;
·圓桌對話:新生代企業家深度對話,展現新一代不一樣的見解。
3、品牌共振:國緣V9賦能蘇商生態
作為論壇聯合主辦方,今世緣酒業將以國緣V9高端白酒為媒介,搭建蘇商交流的“情感紐帶”。鉆石酒會上,政商領袖將共鑒“蘇商榮耀時刻”,強化企業品牌文化建設的重要性,以品牌勢能助推區域經濟共生共榮。
江陰實踐:為蘇商高質量發展提供樣本
1、改革破局:從“鄉鎮經濟”到“地標產業”
江陰的轉型之路,是一部“敢破敢立”的改革史。20世紀80年代,華西村以“集體經濟+共同富裕”模式聞名全國;21世紀初,海瀾集團以“品牌+供應鏈”顛覆傳統服裝業;如今,長電科技通過跨國并購躋身全球封測三強……江陰企業以“破界思維”打破路徑依賴,為蘇商群體提供了“改革破局”的鮮活案例。
2、開放聚勢:從“江陰制造”到“江陰智造”
江陰企業以全球化視野整合資源:雙良集團深耕“一帶一路”,在沙特建設全球最大光伏電站;遠景科技收購日本日產電池,構建零碳技術帝國。此次論壇將進一步揭示“開放聚勢”如何成為蘇商躍升的核心動能。
3、數智賦能:從“傳統工廠”到“未來工廠”
在江陰,90%的規上企業已經完成智能化改造,誕生了中信特鋼“黑燈工廠”、陽光集團“5G+工業互聯網”等標桿項目,這些企業的“智造密碼”,為傳統產業轉型提供方法論。
共赴未來:書寫新時代的“江陰答卷”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亦是江陰錨定“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目標的關鍵節點。此次論壇不僅是一場思想盛宴,更是一次行動宣言,呼吁蘇商群體以“鏈式創新”提升產業韌性,以“開放協同”拓展全球布局,以“數智融合”激活增長動能。
四月芳菲,太湖潮涌。讓我們相約江陰,在改革破局的激辯中凝聚共識,在開放聚勢的浪潮里共繪藍圖。江陰,這座千年古城、智造名城,正以“敢闖敢試”的魄力與“十年磨一劍”的堅守,為蘇商高質量發展開辟新航道,為中國式現代化書寫縣域典范。
本文來源:蘇商會
創客公社 編輯整理,轉載請注明來源
歡|迎|聯|系
文稿相關問題反饋,請聯系:zhangtianyi0510
加入城市讀者群,請聯系:chuangke-jun
文章轉載,請后臺留言或聯系:chuangke-jun
重丨磅丨報丨告
丨 丨 丨 丨 | 丨
江丨蘇丨創丨投丨圈丨年丨度丨活丨動
丨 丨 丨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