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延遲退休的實施,社保繳費政策也有不小的變動,不少人也因此有不少疑問:
社保繳費滿15年后,可不可以不繳費?
要退休了,繳費沒有滿15年怎么辦?
繳費15年和20年有什么區別?
怎么算自己的養老金?
今天就和大家說道說道!
養老金繳費15年和20年有什么區別?
先說說為什么繳費滿15年可能不行,有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只要在職,就必須繳納社保,不管自己愿不愿意。如果在職不交的話,所在單位/公司就涉嫌違法。
第二個原因,從2030年開始,領取養老金的最低繳費年限開始逐漸延長,到2039年將提高到20年。
第三個原因,養老金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在養老金替代率比較低的當下,繳費年限越多,能領的錢也越多。
這一點我們來展開說說。
根據相關規定,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一般有兩個組成部分: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注意
具有視同繳費權益并建立了視同繳費賬戶的參保人,在計發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等的基礎上,再計發過渡性養老金。
看完以上公式,有些小伙伴估計眼都花了,沒關系,馬上給大家舉例看看。
老賈
2024年3月達到法定退休年齡(60周歲),可以申領基本養老金。繳費年限15年,無視同繳費,繳費基數按上年度全省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月平均工資(2020年前為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平均繳費指數為0.6。個人賬戶存儲額有9萬元(含利息)。
2024年3月達到法定退休年齡(60周歲),和賈叔叔同等條件下繳費,但繳費年限為20年。
繳費年限延長5年增加的個人賬戶部分將體現在個人賬戶養老金中,而個人賬戶養老金也會計算相應的利息的。
就從基礎養老金來看,繳費20年的比繳費15年的,每月就可以多領:
1444.48-1083.36=361.12元。
我還是是不懂,平均繳費指數為0.6,是怎么來的?
看到這里可能大家對這個“本人平均繳費指數”和“繳費指數”有點難理解。
? 假設沒有視同繳費的情況下,非常簡單地來說,如果你每月按4800元工資參保繳費,當時相應的上年度全省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月平均工資(2020年前為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8000元,則繳費指數=4800÷8000=0.6。
?而“本人平均繳費指數”,就是每月的“繳費指數”之和÷繳費總月數。
當然,每年的月繳費工資和全省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計發基數都會有所調整,具體再以實際來計算,以上僅用于理解~
從例子我們可以看到,養老金計發遵循“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原則。即繳費年限越長,基本養老金就越高,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越多,個人賬戶養老金越多。
如何測算自己的到手養老金?
我們舉個例子,假設某位青島月薪5000元的男性,43歲才開始繳納社保,到63歲退休時正好繳滿20年。那他退休后能拿到多少養老金?
根據顯示,2023年度青島的平均工資為7910元/月。
另外,還需要假設幾個參數,工資增長率和個人賬戶記賬利率,通常都填入3%,方便計算器計算。(這個是預估數據,實際情況可能會有差別)
養老金測算:
第一步:登錄“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找到“養老保險—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待遇測算”。
第二步:輸入測算信息,點擊測算。
第三步:查看測算結果。
可以看出,如果月薪5000元,只繳滿20年社保,以后可以領取的養老金約為3794元。
但是在實際情況中,很多人其實在剛參加工作時就已經開始繳納社保了。
例如,以一位30歲月薪5000元的青島男性同胞舉例,假設他24歲就參加工作,現已經工作6年,賬戶中有了6000元養老金,在退休時他已經繳納了整整40年的養老金,簡單測算的話,他可以領取的養老金如下:
(注:這個計算器只是根據假設數據,推算出最終退休金。實際情況,可能和推算的會有差別。因此,舉例僅供參考,每個人的養老金根據當地工資水平、繳費年限、繳費檔次的不同而不一樣。)
希望今天的分享對你有幫助!
如果你覺得有用,記得點贊、轉發,讓更多人看到哦!
來源:銀發產業研究
文字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編輯:楊歡
一審:繆軍;二審:官卿梓;三審:李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