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全球第一大啤酒生產和消費國,誕生出雪花、青島、燕京、珠江、哈爾濱、烏蘇等知名品牌。不過整體來看,中國啤酒企業無論是營收、凈利潤,還是產品整體結構、高檔產品總量、均價等維度,與國際頭部企業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華潤啤酒是我國最大的啤酒企業,在25個?。▍^、市)共營運62家工廠,年產能1870萬千升。去年啤酒業務實現收入364.86億元,同比下滑1%;銷量1087.4萬千升,同比下降2.5%,但仍連續19年(2006-2024)位居中國市場第一。
青島啤酒去年營業收入321.38億元,同比下降5.30%;凈利潤43.45億元,同比增長1.81%。啤酒銷量同比下降5.85%至753.8萬千升,中高端以上產品銷量占比提升至41.8%。
嘉士伯集團(Carlsberg)2024年營收同比增長1.9%至750.11億丹麥克朗;凈利潤91.16億丹麥克朗,成功扭虧為盈,上年凈虧損407.88億丹麥克朗。銷量增長0.48%至1257萬千升,其中,啤酒銷量1012萬千升,微增0.20%。
進一步細分來看,占總銷量19%的高端啤酒銷量增長2%;樂堡、嘉士伯、1664、布魯克林銷量分別增長5%、9%、6%、5%;主流啤酒(占比59%)銷量下降1%;無酒精啤酒(占比3%)銷量增長6%。
嘉士伯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同比下降1%,但仍“跑贏大盤”,市場份額增加了約30個基點。嘉士伯、風花雪月、樂堡實現增長,1664白啤則出現下滑。CEO雅各布表示,今年在中國市場的重點是“再次擴大市場份額”,實現比市場更快的增長。
百威英博(AB InBev)實現營業收入597.68億美元,凈利潤58.55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0.65%和9.62%;銷量同比下降1.54%至5857.06萬千升。在美國市場營收增長0.8%,份額有所提升,主要得益于米凱羅(Michelob Ultra)和百威昕藍(Busch Light)的出色表現,其中,米凱羅啤酒超過百威淡啤,在美國生啤市場上占有最大份額。
中國市場則出現下滑,銷量下降了11.8%,收入和每百升收入分別下降了13%和1.4%,總市場份額減少了1.5%。受到拖累,百威亞太收入同比減少9%至62.46億美元,凈利潤減少14.8%至7.26億美元,全年銷量下降了8.8%至848.11萬千升。
喜力集團(Heineken Holding)2024年實現營收359.5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919.1億元),同比下降1.2%;凈利潤4.98億歐元,同比下降57.6%。銷量2407萬千升,同比下降0.78%。主品牌喜力啤酒銷量611萬千升,同比增長8.53%;喜力0.0無醇啤酒蟬聯全球無醇啤酒榜首寶座,同比增長10%,在美國、巴西等28個市場實現兩位數增長。
公開資料顯示:喜力成立于1864年,總部位于荷蘭阿姆斯特丹,是歐洲最大和全球第二大啤酒釀造商,每天在192個國家和地區供應2500萬杯啤酒。旗下擁有300多個品牌,包括喜力(Heineken)、紅爵(Amstel)、虎牌(Tiger)等核心品牌,以及Red Stripe(牙買加)、 Cruzcampo(西班牙)、Sagres(葡萄牙)、Fosters(歐洲和越南)等地方品牌。
去年,喜力集團在亞太地區銷量453萬千升,同比增長5.35%,是其增長最快的區域市場。主品牌喜力銷量141萬千升,同比增長23.68%。中國成為增長“主戰場”,喜力獨創、喜力銀星、紅爵均實現高兩位數的增長。
這主要得益于與華潤啤酒的深度合作。2019年雙方達成戰略合作,依托華潤啤酒覆蓋全國200萬家終端的渠道網絡,喜力成功將高端產品滲透至三四線城市,在華銷量達到60萬千升。
過去一年動作不斷,包括推出紅爵EXTRA輕卡啤酒,積極打造“新年有星喜”“2024F1中國站”“歐冠”“歐洲杯”“ATP”“喜力?星電音”主題戰役,吸引更多年輕消費者。華潤啤酒財報顯示,2025年前兩個月,喜力業務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